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讨厌小孩竟然变成一股风潮韩国“儿童禁入区”引热议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儿童   新闻   成年   生育   厌恶

2023-07-08 10:13:24 

事实证明,讨厌孩子成了一种时尚。

近日,韩国出现的“儿童禁区”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议。

自2012年韩国第一家“儿童禁止入内”餐厅诞生以来,11年来,已有500多家餐厅和咖啡馆竖起了“儿童禁止入内”的牌子,拒绝儿童及其家长进入。

这些“无儿童区”是店家为顾客量身定制的专属空间,可以保证环境安静,不会因为孩子哭闹而带来麻烦。

〓 有些咖啡馆甚至写着“有宠物,没有孩子”

而且这种标志似乎不仅仅限于韩国。

今年出行时,不少游客发现云南、青岛等地也出现了禁止儿童入内的标识。 一些酒店的家庭套房,注意事项上强调“该房型不可容纳儿童”。

虽然很多人质疑这种“无孩区”是一种新型歧视,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这种行为的支持。

据智库济州研究院估计,韩国约有500个无儿童区。 民意调查公司韩泰研究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支持企业设立“无儿童区”。 只有18%。

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对熊孩子的抱怨越来越多,呼吁设立专属儿童车、专属电影院、专属餐厅等。

上个月刚在欢乐的气氛中庆祝了儿童节,这个月“厌孩子”却突然登上了热搜。

这样一个有些神奇的现实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也让人好奇:

有些人越来越讨厌孩子,为什么呢?

〓 韩国春川一家咖啡馆内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二楼为儿童禁区”

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熊孩子?

中国年轻人长期以来一直饱受煎熬,尤其是在公共交通面前。

毕竟,每个年轻人在踏上高铁之前都会精准细分行车时间:

20分钟阅读,40分钟看短视频,30分钟闭目养神。 如果能有一个陌生的同桌可以聊天,那将是人生中一次美妙的邂逅。

而这一切冰冷的幻想,都会在一个“哭泣的孩子”面前彻底破灭。

〓 中国高铁上,10个孩子就有11个是坏孩子

熊多烦人啊,年轻人一天能输出几百上千条帖子。 这些内容中对熊孩子的描述大致相似:他们一直哭闹,在车厢里跑来跑去,而父母根本不关心他们。

这样的场景就像是指甲划黑板的声音,让每个成年人都为之疯狂,而网友对待熊孩子的方式,让人有种看爽文的感觉。

〓 纠正丑孩子的100种方法

随着大家对熊孩子的厌恶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报道熊孩子的事件。

“熊孩子在公共交通上闹事,熊父母不道歉反而发誓保护小牛”几乎成了稳定的令人恼火的新闻类型。

这种新闻经常出现,但它越来越像交通法规。 毕竟,孩子乖巧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孩子哭闹更能迎合很多人对孩子的反感和刻板印象。

此类新闻之下,主张对“熊孩子”使用暴力、“家长不教育我就教育”的威胁也时有出现。

同时,当你试图搜索“什么样的孩子不是熊孩子”时,你很难找到答案。

有网友这样形容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我喜欢聪明、可爱、听话的孩子,但不喜欢熊孩子。”

聪明、可爱、听话,这三个词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的要求一样虚无、难以实现,但却成为了孩子们的普遍要求。

相应地,“熊孩子”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

为什么生孩子感觉像是一种罪过?

_年纪轻轻生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_年轻人反感生孩子

“熊孩子”这个词被过度使用,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孩子正常表达情感的声音变得“吵闹”。

博主@苏小燕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位网友带孩子出行的经历:

“我儿子刚哼了两声,路过的空姐就让他们把孩子带到车厢连接处去哄,‘会影响别人休息。’”

高铁广播里也经常强调,要把哭闹的孩子带到车厢的路口去哄。

这个分享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认为现在的环境对于家长带孩子出行来说太严酷了。

五岁男孩和三岁男孩在高铁上大声叫喊,无人理会,但陷入困境的孩子们却被一再提醒。

另一方面,讨厌熊孩子的年轻人又不能理解:孩子不能安静,父母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吗? 为什么不立即安抚孩子,让他停止哭泣呢?

甚至有人建议:给孩子吃点安眠药,一下飞机就醒……

世界已被一分为二。

有孩子的人和没有孩子的人之间似乎存在天然的屏障。 两派人观点不同,互不理解,在各自的立场上也水火不容。

事实是,真正的熊孩子父母并不在意这些声音,但这种“厌儿”氛围却给普通孩子家长尤其是母亲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我的同事张美丽这两年已经结婚生子了,从一个自由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2岁孩子的妈妈。

以前,她也会在公共场合听到孩子的哭声而皱眉,但现在她明白了很多孩子的状态:

“一个22岁的毕业生可能无法理解你的工作要求并高效执行,一个2岁的孩子怎么能做到呢?”

