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爪爪向燃次元感叹道:年轻人正在档口服装店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服装   次元   店主   衣服   批发

2023-07-17 10:15:30 

燃烧维度 (ID:) 原创

作者丨李鑫

编辑丨谢中秀

年轻人正在实现在地摊服装店“买衣服”的自由。

2023年5月,家住北京的Claw偶然发现了朝阳区日坛地区的一​​家线下服装摊位,“一进去,我还以为是‘搬批’(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回来了”。 爪爪对燃烧维度叹了口气。

作为一个地摊服装店的前顾客生活网资讯,爪爪似乎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当天,他以300元的价格拿走了3件衣服,“价格不高,还可以讲价,享受购物的乐趣。”

到农贸市场“找衣服”也是00后菲菲的乐趣之一,她在宁波的一个菜市场找到了一家小服装店。 “那天店里人头攒动,很多人来买货,试衣服都要排队。虽然衣服堆得没有那么漂亮,但价格对得起质量,足够暖心了。” ”

价格实惠是服装摊位的吸引力之一。 比如,除了爪爪之外,家住成都的悦春也几乎同时对线下农贸市场的服装摊位进行了“扫荡”。 “我逛了农贸市场的服装店大约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终于拿了七八件不到200元的衣服。”

图/悦春在农贸市场买的衣服来源/悦春提供

但服装批发市场、地摊不仅年轻人买得起,而且还有情怀、款式等诸多魅力。

家住河南的小袁几乎每个月都会邀请学生时代的朋友去“商贸大楼的服装摊”逛街。 和朋友在院子边吃碗面条,仿佛回到了上学的时光。”

菲菲还直言,农贸市场的服装摊位就像小时候流行的“小百货店”。 在小百货商店里。 但随着购物中心的兴起,小型百货店基本上纷纷消失。”

服装摊位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款式。 这些农贸市场、地摊上出售的看似陈旧过时的服装,恰好遵循了近两年流行的“复古”、“港风”、“Y2K”等风格。 ,也引起了一阵风潮和追捧。

社交媒体上,“菜市场衣服真厉害”、“服装市场:廉价千年基地”等话题屡见不鲜。 看来日式、港式、复古等风格在这里都能找到。

逛完服装摊位后,爪爪在小红书上写道:“这里有中式、复古、嬉皮、东南亚、欧美风格。”

悦春还告诉冉继源,与商场相比,复古、千禧一代风格的衣服在地摊服装店更容易找到。

只是,年轻人对服装地摊的“爱”虽然来了,但不知道“爱”能持续多久。 曾经在上海“灵石路古着市场”买衣服的杨洋,再也没有成为“回头客”。 她对冉继元说,“我对古装的钻研不深,出坑后基本不会想到去那里。” 没衣服了。”

经营服装摊位的老板们只能努力生存,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尽力抓住消费者的心。

在北京朝阳区金宝街生活市场,一位店主告诉冉继源,“目前开店只能维持收支平衡,年轻人有,但不多,主要是住在附近的老人。”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维护老客户。”

在日坛B1的服装摊位,一些店主不仅服务老顾客,还在关注年轻人喜好的变化。 他们坦言,“如果产品一成不变,再经典的产品也留不住顾客。”

地摊服装曾经是一代人的记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方式和购物场景的变化,它已经黯然失色。 如今,一些年轻人开始重新回到服装摊位,探访自己的感受和记忆,重拾服装摊位的氛围。

回到摊位“蹭”衣服

参观完位于北京日坛国际贸易中心B1层的服装摊位后,卓照就难以忘怀。

“那天我在那里购物了将近两个小时,但我只逛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商店。如果不是商场关门了,我想我还可以逛得更久。” 卓照说:“最后我花了300块钱,买了两件T恤和一条裤子。店里可以讲价,逛街很爽,有时间我还会再去。”

200元扫货后,“给自己选了两条日式长裙,给自己的巴塞罗小熊买了一些小衣服”,00后的悦春也开始刻意关注农贸市场的那些。 服装摊位。

菲菲直接成了农贸市场服装店的常客。 在宁波横石桥市场,有一个菲菲最喜欢逛的服装摊位。 她告诉冉继元,虽然环境一般,但那个摊位的服装店在小红身上很受欢迎。 ”。

人类学家项飚曾提出一个“邻近”的概念,指的是不同立场、不同背景的人在正常生活中相遇的生活空间。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去农贸市场、地摊等线下“店”买衣服,不仅是“亲近感”的延伸,更是一种感受和回忆。

除了有种“回到学校”的感觉的小远,还有看起来像是在儿时流行的“小杂货店”逛街的飞飞,卓照也直言逛这样的服装摊比较多。就像在“移动商店”购物一样。 批”的感受。

图/日坛附近服装摊位来源/2023年7月11日,朝阳区日坛国际贸易中心B1层冉继源拍摄

“那天,我遇到了一个以前在东陂开店的熟人,他向我介绍,这里的很多店铺现在都是东陂的老店主了。” 卓昭告诉冉继元。

在金宝街生活市场,一些店主也告诉冉继元,他虽然进入这个市场不久,但多年来一直从事“卖衣服”的工作。 “这里的很多人都是在其他农贸市场被拆除后搬到这里的。”

