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欢迎来到生活网

“回流生4万人”不能因噎废食关窗户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中考   西安中考   高考   升学考试   升学

2023-07-30 13:14:45 

两周前,随着西安市中考排名的出炉,西安市民微信群里传出不少“回国生”的消息。

有传言称,一些院校利用西安人才引进政策,组织大规模安排外省考生以“海归”身份参加西安中考。 目标是三年后参加高考。 这些候选人大部分来自河南。 更让家长们坐立不安的是“西安中考10万,海归4万”的传闻。

在不少西安市民眼中,这些不在西安工作、生活的人,并没有做出多大的贡献,却挤占了西安孩子的教育资源,甚至“拉高了西安的高线”。西安的中考”,这对当地学生来说非常不公平。

尽管西安市教育局很快辟谣称“4万名归国学生”信息严重失实,西安警方也查处了多家为“归国学生”提供服务的机构。虽然存在诈骗行为,但家长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打消。

社交媒体上,仍有不少所谓“高级教育规划机构”直言不讳地打出“去XX安家”、“远程高考”的口号。

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教育观察家常松认为,“回国留学”政策本身不存在法律问题生活网消息,其初衷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 然而,教育资源对于家庭来说很重要,现在也遇到了政策红利。 从事套利活动的中介机构越来越触动家长的敏感神经,引发舆论的激烈碰撞。

这场“回国生”风波背后,还有“流量”和“抢人”两个关键词。

常松指出,人口自由流动和积极的落户政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在打开“窗口”、降低落户门槛的同时,也可能吸引逐利的政策红利,甚至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法规。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为噎着而“关上窗户”,而是要立即打击执政民众的愤怒,不让个别“虫子”的行为伤害到政策本身。

另一方面,“异地招生”产业链的形成,折射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老生常谈话题。 近日,出于嘲讽和无奈而捏造的“山河大学”也引发舆论热议。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回应相关话题时表示,教育部将持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和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稠密省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资源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优化。

2023年7月2日,西安,中国招聘咨询会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现场挤满了家长。 家长了解了各学校的具体招生情况。 来源:视觉中国

舆论风向变了_舆论风波作文_

“回国生”处境恶化,西安家长着急

中考越来越“滚”,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几乎已经成为西安家长的共识。

近年来,西安中考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从2018年的7.7万人增至2023年的10.3万人。

与此同时,西安中考的分数线也在不断上涨。 2023年,全市六区普高线将达到539分,为近四年来最高(观察者网注,西安中考总分由730分调整为从2020年起将达到700分),高分段齐聚一堂。 聚集了西安乃至陕西省顶尖教育资源的“五所名校”录取分数均超过660分,最高分达到670分。

“这是什么概念?几乎满分了。” 一些西安家长感叹。

当家长和学生抱怨分数上涨时,有关“海归”的消息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例如“西安10万海归,4万海归”“4万海归推高中考分数线” ”等谣言引起家长普遍焦虑。 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西安一些本地或外资机构明目张胆地开展“留学归来”业务。

所谓“回国生”,是指户籍在西安,但学校注册不在西安的考生。 这项政策的初衷是让那些随父母在外工作、学习的孩子可以回西安参加中考。

近年来,西安进一步优化户籍政策,外省市人员获得西安户口并不困难。 落户后,其子女在符合条件、手续齐全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回国生”参加西安中考。

西安为方便市民或吸引人才,为孩子们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所谓的“招生策划机构”公然发布“参加西安中考,比河南录取分数线低50-150分”、“低分进名校,容易上名校”等内容。上大学”、“不用住房和社保”、三年后80%进入本科”等宣传口号。河南或陕西也有中学、补习班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等生。他们的“陕西班”或“河南班”在中考中的表现。

部分辅导机构发布西安中考外籍考生“河南班”或“光荣榜” 来源:社交媒体

2022年,有媒体发表了题为《三门峡高新一中:创新教学管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报道。 中考考生成绩全线,全体考生中考及格率和高中及格率接近100%。

舆论风波作文__舆论风向变了

报告还介绍了三门峡高新一中跨省交流班(以陕西学生为主)的运作细节。 教学团队为跨省交流班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教学内容。 定期与陕西省联盟学校沟通,参与联合备课等教学活动,所有模拟考试均与陕西省同步。

