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不谈功利谈钱就俗的理想主义面孔万里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新闻   就业   考研   学历   面孔

2023-07-01 09:05:07 

知名考研辅导员张雪峰最近捅了马蜂窝。 他说如果淘汰了高分考生就不应该学新闻专业,结果却遭到两位新闻学教授的批评,惹出不少麻烦。

不谈功利现实吗?

张雪峰从事考研辅导,学生家长花培训费不是为了听励志演讲,而是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工作。 因此,有媒体批评张雪峰对新闻职业不尊重、缺乏理想、过于功利。 大概率是冒充外宾,小概率是真外宾。

中国人应该都知道,近年来的“考研热”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压力所迫。 既然是就业市场变化引起的经济现象,为什么不谈效用呢? 谈论理想的阳春白雪真是离题了。 这不是冒充外宾吗?

在功利主义问题上,很多中国人有两副面孔。 一张脸是极度功利的脸,吃自助餐活到半死还想还钱; 另一个是一张理想主义面孔,羞于谈论功利,谈论金钱。

这两个面孔有各自的应用场景。 谁自己买单,每一分钱都会被比较。 评论别人,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理想主义面孔,唱得高调。 反正别人家的孩子选错了专业,也不想让高尚的理想主义者来埋单。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哪一张脸是真实的,是不言而喻的。

好在教授们比传媒系的学生更脚踏实地,不会回避就业问题。 重庆大学张晓强教授自豪地介绍,他的学生“进入政府,主要是在中宣部和网信办”,并给出了新闻专业的就业方向。 有点遗憾的是他没有给出就业率数据。 如果新闻专业在“公考”中有优势,能担任金融工作,将大大增加新闻专业的吸引力。

至于张教授利用新闻系毕业生进入中宣部、网信办证明自己的专业对口,并不是很重要。 对于如此深刻的学术问题,他只是说说而已。

这是张教授的国际对比资料。 美国媒体与传播专业常年位居文科职业前景前三名。 美国虽然没有宣传部,没有网信办公室,甚至没有官方媒体,但新闻专业的学生依然过得很好。 做得好。 这足以证明,从理论上讲,我们新闻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就业优势。

不过理论和体感似乎有点脱节。 近年来国内新闻专业的就业市场看起来不太好。

传统媒体,曾经的就业主力,如今的弱势是肉眼可见的。 时不时就有倒闭、裁员的消息,薪资似乎也没有什么优势。 对于新媒体行业来说,自身发展环境不佳,专业门槛不高,专业背景的优势有限。 教授们提到的新闻专业的另一个就业方向——企业公关部,情况也不容乐观。 许多企业在浩劫中濒临死亡,“无皮无毛”。

当然,体感也可能不正确。 “文武双全”的张晓强教授完全可以用数据的“硬科学”反驳张雪峰及其同事。 比如新闻专业的一年就业率、三年就业率、行业平均工资等,然后与其他专业进行比较。 几行数据比很多小文章更有说服力。 各个专业的就业相关数据在国外都很容易查到。 看来国内可能还是有差距。 张教授能否以新闻专业的“文武”专业进行调查统计,并大力传播以澄清事实? 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不管这场“网红VS教授”的结果如何,张雪峰还是应该感谢张教授。 如果张教授制作的新闻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准确的就业指导信息,那么张雪峰就不会因为对专业的尖锐评论而走红网络,也不会有那么多粉丝抱怨沟通不畅。传播学教授。 。

客观地说,张教授成就了张先生,配得上张先生,但配不上继续学习新闻传播学的考研一族。 他们提供的公共产品太缺乏了,这让野鹿子的张老师很不爽。 我劝教授们放开一点,他们的新闻专业是进退自如的专业。 做得好,就是我自己的学业成果,做得不好,就是张老师的就业机会。 这个世界上能以失败为乐的大佬并不多。

你还专业吗?