对于卓兆来说,“东皮”是一种感觉和记忆。 “‘东皮’还在的时候,周围每天都围满了人,都是来买货、挑衣服的。我们学校有的学生,每个月都会去批次扫货好几次”。

当时很多店主不喜欢和散户打交道,所以如果空手去购物,其实很难买到便宜货。” 于是很多人就拎着一个黑色的大塑料袋,假装要去补货,逛了一会。 一整天,” 回忆道。

资料显示,“东皮”(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曾经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 2015年至2017年,“东陂”被疏散搬迁。

而这个位于日坛的服装摊位,让卓照再次感受到了线下“购物”的乐趣。

“与老‘东皮’店主相比,这里的店主更加热情,只要你说要找款式、试衣服,他们就会主动介绍材质、价格,并帮你搭配。” 卓照说:“仔细购物、仔细挑选,就像挖宝一样。而且那天我观察到,有很多外国人在那里找货。”

当天,爪爪购物回家后,特意发布了一本小红书。 他在备注中写道,“这个地方就像是缩小版的‘东皮’,摆设、价格,甚至味道都相似。” 当天这篇笔记的浏览量“暴增”。 他告诉冉继源,收藏的数量特别多,这说明大家还是会想到类似的服装摊位来购物。

除了情怀,还有平价和风格

除了“冲货”的乐趣和情怀之外,“价格低廉”也是吸引年轻人涌入的重要原因。

“我上次去逛街,逛了三个小时,花了500多块钱,买了大概10件衣服,花得值。” 菲菲告诉冉继源,“相比于网店,地摊上能看到面料、看到图案、感受到真品,踩雷就更难了。”

回流货是正品吗__回流服是什么

菲菲还向冉继源强调,00后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不再是过去的高价好货,现在更倾向于寻找价廉物美的商品,“我一定会继续寻找以后这样的服装店就找不到货了。”

小媛和卓昭还告诉冉继源,这几年商场里的衣服价格好像越来越贵了。

“别说穿衣自由了,有时候买一件也得咬牙切齿。” 萧元告诉冉继元。

“我以前看过一部韩剧,演员们说,如果有钱,就想买冬天的大衣,因为冬天的衣服很容易看出一个人是否贫穷,而夏天的时候,他几乎可以穿得像别人一样。 ” 小媛说,“我深有体会,夏天短袖T恤的价格还可以接受,但一进入秋冬,商场就很难‘随心所欲地买衣服’了。” ”

商场里的衣服越来越贵,这并不是幻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居民消费服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3%和0.5%。 进入2023年,增长趋势仍在持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6月,衣着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其中衣着价格同比上涨0.9%,鞋类价格同比上涨0.5%。

而在时尚瞬息万变的当下,昂贵的衣服很容易被淘汰,但很难摆脱。 基于此,萧远连续很多年都会去“商贸大厦”采购冬装。 “普通棉袄250元以内就能买到,毛呢大衣大多在300元左右,一两年后就不流行了,回收也无妨。” 小媛告诉兰次媛。

日坛服装摊位的出现也让卓照非常兴奋。 “虽然网店等渠道的价格相对便宜,但摸不到真货,很难找到质优价廉的东西。” 当线下有一个可以去购物减压、低价找到好货的地方,何乐而不为呢?”

“价格对得起质量”是这些存在于农贸市场、地摊上的服装店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图/农贸市场服装摊位来源/飞飞提供

浏览小红书后发现,相关农贸市场、服装摊位推荐备注中,也存在“便宜”“实惠”“低至50(元)”等凸显低价信息的关键词。

然而,“负担得起”并不是唯一的吸引力。 风格化加上自媒体、网红等流量推手,让被岁月尘封的地摊重新回到年轻人的视野中。

网络上一系列风格化大片以复古风、港风等风格化题材将“农贸市场”与“地摊”紧密相连,进一步助推农贸市场、地摊服装的“复苏”。

“农贸市场穿搭的话题已经流行了近3年,几位顶级网红都在拍摄这个话题。” 在MCN公司担任编舞、导演的徐谦告诉燃纪元,“我管着60万粉丝,明星也拍过几集,B站播放量稳定在20万左右。”

在徐谦看来,博主在农贸市场拍摄的风格化大片,将农贸市场、服装摊位中存在的这些衣服与特定的风格联系起来,比如复古、千年、日系、港风等。 顺应潮流,我也抱着好奇的心态,想去这些地方找货。”

读书时经常光顾“东皮”的也发现,除了过去“东皮”等服装批发市场比较流行的日韩订单外,现在,日坛也有更多专注的服装摊位关于欧美风格。 新中式、二次元、民族风等风格的店面风格各异,但大多都非常个性化。

