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林夏曦、陈畅
编辑| 孙悦
沉寂已久的支付领域,顿时火药味十足。
6月29日,“多家高校下个月将停止使用微信支付”突然登上热搜。 由于微信支付收取0.6%的手续费,全国多所高校宣布暂停使用微信支付。
随后,微信支付团队发布道歉信,称收费是基于成本压力,并强调在校园非盈利场景下,微信支付将继续维持零费用的优惠政策。 税率调整为千分之六是不实消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支付领域专家告诉《世界》,微信支付成本增加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但也有人质疑,如果这个理由属实,支付宝这次为何不跟随涨价呢?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微信支付需要维持自身的运营和发展,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费用的调整。” 不过,该专家也表示,由于微信支付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这样的调整确实难度极大。 容易引起争议。
#01
多所高校停止使用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因手续费问题而遭到多所高校的抵制。
打响“第一枪”的是南京理工大学。 6月26日,其公告称,微信支付将从2023年7月1日起对校园场景商户进行精细化管理,对非学费场景商户收取千分之二的渠道费。 针对微信通道收费较高的问题,学校将对新版校园卡消费系统的支付通道进行调整。
6月27日,西北大学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由于腾讯微信支付将于7月1日起对校园场景用户进行细分管理,除学费外,其他收费将受到限制,并收取0.6%的手续费。 。 为保障师生利益,自6月30日起,我们将暂停向校园卡用户提供微信扫码支付服务。 校园卡、交通银行APP、云闪付、支付宝等渠道均可正常使用。 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
6月28日,郑州轻工业大学发布公告称,出于同样原因,自7月1日起暂停微信支付及校内微信支付。
紧接着,周口师范学院6月29日的公告显示了更多细节——“学校收到微信支付公司(财付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的通知后,经过多方沟通,并未取得明显效果。”为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决定自2023年6月29日起暂停学校微信支付场景应用。”
图| 周口师范学院官网截图
为避免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周口师范学院提供了替代办法。 生活财务处可通过银行卡、支付宝、云闪付、校园卡充值、教材费、教职工生活区网上缴费等方式进行支付。生活网资讯,支付电费可以选择支付宝充值。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洛阳工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发布了类似的公告。
登上热搜后,6月29日,微信及腾讯微信团队就此事公开致歉,称自2015年起,微信支付开始进入校园,校园内非盈利支付场景(学费、生活费等)服务等)长期的零费率优惠政策,并持续投入大量成本。
“但由于我们缺乏细粒度的费率管理,随着校园场景和商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涉及电商、酒类、旅游等盈利场景大量占用零费率补贴资源,导致成本不断增加。”致歉信称。
微信支付表示,本次调整仅针对电商、酒旅等少数盈利场景实行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优惠费率政策(计划调整费率0.2%,其中微信支付实际收取0.1%)。另0.1%作为技术服务费支付给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校园公益场景将继续保持零费率。 另外,对于由于过于简单粗暴而造成的误解,我深表歉意。
图| 腾讯微信团队公众号
#02
腾讯离不开手续费
微信支付之所以向高校收取手续费,引来不少投诉。 很大原因是,逐渐提高的收费标准相对于早期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零费用”推广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差距。
但事实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都需要向银行、清算机构、收单机构等缴纳渠道费,借助资金补贴,迅速拓展了自身的业务版图。
很大程度上,追随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2019年以来,两大支付巨头在商户费率和用户费率方面动作频频,在逐步完成市场布局后,已经有了提高费率的信心,并正在逐步提高费率。他们的费率。 进入获得稳定毛利的“收获”阶段。
不过,同样是支付平台,从高校的通知中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区别,那就是支付宝没有向高校收取费用,而微信支付已经打响了第一枪。 是什么原因?