话虽如此,每次乘坐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她都感受到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一方面,她知道让一个2岁的孩子像大人一样安静懂事是很苛刻的,但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如果自己不管好孩子,打扰到别人,万一矛盾一出现,她就会崩溃。

_年纪轻轻生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_年轻人反感生孩子

“之前,有的家长特地为坐在旁边的乘客准备了礼物、耳塞等东西,以免受到飞机上其他乘客的批评和盯着。

当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感觉到他们很关心,但是我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我必须如此体贴才能被视为合格吗? ”

“为什么我会对生孩子感到内疚?”

像张美丽一样,每次带孩子去旅行、生活、上网时都感到无比紧张的家长不计其数。

为了避免成为被大众讨厌的熊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被讨厌的对象,一些妈妈会额外付费乘坐商务舱,希望更大的环境让孩子更加舒适和稳定。

但显然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有些家长无奈,只能对孩子要求越来越高。

但两三岁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更不用说情绪控制了。 他们真的能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在身上安装了一个哭泣按钮,说出来就能关掉吗?

厌儿的年轻人和行动不便的父母

当有孩子和没有孩子的人们在互联网上争论不休时,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在列车上设置儿童车厢,支持咖啡馆、餐馆划定“无儿童区”。 大家不都高兴吗?

然而,将孩子与成人社会隔离似乎是两全其美的策略,但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正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孩子才能逐渐内化社会规则,明白如何与外界相处,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两方和解发生的场景仅限于:年轻人居然去生孩子了。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没有结婚生子的时候,都避免在公共场所出现“坏孩子”。 有了自己的孩子后,看到那些对哭闹的孩子束手无策的父母,更增添了他们的担忧。 一些同情和理解。

经历过的人就会明白,那些不会好好哄孩子的父母,未必是“熊父母”——尤其是1-3岁孩子的父母。

这个阶段就是所谓的“二岁”(可怕的两岁)。 孩子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但还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 经常发脾气和哭泣是他们常见的沟通方式。

年轻人反感生孩子__年纪轻轻生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你叫我向东,我要向西”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即使是最尽责的父母,有时也会疲惫不堪。

除非他们是传说中的“天使宝宝”,否则不可能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公共场合不哭闹。

争吵始于社会共识的消失。

老一辈人会说“他还是个孩子”,这说明对幼儿的宽容在过去是一种共识和政治正确。

但在如今的舆论场上,这一点显然已经动摇了。

几十年来,父母+独生子女的三人核心家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大家庭。 一代人在没有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成长。 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如何与学龄前儿童相处”,因为他们是家里的独生子。

而当这一代人长大后,就迎来了低生育时代。

近年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1,而隔壁的韩国仅为0.78。 低出生率的后果之一是参与儿童保育的人口比例越来越低。

这种趋势的结果已经很明显:社会对学龄前儿童的宽容度越来越低。

低生育率导致反生情绪高涨,反生氛围一旦强化,就有进一步抑制生孩子意愿的危险。

从“无儿童区”到“无老人区”还有多远?

有小孩的父母常常会发现他们的孩子在公共场所时需要感到不舒服和抱歉,这意味着他们的孩子不应该在那里。

但公共场所之所以称为公共场所,是因为它对所有人平等开放。

然而,弱势群体和少数群体的需求很容易被强势群体所排挤。

韩国是“无儿童区”的先行者,目前的版本已将老年人排除在外。

首尔街头,一些咖啡店贴出了“60岁以上禁止入内”的告示。 媒体采访了附近的居民,不少人表示支持,因为老人在店里总是吵闹、大声说话。

_年轻人反感生孩子_年纪轻轻生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通知还表示,商店允许导盲犬进入,真正变成了“狗可以入,但老人不能入”。

孩子和老人反感的原因往往相似:噪音过大、影响他人。 但没有人会因为太吵闹而禁止所有成年顾客进入店内。

同样,任何成年人都不会因在火车上播放短视频或在火锅店吸烟而被归类为“特殊群体”。

——谁都知道,这是一种没有素质的个人行为。

但孩子无论年龄和个体差异都会被忽视,无差别地成为社交网络上重点照顾和流量密码的对象。

但两岁的孩子和八岁的孩子哭闹真的是一样的吗?

健康的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权利垄断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的含义是它应该为所有人服务。

儿童厌女症并非某一社会所独有。

根据2014年的调查报告,东京70%以上的市町村收到过有关儿童噪音的投诉。 许多社区发起“反对幼儿园”运动,抗议政府在周围修建幼儿园、托儿所,原因只有一个——孩子太吵闹​​。

远在欧洲大陆的德国,经常收到有关儿童噪音的投诉,这促使德国政府出台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保护6岁以下儿童的噪音权利。

但正如韩国国家儿童权利中心主任所说:

“和孩子或老人在一起可能会很不舒服,但每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在生命的某个时刻都会成为老人。 如果一个人能够明白自己也可能受到歧视生活网资讯,那么他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保持谨慎。”

谁不是从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大人的?

谁不是慢慢地从青年、中年到老年呢?

今天不喜欢别人的声音,可能就像时空中的一颗子弹,有一天它会击中你自己的额头。

而且,在总和生育率只有1.1的情况下,每一个愿意生孩子的父母还是很珍惜的。

毕竟你以后的养老金就要靠这些孩子了。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