作为一名日系模特,岳纯还告诉燃纪元,小红书、抖音上一直有很多顶级博主喜欢去农贸市场等地摊买衣服、拍摄作品,风格非常明显。

“那天我去的农贸市场卖的衣服和2000年台湾偶像剧、MV里女主角穿的衣服很像,别人看起来可能很土气,但在我看来其实很风格化。” 岳淳说,“之所以以后还会去这些地方买衣服,也是因为复古、千禧一代的衣服在地摊上更容易找到。”

年轻人“回归”,摊主辛苦了

紧随实惠价格、“港式穿搭”“复古服”等潮流话题,一些旧衣市场、农贸市场逐渐发展成为“网红打卡地”,成为时尚年轻人周末聚会的场所。

上海灵石路服装市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家住上海的杨阳此前曾去过灵石路的服装市场。 “服装城整体看起来比较破旧,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我有一种被拒绝的感觉。” 杨洋在笔记中写道,“不过这个看起来很土气的服装市场里有很多宝贝。”

“我去那里是为了找到物美价廉的好货,只要稍加努力,找到复古衣服的几率就比较大,而且大部分衣服都很独特。我买了两件双面毛呢大衣,只花了300多元。” 阳阳告诉燃烧次元。

在小红树,灵石路的服装市场现在有了一个别名——“灵石路古玩市场”,甚至被很多人列为上海必去之地。 备注中,“均价80(元)”、“均价25(元)”等关键词吸引了不少网友留言询问推荐店铺和营业时间。

以网红、复古、复古服饰等潮流为引领,南宁官塘综合市场也成为社交媒体上潮人必去的时尚胜地。

图/日坛附近服装摊位来源/2023年7月11日,朝阳区日坛国际贸易中心B1层冉继源拍摄

不过,虽然有一些年轻人在“回归”地摊,但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周边存在的一些服装店借助网络上的流行概念,逐渐贴上了“复古”、“复古”的标签。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复古”、“低价”等噱头虽然能吸引顾客,但似乎很难留住顾客。

只在上海“灵石路古着市场”买过一次衣服的杨洋,除了扔掉旧衣服外,还直言搬家后,那里的距离更远了。 其次,商场老旧,环境比较差,购物需要时间。 时间长了就会有点无聊。

回流服是什么_回流货是正品吗_

“市场上的东西虽然很多,但其实选择很需要时间和耐心,而且在这种地方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会议价、不会选择,那就建议网上购买。” 杨阳说道。

体验后,悦春表示,虽然她一直在刻意寻找地摊服装,但找到合适的并不容易。 “从这些地方买的衣服更像是一种氛围,比如需要拍照、拍视频等,如果不好好打扮直接穿在街上,效果可能会和实际的效果大不一样。”你想象的。”

目前的服装摊位,顾客仍以居住在周边地区的中老年人为主。

“就我们去拍摄视频而言,包括金宝街生活市场等几个服装摊位,店主的目标消费群体以及去购物的消费者其实都不是年轻人。” 正如导演徐千向然纪元所指出的,“很多店主并不知道什么是古着,什么是港风。 所以除非是老牌的服装店,他们才能维持这种趋势。 普通农贸产品仍主要销往周边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 团体。”

在金宝街生活市场,店主陈大姐也告诉兰慈院,来买衣服的人大多是住在附近的中老年人,所以批发采购主要围绕他们。 根据个人习惯,年轻人要么经常来,要么不来。”

随着电商平台和大型现代化购物中心的渗透,虽然每个城市总有服装摊位和批发市场,但它们的生存空间却在不断缩小。

但面对瞬息万变的现实,摊主们也在不断改变想法,积极为自己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冉继源注意到,在日坛服装摊位,虽然客流量不大,但几乎每位顾客进店后提出的问题都能得到最耐心的解答。

一位店主告诉冉继元,店里的生意主要靠老顾客,平时比较注重通过微信等方式维护与老顾客的关系,“因为店开的时间长了,款式店里选的产品和款式都积累了一批熟客,靠着这些老顾客生意也不错。”

对于店主的说法,当时在店里试穿衣服的一些顾客表示赞同和认同,称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到适合自己的衣服。

“除了零售,我们还在做批发业务,给淘宝或者开实体店的店主供货。” 上述店主介绍。

当天,一家古着店的店员露露也告诉燃纪元,如果仅靠线下客流很难支撑店面的运营,所以除了日常运营外,还会进行直播拓展淘宝客源。

目前正在生产多巴胺配色手办卡的Lulu也表示,在当前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作为经营者,必须思考如何把握当下的趋势。 “说白了,我们还是需要时刻关注年轻人喜欢什么、关注什么,同时及时更新产品,如果尘埃不变,无论产品多么经典,它将无法留住客户。”

但农贸市场里的服装摊和小百货店里混杂着的服装摊永远是一代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记忆。 如今,年轻人正在“回归”。 他们来这里是为了购买衣服和款式,也是为了回忆和感受。

*标题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