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生”确实可能造成当下当地教育资源的短缺,但这不是排挤,更不是抢占,而是放宽或取消落户限制后需要承受的“阵痛”。
魏英杰 撰稿
两天前,浙江宣布全省各地(除杭州外)全面取消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限制。
地图/网络
这意味着浙江常住人口落户基本等于零门槛(当然还要缴纳社保),只要落户就可以享受当地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
消息传出后,不少人纷纷叫好。 中国许多省份也在推行类似的落户政策。 为此,我写了一篇文章,认为这是打破多年来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走向城乡一体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正义从此实现。 但在一些政策已经落地的地方,实际阻力依然出乎意料。 尤其是西安中考“回国生”事件更是激起千层浪。
01
对于西安中考“回国生”事件,冰川还介绍文章称,部分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的考生从外地返回西安参加中考。
此前有传言称,2023年西安高中10万名考生中,“海归”考生将多达4万人,且大部分考生来自河南。 这让西安的父母坐不住了。
对此,西安教育局迅速辟谣,称“归国生”仅有3608人,随后再次发文称,有关部门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归国生”的注册资格进行一一核实。
最新进展是,7月21日,西安市公安局发布报警称,发现该市一培训机构以欺诈方式为“归国学生”提供服务,涉嫌违法。 目前,13名涉案人员已被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7月22日,当地警方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拘留5名犯罪分子。 此次,某补习班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为外省“海归”到西安参加中考提供虚假资格审查材料。
地图/网络
西安“留学生”现象为何引起轩然大波? 直接原因是当地家长认为“海归”占用了当地宝贵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在“普遍就业分流”的背景下,加剧了招生矛盾。
有网友留言称,“再多一名回国学生,可能会多占用西安孩子一个普通高中的名额。” 这也是为什么这起事件如此刺痛当地家长的神经。
那么,为什么有些考生从外地来到西安参加中考呢? 事实上,这些考生的目标不仅仅是参加西安中考,更是为三年后的西安高考做准备。
根据陕西省相关规定,农民工子女在陕西参加高考的要求之一是必须在陕西学习满3年。 因此,如果想回西安参加高考,必须提前就读当地的高中。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海归”为什么要来西安参加高考呢? 这是因为陕西或者西安的高校资源比较丰富,有很多985、211院校。 与河南不同的是,全省仅有211所高校,郑州大学。 不言而喻,在河南或陕西参加高考的考生考上好大学的概率是不同的。 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回国生”大部分都是河南学籍的考生。
难怪西安家长如此义愤填膺,当地教育和有关部门也不敢懈怠。 且不说“水富不流外人田”,在教育资源紧张、“涉足”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任何涉及教育和考试公平的问题都可能引发舆论动荡。
02
西安的“返校生”现象就是一个典型样本。 很大程度上,这是户籍限制放宽后新的资源冲突和社会冲突的预演。
西安“留学回国”现象的背后,是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下降的背景下,各地为了吸引人才、留住农民工,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 浙江、陕西等地都是如此。
此前,落户西安的门槛已大幅降低。 其落户政策包括人才落户、人才落户、难民落户等。 人才落户门槛不高,起点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落户落户分为常住户口落户和长期居住地缴纳社保落户。 后者不需要在当地买房。 只需要在当地登记2年以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 配偶和孩子可以随他们一起搬家。
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落户政策几乎是零门槛。 这也反映出当前“抢人战”的愈演愈烈。
无论是一个城市还是整个社会,人是基本要素,没有人就没有一切。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是否会有新的人口涌入、人口是否会增加,将关系到未来一个城市的基础运行。 现在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了。
图/画虫创意
只是想要吸引人们在城市落户、为城市做出贡献,就必须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 因此,放宽或取消落户限制,等于开放当地公共资源,让移民落户共享当地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
在此背景下,像西安这样的新型教育“内卷化”可能会出现。 一个地方的落户政策越宽松,流入的人口越多,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公共产品就越容易捉襟见肘,一段时期内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 虽然出生率再创新低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新生儿减少等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部性。 不考虑其他变量,当地某一年的新生儿数量会影响中小学的入学率,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幼儿园、小学已经出现了招生不足的情况,招不到足够的人,而有些地方的学校仍然是学生爆满、拥挤不堪。
出生率影响未来,但“大战”带来的移民子女入学影响现在。 当前,教育资源短缺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政府放宽户籍限制、家长抱怨“留学归来”占用教育资源,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地方政府着眼于大局、着眼于未来,家长着眼于眼前利益、着眼于当前。
03
但西安的“留学归来”问题仍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资源的冲突。
从人权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行动自由和选择工作和生活地点的权利。 原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不适合现实社会了。 为了保住眼前的“蛋糕”,一些人拒绝承认他人的平等权利,甚至呼吁建立新的社会限制。 这是一种“原始竞争”,不为文明社会所欢迎。
从政策角度来看,由于当地政府对落户政策有了新规定,只要按照规定落户,随行子女就可以按照要求申请升学和考试,这就是问题的意义。 只要考生不违反有关规定,就有权从任何地方到户口所在地参加中考。
事实上,考虑到陕西省的相关规定,农民工子女参加当地高考并不容易。 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除具有当地3年学籍外,还须持有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含3年),并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
图/画虫创意
说白了,就是父母要为落户地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样随迁的孩子才能参加当地的高考。 那么,另一方面,既然随迁孩子的家长已经符合要求,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孩子相应的教育资源呢? 否则,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既要马跑,又要马不吃草”吗?
也可以看出,西安市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排查,目前已控制抓获数名涉嫌伪造材料、伪造公章等违法行为的人员。
然而,今年回西安参加中考的3608名“海归”,并非全部都是通过伪造材料获得资格的。 对于合法合规回国参加考试的,当地没有理由拒绝,家长也没有理由拒绝。
退一步讲,如果相关落户政策存在制度漏洞,应该通过政策修订加以完善,而不应“一刀切”地否定,更不能一套政策一套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放宽户籍限制不仅会成为一句空话,还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总而言之,“回国生”确实可能会造成当下当地教育资源的短缺,但这不是排挤,更不是抢占,而是放宽或取消落户限制后需要承受的“阵痛”。
针对这一新现象、新矛盾,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缓解这一局面。 但无论如何,在取消结算限制的问题上生活网报道,我们不能再“走回头路”,用错误的方式来改变目前的正确做法。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