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全球最大海上风机成功吊装,中国首次实现规模化利用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波浪   发电   养殖   海洋   能源

2023-07-10 02:10:58 

上周,我们向您介绍了一条好消息。 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海上风机吊装成功。

但海上风电并不是中国人利用海洋能的唯一方式。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非常“小众”的能源——波浪能。

利用波浪还可以发电,中国人首次实现了大规模利用。

6月1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南昆”在广东珠海投入试运行。 我国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1兆瓦就是1000千瓦。

现在最大功率的光伏板约为700瓦。

也就是说,南昆工作时,相当于1000多块光伏板同时工作所产生的电力。

这个大家伙是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制造的,重量6000吨,发电面积3500多平方米。 岛礁稳定供电。

该装置整体转换效率为22%,可以理解为100瓦的波浪能,可以转换22瓦的电能。 听起来不是很高,但近年来,我国大规模量产的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与这个水平相差无几。

如果南昆满负荷运行,每天可发电2.4万千瓦时,足以为3500户家庭提供绿色电力。

相当于海上的一个大型移动充电宝。

如果海面平静,南昆将利用屋顶上的光伏板发电,然后将多余的电力储存在储能装置中。

但他们并没有具体介绍这种波浪能是如何产生的,包括央视新闻制作的动画演示,也说不清楚。

但仔细一看,我发现这个装置的设计者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研究所还开发设计了另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安装在渔船上,名字叫“澎湖”。

这看起来不像一艘典型的渔船,不是吗?

猫狗打架猫下狠手__新警事之一叶惊涛

它实际上是一个集波浪能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养鱼+旅游于一体的半潜式海洋渔业综合平台。

就是这样一个长66米、宽28米的平台,可提供15000立方米的养殖用水,上面有自动投饵、鱼群监测、水质监测等各种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监测、活鱼传播和制冰。

但这些渔业作业都需要电能来提供支持。

波浪能如何为澎湖提供电力? 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了解了南昆的工作原理。

首先,就像冲浪一样,海浪冲击冲浪板。 如果我们只是拿一块木板,在上面放砖,波浪也会上下撞击木板和砖块,将波浪的动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再优化设计这块板——学名是“吸波浮体”。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设计了一种“鹰头”方案,可以更高效地吸收波浪能。

液压杆连接在鹰头后面。 波浪的动能转化为鹰头的动能,鹰头推动液压杆,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能并储存在液压油中。

液压油的能量可以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变成高压状态,然后释放出来,驱动液压发电机发电。

这样,间歇性的波浪能就转化为可以稳定输出的电能。

注意看南昆下面的那个大装置,是不是很像?

但波浪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一样,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

因此,澎湖舰还配备了60千瓦的光伏板和500千瓦时的储能装置,形成多能源互补系统。

有人说渔民坐小船出海捕鱼,或者网箱养殖很好。 为什么他们需要这么复杂、这么大的设备?

因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都可能面临数次台风。

台风会对传统重力网箱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甚至导致网箱破裂、鱼儿逃跑。

即使鱼不逃走,传统的深水网箱在暴风雨中也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扭曲,鱼群很容易被网箱划伤。

澎湖就像一个空着肚子的大水缸。 当海洋环境恶劣时,它会吸更多的水并下沉以抵御台风。 鱼都在“水缸”的肚子里,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入侵。

16~17级台风时,鱼不会逃跑。

它相当于海上的一个鱼缸,把鱼养在里面。

并且由于可以在水深、水流较快、水质较好的海域进行养殖,因此养殖面积较大,水深可达12米。 海上冷空气只能影响水体表面,鱼儿可以潜到深处。 温水身体,避免受凉。

这就像为鱼建造一座大别墅。 环境更好了,鱼的品质也提高了。 经检测,澎湖船养殖的鱼类各项指标均优良,未发生断网、鱼类逃走、网箱内鱼类死亡等事故。

自2020年投入运营以来,澎湖船已三年未换网衣。

而且因为鱼被养在“肚子”里,钓鱼就变成了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于是在澎湖上,他们也开始了旅游业。

通常,如果人们乘坐竹筏去钓鱼,条件比较艰苦,必须携带干粮,没有住宿的地方,而且钓鱼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对于很多海钓初学者来说,澎湖上的“模拟”海钓非常友好,因为网箱里的鱼都是成群的,不到三五分钟就能钓到一条,而且还可以在船上煎炸捞完后炸炸。

有的渔民一晚上能钓到100多斤鱼。

澎湖不仅解决了钓鱼的问题,因为内部空间巨大生活网资讯,还可以安排房间住宿。 另外,他们还有很多空置的房间,可以预留给以后打渔的临时工。

这样,就串起了一站式旅游:从珠海港到澎湖,旅客必须先轮到龟山岛,然后再乘坐快艇到平台。 交通、餐饮、住宿按每人800元计算。 2022年限流后,平均每天上船渔民30人,每年上船1万人,可为当地带来年产值800万元。

