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维舟:专硕的扩招肯定有助于减少硕士研究生教育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硕士   学术   剧照   人文   学历

2024-01-04 18:39:55 

文|周伟

在我们这个学历崇拜盛行的社会,很多人曾经有一种观念,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尤其是在这个“大学生到处走”的时代,硕士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较高。

现在,情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近日宣布,部分学术型研究生项目从2024年起停止招生; 然后继续“做大做强”。 原因很简单:虽然硕士学位有时被戏称为“低调、短期的硕士学位”,但与学术研究型硕士学位相比,硕士学位更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说白了,即使硕士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至少会更容易找到工作。

《欢乐颂》剧照

这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在社会需求的压力下也在发生分化,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任何这样的变化都有复杂的方面,取决于你从哪里看待它: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固然有助于减少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是学历贬值的最新迹象。 即使是研究生也要屈服于就业压力和实践技能。 难怪有人认为这是学术衰退的标志。 “劣币驱逐良币”,但问题是为什么呢?

二十年来,全国研究生教育大规模扩招。 扩招前一年的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仅5.8万人,但到2022年,招收研究生人数已达124.25万人,其中硕士110.35万人。 暴涨近20倍。

《底层辣妹》剧照

可以想象,当市场对高端人才岗位的需求跟不上这种增长时,“供大于求”必然导致学历贬值。 更重要的是,工厂培训带来的泥沙不仅会带来人才素质难以言表的情况,而且很容易出现错配的情况。 很多人的硕士学位就像是“在象牙塔里再呆三年”,是本科教育的延续,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想要的是“来了就可以用”,害怕的是这些人有高等教育。 ,但更脱离实践。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以医疗行业为例,近年来的做法是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即硕士、博士离开校园进入职场时,首先要经历一段职业适应期。 然而,这一制度实施多年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除了一些专业教学医院能够真正把医学生投入临床工作之外,很多医院都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生活网报道,日常工作早已疲惫不堪。 这样一套常规的制度建立起来,定期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结果,很多医学生抱怨自己只是当了三年廉价劳动力。 经过三年纯粹为了研究目的的正规培训,大多数人仍然不能独立值班,医院当然不满意。

《机智医生的一生》剧照

对此,硕士学位的兴起最初是为了弥合“从书本到实践”的脱节,相当于让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为进入工作岗位进行“预适应”。 当然,学校不一定关心学生的就业,但短期硕士学位也有助于学校创收,也让用人单位更省心,于是一拍即合。 乍一看,这对大家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

是的,这符合中国人一贯的“学以致用”的信念(“无论读多少书,都要干活”),但如果实用的话,就不需要为了学习而学习。硕士学位,直接工作就好——毕竟很多实用技能都是“在职培训”。 如果你真想修炼,最好的地方不是校园,而是职场。

《现在的年轻人》剧照

过去,很少有人去研究生院学习像广告这样的实用科目。 当初,在一家外资广告公司实习了半年后,我的一个同学主动提出辞职,说想回去读研究生。 老板笑他:“广告还能做什么?” 研究?” 另一位老同事,工作多年后,前往英国攻读市场营销硕士学位。 结果,学习结束后,她还在原来的岗位上做着同样的工作。 她要从头开始学习国内最新的数字营销方法,并在中国的老同事那两三年里得到了晋升。

尴尬就在于此:硕士学位或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但这难免给人一种连硕士教育都变成了“职业培训”的感觉,所以这就无法回避一个问题——“什么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 我应该学什么?”

《天才枪手》剧照

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本科教育的加强版”,更不是“找到好工作含金量更高的敲门砖”。 它至少应该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超越实用的人文精神,二是学术前沿教育的发现和创造,两者都需要对未知的自由探索,正是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社会的方向和可能性。

当然,培养实用型人才并没有错。 毕竟现代社会的良好运转离不开技术专家。 但如果一个社会对于知识精英来说连一个超越实用性的价值取向都没有的话,那就有问题了。 作家林义华在《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一书中曾感叹香港社会过于务实,“抢粮”高于一切。 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进行非功利性的、长期的学术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素质下降是香港的必然命运,因为这个地方从来没有重视过人文教育。家长、学校、政府、社会都是如此。” ”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也早就表示,如今中国大学校园的“文化鸿沟”不再是文科与理工科的矛盾,而是人文与科学一边倒,社会科学一边倒另一方面是工程。 前者追求学术理论,后者强调应用。 这是知识和教育体系之间的分裂。 当大学承载的学术理想遭遇现实时,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危机,也是社会危机的信号。

《一起跨窗》剧照

大学不仅仅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 从源头来看,“大学”一词原本指的是一个自治的学术共同体,其基本价值观奠定了知识探索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为它断言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传统和规则,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自由地进行智力探索和学术研究,这最终是为了培养训练有素、能够独立思考的心灵,让现代人用理性之光照亮未知的世界。 正是在新知识的不断指导下,现代社会才能不断涌现发明创造并不断前进。

当然,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这样的大学精神近年来也越来越“经典”。 自1971年以来,英语、历史、外语等人文学科不断走下坡路,其占学位总数的比例在三十年间下降了一半; 医生、律师、工程师、程序员、商人等职业的要求与其说与人文知识、学术理想有关,不如说与实践技能有关。 在纽约,公交车司机的平均收入比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文科助理教授还要高。

《百万日元女人们》剧照

回到现实,问题只是“研究生太没用”吗? 加拿大学者露丝认为,事实或许恰恰相反。 她在《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世纪的文化冲突》一书中表示,中国的大学教育实际上完全抛弃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学术界的基本价值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知识,“这种观点强调社会实践,怀疑一切专业知识,力求将知识分子消解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的斗争中”。 不难看出,目前社会主流的教育观仍然停留在这一延伸上。

尽管有人认为中国只是“研究生太多”,但即使扩招这么多年,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还不到1%,而在美国,仅硕士就占了6.4%(2018年),所以问题不在于高学历人才太多,而在于整个社会还没有创造出那么多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岗位。

《二十不惑》剧照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或“应用”的问题。 事实上,教育家约翰·杜威早就强调现代人才应该是复合型的。 简单粗暴地将知识和才能区分为有用和无用,本身就是有害的。 问题、文化和功利并不一定是不相容的:“只有迷信的人才会认为两者一定是对立的,从而认为有用的就是非个人的,无用的就是人性的。”

今天,几代中国人梦想的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心态也会随之转变。 事实上,整个教育机制的目的仍然是培养高素质工人和技术人才,而不是鼓励创新发现。 结果,无数人被困其中。 由于无法开辟新的机会和增长点,只能在现有的有限资源范围内“涉足”。

《天才基本法则》剧照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社会转型完成之前,这仍将是一个争论的话题,因为这涉及到“大学”和“教育”的本质: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警惕、不断讨论的问题。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