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刘洋
“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吗? 月经有血块正常吗? 医生如何回答他们的性史? 电视剧中的“濒死剖腹产”是真的吗?
因为以专业的身份回应了这些女性的困惑,女性健康科普博主六楼先生(以下简称“六楼”)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作为原北京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女性健康科普博主,他在传播女性身体健康知识,却因此遭到网友攻击:“你就是为了讨好女性才这么说的。”
“我们应该把每个人放在人的层面上,谈论生理和健康,”刘说。
六楼科普月经知识视频截图
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 一个很直观的对比就是,男科的教材内容只有泌尿科的一章,而妇科却是单独厚厚的一章。
2013年,我刚刚接触六楼诊所。 在选择专业时,我决定进入妇产科,然后开始兼职做健康科普自媒体。 2018年底,他没有一技之长,在手术刀和键盘之间选择了后者。
离开诊所的决定一度让他感到强烈的失望感,但这恰恰给了他另一种价值:“诊所里你可以帮助的人无数,但现在你做这个(科普),你不不知道你能帮助多少人?”
图片由六楼/受访者提供
7月11日,南风窗记者与六楼见面的前一天,他和团队成员刚刚完成新赛季的筹划。 他将自己的目标概括为“帮助更多女性生活得更好”。 他对“更多”的解释是:“我们现在所有账号的粉丝量约为1000万,但中国18岁至45岁的女性有数亿,距离1000万还很遥远。”
“这些18岁到45岁的人,难道不需要女性健康知识吗?” 他要继续为他们努力,科普或许会成为他“做一辈子的事”。
“我想做妇产科!”
妇产科并不是六楼一开始选择的道路。
在学医时,他就有“成为一名伟大的医生”的梦想,一心打算学习心脏外科或神经外科。 他的妇产科检查成绩一般,只有80多分。
实习期间,六楼首先在手术系统内轮转。 转身后,他确定了三个替代科室:泌尿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 当时,六层楼有一个更具体的目标:向专家学习肝移植。
六楼早夜班照片/@六楼楼先生
很多人问:“你最后选择妇产科是因为想造福女性吗?” 并非如此,他笑着说:“我当时的认知水平还没到那个水平。”
六楼最终将志向改为妇产科,源于医学生对一项高难度手术的敬佩。
在妇产科轮转期间,医院送来了一名卵巢癌复发的患者。 患者的膀胱、输尿管、肠道,甚至肝叶都出现了转移,胃里也长满了肿瘤。 按理来说,这个手术应该由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妇产科的医生联合进行。
但六楼参与了这次行动。 妇产科一位主任医师独自带领几位年轻医生,从下午3点到凌晨3点完成了手术。
这次行动跨越了部门的界限,六楼突然感觉自己看到了“天花板”。 他想:“这辈子就够了,能够做这样的手术。”
视频中的六层楼/@六楼楼先生
没过多久,六楼向主刀医生表达了意向:“我想做妇产科!” 就这样,主刀医生就成了第六层的导师,就像跟老师学习一样。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整天都在六楼的手术室里度过,“每天都很开心,我就会上去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手术。”
对他来说,妇产科有着独特的魅力。 “妇产科手术属于外科范畴,但也涉及内科领域,因为卵巢具有内分泌功能。妇产科是两者的独特结合。” 放下手术刀已近五年,六楼楼仍为此感到自豪。
2014年,六楼在网上发现,很多人仍然把宫颈糜烂视为一种疾病。 但实际上,它只是对宫颈外观的客观描述,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宫颈柱状异位”。 早在十多年前,“宫颈糜烂”就已从教科书中删除。 “那些给出‘宫颈糜烂’诊断并给出药物治疗方案的医生,要么他们的业务需要改进,要么纯粹是在欺骗。”
六层楼的宫颈糜烂等科普知识
深知在泥沙包围的互联网环境下有效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六楼开始在豆瓣上发布科普内容。
“六层楼”这个名字来源于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门诊经历。 那次走访的具体地址是某三甲医院六楼妇产科第十一诊室。
2015年的一篇日记,记录了六层楼转向科普的心路历程:他研究妇科肿瘤,每天在病房接触癌症患者或需要手术的良性疾病患者,被曝光针对常见的妇科问题。 机会比上学时还要少。
当时六楼就觉得自己学过的很多妇科基础知识“没什么用”。 有一天,他偶然发现了“拒绝!拒绝!妇科!疾病!疾病!” 豆瓣上群,他就失控了。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就像一个“网瘾男孩”,看到网上有女孩发出问题,他就会出面回答,“我曾经被视为毒贩或推销员”。
豆瓣《拒绝!拒绝!妇科!病!病!》 集团拥有超过20万名会员
一些小组成员也开始向六楼发起协商。 他每天花大约一个小时回复大约 30 个斗帖子和其他消息。 但六楼却发现,尽管自己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但群里还是有传言,“真是看在眼里,担心在心里”。
大约半个月后,他实在忍无可忍,决定自己发科普帖。 “我不知道到底帮助了多少人。总之,如果能多帮助一个人,就能少一个患有妇科疾病的女孩。”
“临床上不缺你这个医生”
六层楼是一个“怕麻烦”的人,很多东西“差不多就够了”。 但科普是个例外,他想尽力而为。 他在8年前的帖子中写道,“我不在乎有多少麻烦”。
没过多久,六层楼就将“阵地”扩大到了公众号。 “妇科诊所第十一诊室”开业后,他渐渐有了更多的事情要做。 2014年10月23日,刘楼在豆瓣日记中说道:“我每天用24小时管理7名癌症患者,1个群,1个微信公众号,41个帖子,1600人在线咨询,14盆多肉植物。”
截至2015年初,“妇科门诊第十一门诊”粉丝数为782人。 他和妻子开玩笑说:“你说我推到365篇文章会有多少人关注?能达到2000篇吗?”
