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反腐风暴下,医用耗材领域腐败问题备受关注。
近期,多家医院约谈医用耗材供应商。 例如,8月3日,安徽省肥东县人民医院组织开展医用耗材供应商诚信集体谈话,并提到希望各供应商认真学习领会国家文件精神,坚决把杜绝商业贿赂; 当日,云南省景谷县人民医院召开2023年度医用耗材供应商座谈会,开展廉政谈话。
监管机构也在行动。 8月7日,上海13个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2023年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提到,2023年10月31日前,各医疗机构将重点开展三项专项行动内容,开展作风建设自查自纠,其中包括高值耗材。
从输液针到矫形钉,从实验室试剂到心脏支架,都属于医疗耗材范畴。 为什么这些产品在最近的医药反腐丑闻中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耗材领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多起涉及医疗耗材的腐败案件。 涉案人员为医院或科室负责人,涉案金额数十万元。
中国裁判文书网2023年4月28日发布的一审判决书显示,胡某2004年担任某医院检验科主任,主要负责该院的检查和行政管理工作。检验科、医疗设备审批报销申请等工作,有权向医院提出检验设备和试剂采购申请,并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设备技术参数。 2011年至2021年,胡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77.5万元。
中国裁判文书网2022年4月7日发布的刑事二审裁定书显示,曾任某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沉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144.68万元。 其中,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被告人沉某利用职务便利,为医疗耗材销售者周某某提供帮助,多次收受周某某财物,折合人民币48.18万元; 2019年1月至10月,被告人沉某利用职务便利,为医疗器械销售商万某提供帮助。 为了感谢沉某的帮助,2018年8月,万某送给沉某52.5万元现金。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17年4月14日发布的一审判决书显示,2008年至2015年11月,被告人黄某,系某医院大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兼该院高值耗材管理委员会委员,参与该院高值心脏介入耗材的采购、使用和监管,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卢某获得被告人黄某向多家公司收取回扣共计元,被告人黄某实际收受101万元。 被告人吕祖建实际收受12万余元至15万余元,余款由黄某按比例分配给心血管内科其他进行手术的医生。
近日业内流传的一份名为《广东省医药耗材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的文件中也提到了多起耗材违规案件,比如增加医用耗材流通环节采购中间环节抬高价格; 公立医院增加采购中间环节,让所属企业赚取利润。
医疗耗材腐败是如何发生的?
医用耗材及其他医疗器械的销售模式主要包括直销和分销。 在中国,分销是主要模式,即企业首先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然后经销商再销售给医疗机构等终端客户。 与药品有机会在医院内外销售不同,很多医用耗材,尤其是手术耗材,只能在医院使用,也只能在医院销售。
一位医疗器械公司前员工告诉澎湃新闻,一款医疗器械想要进入医院,通常需要科室主任或医生提交报告,提交给设备部门(科室名称可以是不同医院不一样),设备部门的专家和领导会定期组织会议,讨论进入医院的医疗器械目录。 但装备部组织的会议并不固定,可能几个月召开一次,最长一年一次。
上述员工表示,对于创新的先进医疗耗材,医生往往更有动力向医院推荐此类产品,以提高手术技能,但对于那些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产品,他们需要大量的“管理”进入医院。 。 这个环节通常由代理人完成,被“托管”的医生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和方式。
前述胡某在案中供述,作为检验科主任,对检测试剂的使用、采购有一定的决策权和建议权。 医院采购检测设备时,检测部门应首先提出采购要求和相关采购参数。 领导召开会议批准后,决定网上采购,这些检验部门的采购要求和相关比对参数都是胡某某制定的。
胡坦言,每家公司的产品或者所代表的设备参数都略有不同,所以在制定设备采购参数时,要根据自己能提供的设备参数来制定,这样才能顺利供应设备。 然后购买他们提供的试剂和耗材。
中国贸促会国家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丁继华表示,在医疗物资采购中,医院是甲方的主导,如果没有透明度,或者负责人权力很大,但缺乏监督和约束,就可能出现腐败现象。
医改专家、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原副局长徐育才向记者指出,首先是确定采购标准,可以是“定制参数”,其次是“定制”。 ”可以在招标过程中进行,第三,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带钱”或变相带钱(如:为相关人员聘请保姆、培训、旅游、发放证件、子女教育等)。 ),最后,在收款方面,也可以优先考虑这四个环节。 产生腐败。
“以前常说院长权力大,院长很多腐败,现在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已经曝光的医用耗材腐败案件中,可以还可以看出有一名秘书参与其中。” 徐育才认为,与其他领域的腐败类似,医药领域的腐败大多与权力密切相关,而医疗器械的腐败则与采购权有关。
徐育才表示,药是临床医生开的,很多医生都会开。 因此,医药领域腐败往往涉及多人。 医疗设备,特别是心脏支架等高值耗材,涉及部门和人员较少。 因此,从曝光的案件中可以看出生活网消息,此类腐败案件往往人数较少,但数额较大。
集中采购能否解决医用耗材腐败问题?
近两年,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持续推进。 2020年11月,天津市心脏支架集中采购结果公开,中选产品10个,降幅超过90%。 2021年9月,国家组织的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公布人工关节集中采购结果,人工关节减少量达到80%以上。
随后,临床试验的准备工作也进入集中采购。 2021年8月,安徽省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试剂集中采购议价事宜的公告》,主要涉及肿瘤相关抗原测定、实验试剂等传染病检测、心肌疾病实验诊断、激素测定、降钙素原(PCT)检测(定量检测)五类化学发光试剂产品。
集中采购能否避免医用耗材腐败? 上述公司人员也认为,目前集采、药品、设备配比等各种制度的设计,肯定会让医生的操作空间变小,但另一方面,患者在医院的选择也变少,并且它们不能像过去那样使用。 选择不同品牌、不同价格、不同特性的手术耗材。
徐育才认为,集中采购肯定会减少腐败的空间,但目前集中采购的耗材还比较少,临床使用的比例也不高,所以在采购过程中还不能消除腐败。
“所谓公立医院,实际上名义上是公立,但实际上政府的投入不到10%,也就是说90%以上的收入必须由医院自己产生。” 据中新经纬报道,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权威医改专家李凌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疗腐败与体制有关,国家基本不关心运营以及医院的分配。 但我们对医疗服务的价格也控制得比较严格,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 因此,医院通过设备耗材和检查的缺口来创收。 国家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治理。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