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生活网资讯,不少“熊孩子”在高铁、飞机等公共场所“长大”。 随后,又发生多起因孩子吵闹引发家长与乘客冲突的事件。 这些消息下,有人表示“孩子还小,不懂事”,也有人反驳“控制不住就别带出来”、“家长不教育,我来教育”。
网友不禁调侃:儿童节谁都想做个孩子,但儿童节一过,人们却突然站在了对立面。
有媒体引用心理学概念,将当前社会对儿童的抵制统称为所谓“儿童厌女症”。 这个词也成为了热搜。 如果说对“熊孩子”的“讨伐”还算一点点善意的嘲讽,那么把对待孩子的态度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则体现出更明显的焦虑和泪水。
“恨童”之风从何而来? 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厌儿”情绪,对“症”开“药”? 有必要谈谈这个话题。
来源:视觉中国
一
关于“儿童厌女症”话题,当前网络空间分为不同阵营。 憎恨儿童的人和破坏儿童的人之间已经出现了鸿沟,双方都在各自的立场上争论不休。
在“沟”这一边,讨厌“熊孩子”的人们纷纷表示:父母为什么不能立即安慰孩子,让他别再哭了? 我为什么要向孩子妥协? 我们要“敢于与妇女儿童较劲,不给顽童半分”。 他们聚集在豆瓣“讨厌孩子”群等网络社区,分享自己对抗“坏孩子”的绝招,或者在抵制“坏孩子”的新闻评论区“抱团取暖”,抱怨身边的“小恶魔”。
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环境对于父母带着孩子出行来说过于严酷。 日前,一位作家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带孩子乘坐高铁时,空姐多次提醒让孩子保持安静。 “只要有一声呜咽,哪怕是大声哭喊、尖叫,空姐都会立即让他到车厢连接处去。10个小时的旅程中,家长大部分时间都是抱着孩子在车厢连接处。” 随后的微博顿时变成了妈妈们的“投诉大会”,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在公共场所遭受到的“隐性歧视”。
从5月的“高铁掌掴事件”,到6月的“热水泼儿童事件”,再到7月的“坏男孩拉乘客头发被父母激怒”,我们看到,近期,所谓的“儿童厌女症”甚至成为一些年轻人身上的“标签”。 一些社交媒体博主也开展了相关话题的直播,热度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
我认为,有两个认识需要澄清:
首先,有些人“讨厌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孩子,而是那些因在公共场合出言不逊而影响他人的“熊孩子”。
其次,“厌童”人群不应仅限于青少年。 有人说,时小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缺乏同理心,所以对孩子特别不耐烦。 这是真实的。 然而,面对“熊孩子”,相信不仅是年轻人,甚至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会感到无聊,包括“熊孩子”的父母。
来源:视觉中国
二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受到如此大的敌意? 我们曾经对孩子无限的温柔,什么时候变成了充满怨恨? 纵观所谓“儿童厌女症”的“病历”,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家长过滤”下的敷衍。 面对孩子的调皮、吵闹,家长应该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 但有些家长却对孩子无限宽容,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自己的孩子,别人也不能说什么,还想通过说“他还是个孩子”来试图推卸一切责任。
原本对方或许还有些宽容,但看到父母敷衍的态度,矛盾进一步激化。 有网友直言:不是讨厌“熊孩子”,而是讨厌“熊孩子”背后的“熊父母”。
二是“自我视角”下的不情愿。 对于很多人来说,催婚催育、职场“求生存”等负能量导致血压飙升,生活不能自理。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没有经历过结婚生子的群体确实很难理解养育孩子的不易,也很难感同身受,因此不愿意花精力去理解和包容别人的孩子。
三是在“流量狂欢”下推波助澜。 在“流量为王”的驱动下,一些媒体和平台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为名,刻意炒作“坏孩子”、“坏父母”等话题,以吸引关注、赚取点击,甚至编造假新闻,人为制造冲突和对抗。
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张幼儿园老师给班里孩子“开药”的微信截图,原来是事后刻意制造的假新闻。 在算法的帮助下,此类事件导致局部冲突升级,从而加剧了对抗。
来源:视觉中国
三
面对“儿童厌女症”,我们能做什么? 如何将这种现象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问题。
尝试从“1米高度”的角度看世界。 教育学上有一句话:“孩子越不可爱,他就越需要爱”。 与其把“坏孩子”骂成公共秩序的“破坏者”,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转向孩子眼中的世界,改善我们的公共空间。
早在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就引入了“1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意味着城市规划建设要体现儿童视角,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不仅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要一致,公共政策、人文关怀等软环境也要一致。 去年年底,《浙江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益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诸多方面体现了这一观点。
如果你多想一想,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儿童厌女症”实际上是一个话语陷阱,它自然地将所有儿童归入“麻烦制造者”的角色。 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就能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绝不是一个必然“失去一切烦恼”的“不可理解的世界”。
我们都在宽容中慢慢地从婴儿期走来,成长起来。 我们大多数人未来都会面临抚养幼儿和带孩子旅行的情况。 很多新手妈妈感叹,在生孩子之前,她们把任何一个孩子都视为“坏孩子”。 有了孩子后,他们才发现,“坏孩子”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成年人。
而如果每个家长仔细回想,一定有过被孩子折磨至崩溃的“至暗时刻”,也会对青少年的处境产生同理心。 比如,2020年,一对上海夫妇担心孩子吵闹,为同乘乘客准备了耳塞和糖果,受到媒体称赞; 今年,因为担心影响其他乘客,一名年轻男子带着孩子在高铁车厢路口待了一个小时。 网友评论:太棒了!
“熊孩子”要加以控制,“臭孩子”的敌意要治愈。 无论是“厌女”、“厌男”、“厌旧”,还是当下的“厌子”,舆论场上的一个又一个热点,都离不开背后的网络推手。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目的是在网上发泄情绪、吸引流量,这不仅放大了线下的焦虑情绪,而且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自媒体整治行动,为“自媒体”划出13条红线,也是有针对性地梳理“厌学”乱象。 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自媒体平台还是属地管理者,都需要共同建立高效的监管机制,尤其是面对制造焦虑、制造对立的无良自媒体。
总而言之,养育子女不仅是一项家庭责任,更是一项社会事业。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热爱、照顾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 一味指责“仇视儿童”人群是没有用的,人为制造和放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更不可取。 社会事业的进步,必然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面对“厌女症”的话语陷阱,我们要做的不是让矛盾激化、事态升级,而是相向而行,在公共空间中寻求相互理解和包容的“最大公约数”。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