新警事之一叶惊涛_猫狗打架猫下狠手_

而且如果船主需要专心钓鱼,船上还有冰箱可以冷冻鱼。

澎湖船每天可发电400千瓦时。 由于船上空间很大,电力永远用不完。 因此,未来将做成一站式水产养殖加工系统——抓鱼,直接在船上将鱼加工成冷冻海鲜。 产,最大限度地缩短捕捞和水产品加工之间的时间间隔。

而我们不要忘记,澎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与一种新型能源——波浪能的供给密不可分。

船舶大规模利用新能源,使传统养鱼业演变出更多海洋经济商业模式。

像南昆、澎湖这样的海上平台还有很多,比如闽头一号、海威一号。

这样的海威一号,只需要3个人就能管理。

而后面的海威2号则进行了全面升级,养殖水体达3万立方米,一个养殖周期可收获数百万斤深海养殖鱼。

所以我们这一期的文章有点特别。 一开始我们讲了“海洋能源”,但事实上,你研究得越多,你就越会发现,海洋上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在陆地上,只能建风电场或者光伏电站,除了发电什么都不做。

但在海洋中,要想解决养殖问题,就必须解决能源供应问题。

想要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就得解决能源设备运维人员的生活安排问题。

如果解决了少数人的生活安排问题,就能帮助解决更多人的短期出行和住宿问题。

所以渔业、能源、旅游业、海上都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

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些“波浪能船”。

由于传统的波浪能装置,一般的能量转换器都拴在海底的漂浮结构上。 这种系泊系统非常复杂,占波浪能装置成本的10%。

猫狗打架猫下狠手__新警事之一叶惊涛

而如果波浪能与水产养殖结合起来,共享系泊系统,那么这部分成本就可以减少一半。 赚更多的钱,花更少的钱,为什么不呢?

国家高度重视海洋能源与养殖业复合发展。

2022年初,农业农村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782号提案的批复》中提到,“按照陆海接力、一体化的思路,第三产业方面,学习珠海“澎湖”发展模式,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深海水产养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深海水养殖产业现代化。”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还写道:“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作船等深海养殖。”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推动海洋能大规模利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更进一步说,未来我们将有更多的方式利用波浪能。 单机功率会更大,能量转换效率会提高。 我们还可以利用这种清洁电能淡化海水、在海上制氢、提取海洋贵金属。

虽然波浪能有很多优点,但它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电价仍然比我们民用电价贵。

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电价取决于使用场景,而不是与居民50分钱的用电量进行比较。

在海上作业平台上,在许多离岸岛屿上,问题不在于电费有多贵,而在于是否有电。

对于一些地广人稀的岛屿来说,拉动国家的大电网在经济上是不可接受的。

然后你可以为他们找到一些替代能源解决方案。

在非洲许多缺电的岛国,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使用柴油发电机。

这种方法不仅污染环境、产生碳排放,而且经济上也不便宜。

事实上,小岛国是全球电费最高的地方,电价每千瓦时2至7元不等。

现在海洋能源可以实现1.4~4.2元的成本,虽然还是贵,但是比他们当地的电价低,而且不需要燃料。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波浪能成本可降低至0.9~1.8元。

猫狗打架猫下狠手_新警事之一叶惊涛_

如果能够利用好波浪能等海洋能,那么海上很多地方、有人居住的岛屿都会有新的供电解决方案。

利用波浪能进行能量转换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是南昆所用的一种,因此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各种形状各异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例如,在做一次能量转换时,可以采用“振荡水柱”,水波荡入装置腔体,使水柱振荡,压缩腔体内的空气,使空气做功,产生能量。电。

还有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叫“聚浪、克服波浪”。 从字面上看,就是修一个斜坡,让波浪冲上来,然后从斜坡上落下来,带动水轮机发电。

还有一种称为“振荡体”,浮体随波浪上下运动,拉动底层体运动,然后通过机械或液压系统传递能量。

我们的南昆应该属于震荡器。 这种装置的优点是能量转换效率普遍较高。

波浪能是海洋能利用的一种形式,海洋能还包括潮汐能、潮流能、温差能、盐度差能等。

中国海洋能源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这样说并没有多大意义。 关键是降低发电设备成本,提高发电规模,丰富应用场景。

现在世界上波浪能装置的种类繁多,这也从侧面说明,全球波浪能利用整体还处于工程样机测试阶段,离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过去,欧洲人主要从事海洋能源研究。 现在欧洲以外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能源开发。 欧洲人仅占相关专利申请数量的20%,而欧洲以外国家则占近80%。

现在中国无论是在单体装机容量等方面都已经领先于很多国家。 我国已累计部署在近海海域的波浪能发电装置超过600套,产品出口日本等国家。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正在筹建的潮汐能、波浪能项目已达3吉瓦,即3000兆瓦,是南昆仑规模的数千倍。

而如果中国波浪能的大规模利用继续加快,将有力推动中国建设更多像澎湖这样的海洋牧场,使中国海洋经济进一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复合化发展。 要知道,水产品每年为中国居民提供30%的优质动物蛋白。

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皮茂指出,我国海洋牧场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万亿元,碳汇594.2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8万亿元。生态效益。

过去,波涛汹涌的大海对我们来说充满了未知。

如今,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式让海洋成为人类下一个沃土,从海洋中汲取我们需要的食物和能源,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人类广阔的蓝色家园。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