欢迎来到生活网

博世全面掌握氢技术同氢能产业共发展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燃料   欧元   卡车   电池   博世

2023-07-19 16:03:48 

博世正在围绕氢能全价值链开展业务,在供应侧和应用侧开发氢能技术。 博世集团董事局主席斯特凡·哈同在2023年博世技术日上表示,“博世充分掌握氢能技术,与氢能产业共同发展。”

博世计划投资25亿欧元,创造50亿欧元收入

博世计划2021年至2026年投资约25亿欧元用于氢能技术的研发和制造,比此前2021年至2024年的投资计划增加10亿欧元。目前博世拥有超过3000名从事氢能的员工技术相关工作,其中一半以上在欧洲。

博世还在科技日上展示了多项绿色氢能技术——质子交换膜(PEM)电堆、针对PEM燃料电池使用寿命的抗老化解决方案、储氢罐、依维柯重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氢能内燃机、加氢站、电堆和智能电解模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堆中铂的回收、制造和测试技术、兼容氢气的工业锅炉和兼容氢气的家用壁挂炉。

博世拟投资的约25亿欧元中,近三分之二将用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博世已开始批量生产 Tre FCEV 的燃料电池电源模块,Tre FCEV 是这家美国电动卡车初创公司即将推出的 8 级氢动力半挂卡车。 博世的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已通过客户试验行驶了 200 万公里。

博世正在其位于德国斯图加特-费尔巴哈的生产基地生产该模块生活网消息,该工厂所需的燃料电池堆和电动空气压缩机等组件将由博世在德国的其他工厂提供。 此外,博世位于中国重庆的工厂也已开始生产燃料电池功率模块。 该工厂的零部件将来自博世无锡工厂。 对于全球最大的汽车供应商博世来说,此次大规模生产是其押注氢作为汽车替代能源的最新举措。 ·

尽管氢动力汽车目前仅占汽车产量的一小部分,但博世预计未来几年氢动力汽车的数量将快速增长。 到2030年,博世计划利用氢能技术实现约50亿欧元的销售额。 预计届时每五辆重量超过6吨的新卡车中就有一辆是氢动力卡车。

博世还将投资氢电解器,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博世表示,将为该试点项目建造一座1.25兆瓦的原型电解槽,预计于2025年开始生产该电池。博世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解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欧元。

博世还计划在2024年之前推出氢内燃机,并表示已收到来自所有主要经济地区的四个量产项目的订单。 首批搭载博世氢内燃机的汽车预计将于 2024 年上路。博世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该公司“预计到 2030 年其氢内燃机的销量将超过 10 万台”。 博世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氢发动机具有柴油发动机的所有功能,但最重要的是,它不仅是碳中和产品,还将促进快速、经济高效地进入氢领域——动力机动性。”

塑造氢经济,博世呼吁政策支持

从全球来看,从碳经济向氢经济转型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博世正在成为塑造氢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 博世的目标不仅是在德国和欧洲开展氢业务,还要通过氢创造持久增长,但这取决于政府的支持政策。

首先,必须加快欧洲制氢步伐。 但这项工作目前受到严格的电力采购标准的阻碍,而中国和美国都没有这些标准。 欧盟的首要任务是允许可再生电力直接用于汽车或供暖系统等应用。 博世表示,此类法规对刺激氢气生产作用不大。 因此,至少在初期,政府将需要对投资和运营成本提供大量补贴。

二是打造全球产业供应链。 但在这方面仍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 在全球范围内,氢的最佳运输方式是使用甲醇等衍生物,但在进口这些衍生物时,欧盟要求原产国进行有效的碳定价,而没有更严格的定义标准。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引入了此类定价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潜在的投资者就不会愿意对此进行投资。 这令人担忧,因为欧洲希望通过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到 2030 年满足其一半的氢需求。 国际能源署估计,非洲国家每年可生产5000万吨氢气,相当于目前世界能源供应总量。 欧盟必须尽一切努力与其他大陆建立氢能伙伴关系。 这是明智的能源政策,也是明智的发展政策。

第三点是呼吁氢能在各个经济领域投入使用。 虽然氢气对于气候中性化工厂和钢铁厂必不可少,但纯电动解决方案在运输和建筑方面也遇到了限制。 建筑物越老,热泵的经济意义就越小; 行驶路线越长,纯电池动力系统的意义就越小。 除了船舶和飞机之外,卡车也需要使用氢燃料。 因此,在交通和建筑领域,博世认为电气化和氢能源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两者兼而有之”。

最后,加快欧洲氢能储运基础设施建设。 运输氢气的方式有很多种——管道、卡车和船舶。 在欧盟,需要更好地连接能源供应中心和能源消费中心。 这对于使用固定燃料电池(例如微型发电厂)进行氢气操作是必要的。 此外,还需要一个以卡车需求为导向的加氢站网络。

如果没有支持框架,这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政府都有责任通过解决基础设施和其他挑战来引导企业走向氢经济。

(本文来自盖世汽车网)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