张教授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张老师身上。 如果有这个闲暇,不如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调查记者转行的学术问题,而且很多地方不欢迎记者……

至于张雪峰,教授们不值得拿起专业批评的武器来针对他。 因为张老师虽然鲁莽,但也没有打算为难他们。

张老师这么多年游走江湖,喷过很多专业。 此前的“劝退学医”事件也引发热议。 而且,张先生变得“狠”,甚至喷了自己——五六年前,他评价很高的土木工程专业,最近评分大幅降低。 作为考研辅导员,他更关注学生的职业前景,边走边评估专业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更关心他对热门专业的推荐,而不是他的避坑指南。 不过,他已经很久没有热情、毫无保留地推荐过任何专业了。 就业前景有保障的好专业越来越少,高学历找工作难也是近年来明显的经济意义。

大厂的996消失了,时不时传来真真假假的裁员消息。 别说房地产了,豪华群楼被集体群毁所取代,不仅业务员,土建、会计、装修设计等都倒霉。

相对而言,学历低的人转行比较灵活,业务员吃完饭就直接去工厂做螺丝了。 工厂倒闭了,食物还能送。 船好掉头,也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 然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更多的担忧。

脱不掉长袍的感觉,其实是经济理性的一种情感表达。 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的人力投资是沉没成本。 花了那么多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最后还是去叫外卖或者开网约车,大家都觉得委屈。 心情可以理解,但现实不会因为心情而改变。

_张雪峰老师的邮箱_抚油老师讲考研张雪峰

那么,有哪些好的专业可以选择呢? 这就需要逆向思维。 那些有砸岗风险的,会被列入黑名单,其余的就是专业砸岗白名单。 不多,但还有几个。 环保肯定算其中之一,还有食品安全、税收等,可以称为监管衍生产业。 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有前途的专业方向。

无论监管行业多么发达,都不能盲目选择。 因为这些专业的优势并不是魔法秘法的传授,而是专业对口的力量。 问题在于,与创造就业机会的无限可能性相比,破坏就业机会的力量非常有限。 如果这些职业资格不是通往权力之门的敲门砖,那么它们的价值就没有多大。 而且,这些“砸工”专业也未必能做好长远规划。 毕竟饭碗有限,完了怎么办? 这些为了“长远发展”而设立的专业,短期内仍然要依赖财政、税收,这是一个问题。

简而言之,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 只是经济好,就业容易,有谈感情的空间。 今天这个行业不顺眼,明天也不顺眼,赚钱的姿势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小心。 经济不好的时候,浮华没了,饭碗的珍贵就显露出来了。 饱者不知饿者之忧,但最终饥饿者却是自己。

考研真的是避风港吗?

选择专业很难,因为选错专业的沉没成本太高。 既然如此,还是考虑一下要不要考研吧。

考研热潮的出发点就是把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红利误认为是教育红利。 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企业快速成长。 高端人才的稀缺是真实的市场需求,以学历作为“高端人才”的量化标准也是合理的。

2007年前后,经济增速趋于放缓,学历含金量不降反升。 并不是真正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更大,而是一轮泡沫——人力资本也是资本,价格也会被夸大。 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僧人多、僧粮少的现象开始出现。 为了体现公平竞争,用人单位提高了学历门槛。 高中毕业后即可胜任的职位,招收本科生,本科职位招收硕士、博士。 这并不是因为高端人才短缺,而是因为垫脚石的价格上涨了。

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紧缩政策的效果远远超出预期。 许多行业萎缩,学历价格虚高的泡沫被刺破。 中学教师非博士不招,公司前台也是本科起家。 并不是因为学历的价值在上升,而是就业的概率在下降。 当数以万计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争夺对真正教育需求较低的工作时,教育实际上就会贬值。 除非拥有博士学位,否则不会招聘中学教师。 这并不是一个博士学位。 很有价值,但那个教学职位很有价值。

因此生活网消息,考研不再是推迟失业的避风港。 如果能避开初一却避开不了初一,就不要无谓地浪费无效的“回避成本”,坦然地面对现实。

即使经济真的复苏,也需要很长的恢复期。 萎缩的行业不会满血复活,受到重创的企业也不会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做得很好。 市场对“高端人才”的真实需求不可低估。 更何况,高等教育真的“高端”吗?

信息时代,知识正在迅速贬值,缺乏的是独立思考和高度自律的学习能力。 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什么时候培养了这种能力? 学生举报、教师颤抖、信息高度有限是常有的事。 怎样才能“高端”呢?

所以,考研是时候降温了。 对于家里没有矿、又没有天赋的人来说,安心钻螺丝、送外卖、开网约车,都是务实的选择。 毕竟这些“低端岗位”并不是无限供应的,我们先挖个洞吧。

对不起,我好像无意中坏了张雪峰老师的饭碗……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