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福州80岁守墓人陈丰 守护琉球墓园20余年的故事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琉球墓   福州琉球   中琉友好   陈丰守墓   琉球墓园

2025-04-05 23:11:40 

清明清扫墓园

_八旬老人义务守墓二十载:守护中琉数百年友好记忆_八旬老人义务守墓二十载:守护中琉数百年友好记忆

清明时节,福州市仓山区白泉庵旁的琉球墓园异常宁静。陈丰老人虽年过八十,却仍旧保持着往日的习惯,手持竹扫帚,在榕树底下一丝不苟地清扫落叶。“唰唰”的扫地声在园中回响,这声音他已日复一日地习以为常。此刻,墓园内空无一人,唯有陈丰老人独自默默劳作。扫帚在青石板上划过的声音,宛如低语,缓缓述说着时光的流转。

陈丰处理此事游刃有余,对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株植物都了如指掌。他清楚哪些地方的树叶容易堆积,还知道哪些树下的落叶会被风雨吹得到处飘散。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他以特别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墓地。

墓园背景故事

琉球墓园被红墙所包围,建于1986年。这里安放着9位清朝时期的琉球人。福州,作为册封琉球的起点,同时也是琉球贸易的重要港口。在明清两朝的500多年间,琉球人常来我国。那些曾在福州居住的贡使、通事、留学生等,离世后多被安葬在此,逐渐形成了一个集中的墓地群落。

园中的龟甲形墓丘保养得很好,青石碑刻也维护得相当周全。其中最古老的碑刻,源河朝忠墓的,能追溯到1718年。这些碑刻不仅是逝者的安息之地,还记录了中琉两国数百年来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守墓家族传承

八旬老人义务守墓二十载:守护中琉数百年友好记忆__八旬老人义务守墓二十载:守护中琉数百年友好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陈丰的父亲加入了福建师范大学徐恭生教授等人的行列,投身于琉球墓的研究。他对墓园保护的重视与信念,深深影响了陈丰。到了2004年,父亲在守护墓园时不幸受伤,最终离世。自那时起,陈丰便承担起了守护墓园的重任,踏上了长期义务守墓的征程。

陈丰提到,他住得挺近,去墓园仅需两分钟。这话听起来挺方便。然而,这背后蕴含了他二十多年的坚守与守护,体现了他对家族责任的延续,以及他对那片土地的深切情感。

访客祭祀情况

农历七月十五左右正值琉球盂兰盆节,与清明节祭扫的日子不冲突,因此清明时节前往琉球的游客数量较少。然而,每年总会有几批琉球后人或文化团体前来,他们用日语交流,进行对祖先的祭奠。每当得知有客人即将到来,陈丰便会提前打扫墓园,并准备好香烛供客人使用。

2025年2月27日,《中国纪行》杂志社对墓园进行了探访,希望探寻中琉两国间的历史联系。总编辑川田大介向陈丰表示,他非常看重这片土地,更看重两国间长达数百年的深厚情谊。陈丰的努力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此外,他还为中琉文化交流建立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相关人员评价

赖正维教授与陈丰关系密切。他注意到琉球墓园鲜有人至。尽管如此,陈丰始终坚守岗位。他的无私奉献令人敬佩。陈丰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墓园的深厚责任感。

八旬老人义务守墓二十载:守护中琉数百年友好记忆__八旬老人义务守墓二十载:守护中琉数百年友好记忆

外界环境不断变动,外界对墓园的关注度时高时低,但陈丰始终保持着坚定。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低调地守护着这片宝贵的历史遗迹,成为了琉球墓园中至关重要的守护者。

未来打算与墓园保护

陈丰对未来的规划简单,他承诺会竭尽全力,不管完成多少都会竭尽所能。他这种不求回报、默默付出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近些年,福州市仓山区对琉球墓群进行了多次的环境整治和零星修复工作。

2024年,福州市文物局主导了对墓群的保养和修复工程。墓碑和围墙恢复了往日的光彩。在这不到三千平方米的土地上,由于陈丰的坚持和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生活网资讯,这片土地成功保存了数百年的文化交流史,继续向世人讲述福州与琉球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

陈丰老人的执着有何价值?大家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