2015年7月20日,微博总分享用户数达10000人
坦白讲,作为当时刚入行的“小医生”,刘楼很难获得多少临床成就感。 他形容自己是一个“拉钩”(拉动需要手术部位的皮肤),“主要是主刀医生(医生)在操作”。
与临床实践相比,科普给了他另一种精神上的正反馈。
然而,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增加,六楼发现人不能“两者兼得”。 工作和科普很难同时兼顾。
从家到六层楼的医院需要一个多小时。 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8点前拿到单位。 有时工作一天后,他要到晚上八九点才下班。 工作。 每隔三四天,六楼就有一个夜班。 如此反复。
几个月后,身体开始发出信号:情绪、记忆力出现了问题,整个人处于疲惫、走神的状态。 出于对病人和职业规划的考虑,必须选择六层楼中的一层。
2018年,网络上出现健康传闻,导师给他的建议是:“你也受过正经的医学教育,你不写,别人就会写乱写。以你的水平,没有人可以写。”临床上缺少你这个医生。” 一句话看似消极,但六楼一直认为这是一种鼓励。
就这样,六楼做出了一个决定:放下手术刀,成为一名科普工作者。
六楼从医院拿出了档案,交给了人才市场,整个辞职流程才算完成。 当他正式出院时,他在同学群里发帖:“兄弟们,我成了‘逃兵’了。”
坐在回家的地铁上,强烈的背叛感包围着他,他哭了。 “因为你对自己的期望是成为一名被别人称赞的好医生,但你一生中很大概率不会再成为那样的人了。”
今年已经是六层全日制科普的第五年了。 对他来说,《六层楼》已经进入了2.0版本。
2020年9月14日,六层楼在B站获得了拥有数万粉丝的小电视/@六楼楼先生
不考虑重叠情况,全网订阅总数约为1000万。 但数据并不代表绝对成功。 每当有人问起科普时,他仍然回答“难”。
就六楼自身的经历而言,这几年并没有出现更多优质的女性健康科普博主。 “(这条路)根本不好走。” 任何向他寻求建议的人的第一个问题总是:“我如何养活自己?”