在蚂蚁集团拿出2021年整改计划之前,支付宝作为阿里的分支,与淘宝、天猫密不可分。 顾客在淘宝、天猫购物支付后,平台通常会保留这部分资金一段时间。 确认收货后,将向商家付款。
现阶段,这部分“沉淀资金”被支付宝用于理财,获得的收入无疑是可观的,这也是相对于微信支付的一个重要优势。
从这一点来看,微信支付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板块,这部分积累资金没有天然来源,因此对于覆盖成本和业绩增长有着更加独立和显着的需求。 支付宝之所以领先于支付宝加息。
不过,自从蚂蚁集团在2021年发布整改计划后,支付宝在这方面的优势将会被淡化。 如今支付市场已经相对稳定,微信再次率先调高费率。 一方面可能与其基于强大社交基因的更强的用户粘性有关。 另一方面,从财务角度来看,支付业务也正在成为腾讯的天下。 增长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腾讯财报中,支付业务相关收入被纳入“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板块。 除了支付、理财等服务费用和服务佣金收入外,该板块还包括云服务。 收入。
2018年,腾讯控股在财报中披露云服务收入91亿元。 以此计算,当年支付型金融科技业务贡献收入约780亿元,占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板块总收入的99%。 88%。
2017年以来,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板块营收从433.38亿元增长至1770.64亿元,增长三倍多。 2022年将成为腾讯控股旗下第二大业务板块,毛利率也将从22%稳步提升。 至 33%。 同期,腾讯控股总营收从2380.14亿元增至5545.52亿元。 支付业务无疑为腾讯提供了强劲的业绩增长动力。
图| 来自Wind的数据
作为对比,虽然腾讯控股的增值服务2022年将以2875.65亿元的收入超越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业务板块,但与2017年相比,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收入增速显着较低——分别仅为 10% 和 20%。 87%和105%,远低于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业务板块的308.57%,增值服务毛利率从60%下降到50%,网络广告毛利率下降也从2020年51%的高位下降到2022年的42%。
换句话说,支付业务已经成为腾讯控股旗下日益重要且盈利的业务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但与腾讯其他业务板块相比,支付业务盈利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该业务板块2022年毛利率为33%,较高高于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 广告分别减少了 18 个和 9 个百分点。
对于支付市场另一巨头支付宝,蚂蚁集团在招股书中披露,2019年总营收为1206.18亿元,其中数字支付及商户服务收入为519.05亿元,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为677.84亿元。 。 整体毛利率为49.83%,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均高于微信同期数据。
#03
屡屡争论
事实上,这并不是微信支付第一次因为资费上涨而引发争议。
早在2016年3月,微信就宣布找零提现功能开始收取0.1%的手续费,每笔交易最低收费0.1元。
紧接着,从2017年底开始,微信开始“大幅削减”信用卡还款。 首先对每个自然月累计还款金额超过5000元的用户收取0.1%(最低0.1元),即每5000元还款收取5元手续费,每10000元收取手续费还款额为10元。
2018年8月,收费范围扩大,每笔还款按还款金额的0.1%收取(手续费金额计算至小数点后2位,最低0.1元)。 用户进行还款操作时,手续费与还款金额一起支付。
免费还贷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用户需要是理财白金或黄金会员。 然而,这是有条件的。 如果想成为黄金会员,需要在利力通购买10万元理财产品,白金会员则需要购买50万元理财产品。
对于此前的费用上涨,微信解释称,每次还款都会产生支付通道费。 为了让用户享受到一些免费的产品体验,腾讯一直在投入成本来补贴费用。
更激烈的冲突来自2018年11月微信与民生银行的博弈。
当时,微信率先向民生银行发起“攻势”,并发布了新的收费规定,规定使用微信支付向民生银行卡取款、转账的收费标准将在原来的0.1%的基础上,并加收0.05%的费用,合计0.15%%的服务费,单笔最低交易额为0.15元,微信的理由依然是“成本”。
不过,民生银行却另有一套说辞——自与财付通开展快捷支付业务合作以来,并未向该机构及其客户收取任何提现或转账费用。 他还点名指出,“微信调整民生银行卡客户取款或转账的收费规则,是财付通的单方面商业行为,与我行无关。”
有市场观点认为,微信这样做是因为不想为民生卡快捷支付付费,也不想失去民生银行带来的客户流量,但又不能两者兼得。
质疑微信手续费的声音逐渐蔓延,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202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烈宇提出,微信支付利用其优势市场地位,向大部分行业的商户收取千分之六的服务费,并向用户收取千分之一。 提现手续费违反诚信、公平原则,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行规律,损害了运营商和微信支付服务用户的合法利益。
因此,朱烈宇建议,应规范微信支付的不合理收费行为,大幅降低微信支付的手续费。 这一提议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上述支付领域专家认为,“世界长期饱受微信支付之苦”。 虽然收费合理,但一方面,微信支付可能利用其优势地位收取高额费用,违反公平诚信原则。 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行为; 另一方面,降低微信支付费用可能会促使更多商户和用户选择微信支付,从而增加微信支付的用户规模和交易量。 “因此,降低微信支付的手续费可能是一个双赢之举,有利于市场发展和用户利益。” 专家说。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和林认为,未来监管应该对微信支付涨价进行监管。 “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引入支付领域的竞争者。校园金融市场对很多支付工具具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移动支付习惯,也可以培养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者。”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