不可否认,上述学校或机构中存在真正的“海归”,但种种迹象表明,有人正在利用“海归”政策,经营一条“高考移民”灰色产业链。入学考试”。

社交媒体上,不少西安家长抱怨道:“作为一名准高三学生的家长,看着成绩线年年上涨,教育资源被抢,我们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这个行业,有些人有钱了,我们的孩子就不上学了”“太不合理了,可以有洞,但不能有这么大的洞”……

面对家长的担忧,西安市教育局7月18日回应称,2023年在西安参加中考的九年级考生为具有西安市学籍或户籍的学生,符合教育部及省、市义务教育有关规定。 其中3608人通过西安市中考报名资格审核。 其中,户籍在西安,但不在西安读书的人(即网络举报的“回国留学人员”)3608人,占全市报考人数的3.5%。 “该信息严重虚假。

7月20日,西安教育局进一步澄清,已成立联合调查组,针对“海归”资质造假、中介机构违规经营等问题,将对“海归”注册资格进行核查。逐个。

7月21日至23日,西安市公安局连续发布三则警情通报,介绍了对“留学归国人员”资质造假、中介机构违法经营等问题的处理情况。 目前,已有29人被抓获控制,11人已被拘留,涉及两家培训机构和一家补习班。

7月24日,西安公布招收“海归”新办法。 3608名“归国生”将根据考生意愿,按照同批次、同标准、同学校录取分数线进行备案录取,不占用原招生计划; 对弄虚作假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西安警方连续三天发布“留学归国人员”资格造假报警

事实上,在这场“回国生”风波中,西安大部分家长和考生并没有反对政策本身,而是对符合条件的外地引进人才子女参加中考给予了充分理解和支持。西安。 他们反对的是那些利用政策漏洞,甚至通过非法手段“返回”西安的人。

正如一位陕西网友评论的那样:“凡是正常来西安的人都欢迎,投机取巧的人是绝对不允许的。非法举证的必须严惩。”

也有河南网友评论道:“作为一名通过正常途径升学的河南学生,我非常支持举报这种(违规)行为……希望这个漏洞能够被堵上,灰色产业链的受益者将受到调查。”

舆论风波作文_舆论风向变了_

“不要让个体‘蠕虫’损害人口流动政策”

在常松看来,“留学回国”制度本身不存在法律问题,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保证教育公平。 资源,特别是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这是基础教育阶段家庭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最敏感的神经。”

“在整个‘回国生’事件中,最反感、最有意见的群体是当地家长和考生。他们作为当地教育资源的‘既得利益者’,认为回国学生数量的激增会减少学校的教育资源。”当地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传闻中的‘四万海归’人数则更增加了他们的焦虑。”

另一个触动西安家长敏感神经的问题是,一些中介机构利用商业手段操纵“海归”来西安参加中考,通过政策红利进行商业套利。

“在我们传统的商业文化中,对中介套利的‘经纪人经济’是有抵触的,更何况这种直接抢夺教育资源的中介,他们利用西安放宽门槛的政策红利来落户。”并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客户以这种方式拿到户口、允许外省考生“移民高考”,实在是令人厌恶和抵制。” 常松说道。

2023年6月17日,西安,中考第一天,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 来源:视觉中国

常松表示,这场“返校生”风波背后,还有“流量”和“抢人”两个关键词。

“今天,我们不再被户籍制度牢牢限制在某个省份或地方,户籍所附带的学籍、教育资源也会随着人口的流动而流动。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地也利用政策优势和自身经济实力,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落户。”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7年3月新户籍政策实施以来,两年多时间里已有115.1万人迁入西安,其中64.05%的人实现了学历和人才登记。 2019年,西安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即可落户,本科及以上学历落户无年龄限制。

常松表示,人口自由流动、更加积极的落户政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达地区,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都享受到了人才集聚的红利,甚至保持了优势。 灵活的人才政策和户籍政策也让人们通过一代人的努力获得与其相匹配的相应社会资源。

但户籍开放带来的教育资源短缺、人才流动等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地居民的反弹。 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_舆论风波作文_舆论风向变了