7月初,六楼在微博披露了团队上半年财报——Q1净利润5万元,Q2净利润14.9万元。 与那些快速套现的网红相比,钱并不算多,但六楼并不着急。 “加起来有20万,可以覆盖我们第三季度的办公成本,这样我们就不会没有地方工作了。”
六楼在微博发布团队上半年财报
单纯靠爱心发电的科普是不可持续的。 他说:“赚钱当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它能让我继续做科普。”
具体到下一个目标,“我们认为好的内容即使不赚钱也应该做,因为有必要让每个人都看到。”
月经就是“月经”
即使对于“六楼”来说,对女性身体健康的认识也是在进入医学领域后才建立起来的。
他上小学的时候,也上过身体健康课,主讲老师是教导主任——一个身材魁梧、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
不出所料,男生和女生被分成了两组,老师分别给男生和女生上这堂课。 这节课也很“典型”:全班鸦雀无声,老师说翻到某一页,然后让大家自己看课本。 就这样。
在形成对身体的科学认识之前,还存在很多障碍,比如关于月经的知识。
关于月经的六故事科普
六楼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的大人都会在他面前提到“月经”这个词。 妈妈买卫生巾的时候,他经常跟着妈妈一起去。 在他的记忆中,“大姨妈”、“倒霉”、“发生什么事了”等词语当时并不流行。
很多人会说:“老刘,你可以在镜头前公开谈论月经,这已经打破了月经的耻辱。” 六楼坦言自己并没有这样的初衷:“因为我从来不知道,这叫句号。我只是习惯叫它句号,我并没有破坏任何东西。”
其实六楼并不认同“月经”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在暗示大家:月经一定要每月来一次。 但从生理角度来看,32天、35天、37天、40天都可以算是正常的月经周期。
六层科普关于月经增多的知识
而且,女孩从月经开始到建立稳定的月经周期平均需要4.2年。 “也就是说,假设女孩12岁开始月经,可能要到16、17岁才会稳定。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非常焦虑的生活网资讯,父母的焦虑会被传递出去。”对孩子来说,孩子可能会打孩子,我感觉我的月经不规律了。”
白带也是如此。 听起来应该是白色的,但实际上它会周期性地变化,可能18-25岁是一种状态,25-30岁是另一种状态。 “白带也会随着生命的不同阶段而变化。我们的皮肤、头发、手脚、皱纹、脖子都会发生变化,但白带是一样的吗?不可能。”
第十一门诊自制白带颜色异常总结/第十一门诊
六楼感觉大家对这部分的了解有所欠缺。 人们知道自己的容貌会发生变化,头发会秃顶,但是一提到月经或者生理问题,大家就束手无策了。 “我们研究了身体的所有器官,但只有那么几个器官,无论是父母还是教育者,都认为你长大了就会明白,这怎么可能?”
六楼说:“青春期的时候,身体发胖,乳房发育,私处长出毛发,一些器官开始出现色素沉着……这些其实都是让年轻女孩感到困惑的事情。” 但这让家长们表示,可能无法说清楚。
看到痛苦很重要
知识的缺乏是一方面,精神上的痛苦也是一方面。
六楼收到这样一条私信——女孩说“我好讨厌月经”,也许是因为月经的不适,也可能是因为月经所指的生殖功能。
六层楼科普排卵痛、痛经知识
在之前的采访中,六楼都会强调自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科普机器。 但现在他觉得,“科普当然有情感,如果没有情感,你就会忽略痛苦。” “你看到的只是她说的一句话,但我看到的是这句话背后的焦虑和痛苦。比如,家人总是催着她生孩子,却不关心她的事业、追求,或者她关心的生活。”
“看到疼痛本身很重要。”
他回忆起自己的一些临床经历。 “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东西,她去找整形外科医生说,‘这个可以给我剪掉吗’,整形外科医生下意识地问,‘你结婚了吗?’”
病人说:“这有什么关系?我想把它取下来。”
但医生却说:“要结婚了,还那么在意自己的外表吗?要花钱才能办成,而且尺寸还得动手术。”
很多医生和从业者的价值判断,仍然不自觉地将女性价值与婚姻、生育联系在一起。 六楼说道:“相反,我也希望,如果患者遇到医生这么说,你要直白地表达,‘与此无关,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医生就会知道,这是时间长了就不合适了。”
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就是通过这种一次又一次相对温和的沟通来修正的。
如今,六楼在做科普的时候,会更加关注其背后的社会逻辑和人文逻辑。 “比如,为什么父母如此关心月经?父母看似关心女孩的健康,但不排除有些父母实际上关心女孩的生育能力。” 另外,我没有看到孩子们的审美和意见。 、理解、创造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非常有价值的部分”。
但另一方面,六楼却明白这个逻辑的出现:“因为那些父母,他们才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六层楼/@六层先生
六楼是河南的。 他记得母亲很喜欢唱豫剧,而且唱得很好,但这种喜爱直到近几年才开始表现出来。 “过去她无法表现出这些东西,所以她慢慢地将自己的价值放在了繁衍上。我认为这很糟糕。”
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就是习惯性地将人分为男性和女性。 六楼道:“如果我们要说房间里有一男一女,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房间里有两个人呢?” 从生理角度来看,男女确实存在差异,“但我们作为‘人’的东西是统一的。”
根据社会定义的性别特征,《六楼》感觉更雌雄同体。 “我身上有一些社会定义的男性特质,也有一些社会定义的女性特质。”
他经常在网上分享穿搭,“但现实生活中,喜欢穿搭的男人并不多。”
六楼经常分享日常穿搭/@六楼楼先生
“男人一定要勇敢、坚决、理性,不能感情用事、软弱、犹豫……但我就是这样的人,有时也是这样。反之,女人也可以坚决、勇敢。”
“我就不能敏感点吗?”
六层楼正在努力消除这些刻板印象。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