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赵志国:安全生产难管十九大之前,监管机构与市场主体关系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分管   燃气   职能   划分   事故

2023-06-25 10:10:45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赵志国】

6月21日银川一家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查阅相关资料,近年来燃气事故可谓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影响重大的事故30余起。

频发的安全事故,按理说已经引起了全国各地的足够重视,但为何治理起来却如此困难?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1、决策机构层面:安全生产管理难

党的十九大之前,政府机关中有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对各地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管。

众所周知,各级党政机关都有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大家分工明确。 有的负责经济发展,有的负责生态环境,有的负责文化、教育、卫生等。 在划分责任范围时,往往将安全生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划分,但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为什么? 因为一是管理难度大,二是处罚重。

关于安全生产的分工,流传着一个笑话:

某市领导班子开会讨论分工,其他事情都顺利分工。 当讨论谁来负责安全生产时,没有人发言。 秘书工作经验丰富。 见此情形,他先转移了话题,安排服务人员给大家倒茶。 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喝了太多水,起身去卫生间。 借此机会,书记带领大家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出去的同志职位高、能力强,是分管安全生产的最佳人选。 等这位同志回到会场时,大局已定。

玩笑归玩笑,不能当真,但或多或​​少反映出安全生产监管是一项比较“恶心”的工作,很容易引发“事故”。

首先是“难管理”。 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中提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各种风险频繁发生,而且具有系统性和随机性,令人防不胜防。 无论各级领导干部多么重视安全生产,他都很难阻止有人带着明火接近他家里的燃气设施。

其次,“重刑”。 在其他职责领域,比如招商引资,领导干部如果做得不好,顶多会被“能力不足”开除; 负刑事责任。

为此,有学者曾建议,在考核安全生产领域干部时,应提倡“尽职免责”,即如果能够证明领导干部履行了相应的监督职责,即使发生事故,也不宜追究责任。

想法很美好,但实施起来却很难。 首先,如何证明官员“勤政”,很难说清楚; 其次,这个制度的设计也很容易导致大家推脱和争论; 更重要的是,出了事故没人负责,老百姓也不会同意!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中国政府的做法是向上追究责任。 根据事故的大小,通常会追究一到三级的责任。 如果影响重大,甚至可能追究省政府的责任。

目前,解决这个管理问题的办法是,每个分管领导对自己所分管的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2、职能部门层面:燃气安全涉及多个部门

近年来,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但无论如何划分,部分领域仍存在监管重叠的情况,燃气安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资料显示,燃气安全监管涉及住建、商务、市政、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 笔者向一些基层职能部门的朋友了解,他们很难说清楚具体的职责分工。

比如液化气加气,加气站由市场监管局负责,门店运营由城管执法局或商务局负责。 车站到门口的距离该由谁负责? 说不清楚。

另外,如果罐体存在问题、阀门松动、软管不合格等,这些问题如果液化气加气站没有检测出来,将由市场监管局负责; 燃气管道的安全将归功于房屋建设。 口以下市政部门负责。

急诊科做什么的? 应急科的一些同志向我解释,一是负责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二是应急响应,即事故、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和善后工作。

由于具体职能分工比较复杂,且各地分工不同,上述描述可能不准确; 但很明显,每个人都试图尽可能地承担责任。 导致没有事故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监管容易缺位; 一旦发生事故,各个职能部门就会开始推卸责任生活网消息,追究责任大家都会受到委屈。

3、市场经营者:成本与垄断的博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商户所在乡镇负责商户的燃气安全检查。

笔者有一次在朋友开的餐馆吃饭,恰巧遇到了镇上的安检。 安全检查员态度温和,非常负责,将燃气安全隐患一一告知。 店老板热情邀请他到店里吃饭,他谢绝了,又给了他一瓶水,他还是拒绝了。 当时笔者感叹:现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真高,不把群众一一拿走。 店老板的朋友附和道:“确实如此”,然后话锋一转,“但问题不在于这些基层干部。”

一般来说,经营一家快餐店,投资在几十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业主基本上以很小的预算经营,并尽可能节省。 管道燃气的成本比加气便宜,而且安全系数相对较高,那么为什么很多业主宁愿选择昂贵、麻烦、安全隐患较高的加气呢?

关键是开通燃气管道需要初装费。

根据目前的情况,很多地方在开通燃气管道时往往要支付数万元的燃气管道初装费。 这笔钱包括港口交通费、距离费、破路费等等。

对于店铺的房东来说,这笔钱并不划算。 因为一旦开业,店面基本只能用于餐饮,租赁渠道就会变窄,转租时又需要费时费力去打理。 对于承租经营者来说,在业务前景不确定的前提下,一下子花费如此大笔资金风险很大,经营压力会急剧增大。

然而,开设管道燃气账户真的需要这么多费用吗?

据网上信息显示,不少地方将燃气工程安装委托给当地国有企业或有国有背景的企业,燃气工程安装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体系。 在此背景下,首次燃气安装费的定价权掌握在相关企业手中。

那么,这个价格合理吗?

前面我们提到,安全生产风险多、随机性强,管理难度大。 很多地方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为了加强所辖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管,实在不愿意也不敢放开竞争制度。 因为一旦发布,可能会出现风险溢出。 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们宁愿降低一点社会效率,也要保证所辖区域的安全稳定。

然而,也正是这一点,给一些投机者提供了可钻的漏洞。 据了解,有的地方要求商家安装指定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一套装置售价数千元,而网上同类竞品仅需几百元。

或许正因为如此,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城镇燃气工程安装收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燃气工程安装收费标准放开,由市场竞争形成。

《指导意见》列出了企业以往加价的多项项目

4、燃气安全使用存在较大漏洞

很多燃气事故都是由于店铺经营者操作不当造成的。

据业内朋友介绍,闻到液化石油气泄漏气味后,最正确的做法是紧急疏散人群,开窗通风,避免明火,避免接听电话(产生电磁火花)。 有条件的,及时联系专业人员现场处置。

朋友分析说,在后厨房这样的密闭空间里,液化气一旦泄漏,很容易达到爆燃的容积比阈值。 而后厨房是有明火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更换阀门无异于自杀。

也就是说,很多门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用气理念。

不过,换位思考一下,餐厅经营者似乎也有什么难言之隐。 他们一定不愿意撤离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气。 在不熟悉自己面临的风险的情况下,经营者的侥幸心理并不难理解。 但无论如何,任何侥幸都不能成为违规用气的理由,因为教训太惨痛了。

随后的整改、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宣传等都是常规操作。 但对于广大餐饮店的经营者来说,安全用气宣传引导的长效机制值得思考。 首先,这件事由谁来负责,采取什么形式,资金如何保障,都值得认真研究。 其次,安全宣传工作如何深入人心、落实到位,保障效果也值得深思。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