近年来,为打击“高考移民”,一些省市在放宽落户政策的同时收紧高考报名要求或加强审核。

例如,从2022年开始,天津高考的报名要求将由单一的“户籍”要求调整为“户籍+3年在校注册和实际学习”要求。 天津的本科录取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此前,高考“空降生”问题也引起了当地家长的不满。

此外,6月底以来,海南12345热线网站上出现了大量反映“高考移民”问题的投诉。 海南省教育厅随后回应称,经反复核查,确认69名省外转入省内的考生报考资格受到限制。 海南始终保持“高考移民”高压态势。 如果被发现,一并处理,随时处理。

随着各地政策的调整以及对“高考移民”的严格排查,不少中介和家长都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安全的“高考移民”之路。 初中阶段安排孩子去外省读书,参加当地中考,升入高中,最后参加当地高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常松认为,西安解决中考“回国生”争议问题的办法很可能是整顿、严查,同时修补政策,提出更切实的细节要求,“让那些真正符合政策的西安人或引进人才可以利用政策来西安参加考试,让那些与西安无关、只是单纯的“高考移民”利用政策漏洞是无法获益的。”

观察者网注意到,西安市教育局7月20日发布关于中考的补充说明称,针对部分家长对中考政策的担忧,市教育局已制定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专门工作组。 我们将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结合西安的城市发展定位,充分听取社会公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西安的中考政策并向市政府公布。及时向社会公开。

常松表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人口流动政策带来的一些问题最终都是由政策本身来解决的。

“打开窗户肯定会把苍蝇、蚊子带进来,但不能因此而关窗。一些商业机构利用政策红利牟取暴利,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应该打击,应该严厉打击。”人民应该愤慨,不要让这些蛀虫的行为伤害到有利于人员和人才流动的政策。 常松说道。

人口大省,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之痛

在短视频平台上,如果用“异地先进教育”关键词搜索用户,仍然可以找到大量所谓的“先进教育规划机构”,其IP地址大多来自河南。

观察者网作为一名初中学生的家长,联系了郑州两家升学指导机构,询问外地升学的计划。 两家机构一致推荐青海作为高等教育目的地。

A院校张老师给青海发了一份“买房-安家-考中考”的一站式方案,称在青海高考需要5年户籍和3年学籍,“买房-安家-考中考”的一站式方案。买房安家是符合政策的。” 整个过程需要签订两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和进一步研究的服务协议。 总成本13.3万元,其中一套房子8.3万元。 该机构还承诺“每个环节专人负责”,并强调“遵守政策、合理合规、合法”。

B院校的李老师表示,在青海读书有最大的优势。 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地理学),九年级用于参加中考,根据中考成绩向相应高中报到。”

当观察者网询问是否还能去西安定居时,李先生表示,西安“优势不大”,担心“新冠”之后西安“可能会出台新政策”。留学生归来”事件。 观察者网进一步询问了定居西安的过程。 李总先是说西安符合条件的话可以自行落户,然后发来公司地点,表示“有时间的话来公司面试一下,详细沟通一下”。

至于异地升学是否被视为政策漏洞,张先生坚称这种行为“合规合理”,“按照西安的政策,有什么问题吗?”

某短视频平台上,“学规机构”的“异地求学”广告

“异地升学”生意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无奈。

常松指出,河南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在全国并不低。 根据教育部2023年6月15日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录》,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为168所,与江苏省并列全国第一。 。 但从人均高校数量和一流高校数量来看,河南处于全国垫底。

社交媒体上,一则虚构的“山河大学”近日引发舆论热议,并得到了教育部的关注和回应。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7月6日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山河大学”。 面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部将围绕增强国家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和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常松认为,教育资源稀缺或教育欠发达地区想要缩小差距,既不能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依靠地方投资推动办学的道路,也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积累来办学。慢慢发展。 要坚持自身特色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双程”。

比如,东部沿海沿江地区和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在此过程中,要摒弃“相互竞争”,减少“人才相互挖角”,积极搭建校际人才合作平台; 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联合申报重大科技项目、汇聚优势、共同助力国家战略实施等,最终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此外,常松认为,欠发达地区高校在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不宜急于向东部高校学习。 相反,他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学科布局和特色,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