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0 07:40:28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局限。我想,拍摄87版《红楼梦》的一群人,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用自己的才华、汗水和最大的努力,用电视剧《红楼梦》筑起了一道高墙,不是为了让后人不可超越,而是让后人超越起来没那么容易,希望总是在前面。”这是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对87版电视剧《红楼梦》深深的感慨。
“是不是精品、能不能成经典并不是拍摄时大家心中所思所想,而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不甘平庸、决不懈怠才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和驱动力。重要的是要有所作为、有所创建、有所贡献。有理想才有追求,有敬畏才有标准,任何精品、经典都是用时间、拼搏、才华、心血和青春乃至生命在特定时代背景和适当条件下打磨出来的。”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而以它为蓝本拍摄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也被人们誉为不可逾越的荧屏经典!87版电视剧《红楼梦》开播至今已36年。在这三十余年里,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重播了千余次,《红楼梦》专场音乐会经常演出,影响还在扩大,由欧阳奋强饰演的贾宝玉、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邓婕饰演的王熙凤等角色深入人心!这部经典剧作究竟有哪些魅力,值得人们记忆和思索呢?
中国的名著,也要上电视!
他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的导演;他执导的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他担任总导演的1994版《三国演义》成为中国拍摄历时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历史电视剧;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电视导演,见证了中国电视剧事业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他就是电视艺术家王扶林导演。
1979年,王扶林导演随广播事业局(广电部前身)代表团赴英国访问,在英国BBC广播电视公司的发行部,王扶林看到了该台把英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名著都搬上了电视屏幕,改编成了连续剧,这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心想: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中国的名著改编成电视剧来向全世界发行呢?
但是,当时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情况,拍摄难度还真是有点大。回国后,这个事情成为他心中不能忘怀的畅想。一天,他遇见中央电视台主管文艺的副台长洪民生,洪副台长问他:“今年我们的电视剧应该拍什么?”王扶林导演马上想到拍摄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武戏多,《西游记》需要特技才能完成。于是,王扶林导演告诉洪副台长,唯有全是文戏的《红楼梦》相对比较容易拍摄。
洪副台长很快同意了王扶林的提议,在台务会议上提出并通过了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的计划。1981年全国制作的电视剧是111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100部。那个时候,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文艺部,自制的电视剧大概最多也就是两三部,最长的电视剧就是王扶林执导的九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但是,电视事业发展非常快,中央电视台下决心一定要拍摄电视剧《红楼梦》。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启动的。
空前绝后的专家阵容!
红学大家吴世昌先生,在获悉王扶林“通过现在飞速发展的电视手段来普及名著”的初衷后,把他推荐给了红学会副秘书长胡文彬先生。胡文彬先生对拍摄《红楼梦》非常支持。
次年,也就是1982年,红学会在上海召开全国红学大会,全国各地的红学代表齐聚一堂,胡文彬先生特邀王扶林出席。回到北京后,红学会在恭王府召开座谈会,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戴临风和王扶林导演一起参加了这次会议,红学会表示全力支持拍摄电视剧《红楼梦》,更进一步推动了电视剧《红楼梦》拍摄的进展。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牵头,组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顾问团:王朝闻、王昆仑、曹禺、沈从文、杨宪益、朱家、蒋和森、启功、吴世昌、周汝昌、钟惦、邓云乡等,大师云集,空前绝后。这些大师没有任何报酬,却热情地为拍摄《红楼梦》贡献了他们的学识和意见。
不久,红学会和中央电视台召开了一个电视剧《红楼梦》的座谈会,通过了周雷写的28集的提纲。后又确定红学家蒋和森先生担任该剧的文学顾问,周雷、电影《谭嗣同》的编剧刘耕路和当时在淮南师范大学任教的周岭三个人成立编剧小组,周雷担任组长。
对剧本的创作,王扶林导演提出“忠于原著、妙于剪裁”的宗旨。前八十回剧本由周雷、刘耕路负责撰写,后四十回则由周岭负责,共用了八个月时间最终完成了28集剧本。导演阐述和分镜头,则经由王扶林导演向红学家学习后、花费一年时间才完成。
《红楼梦》拍摄完成后,电影剪辑大师傅正义亲自剪辑为36集,并于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
钱少也能干大事!
得到红学会的支持后,王扶林导演还要忙于为拍戏搭班子,他冒昧地给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任大惠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做电视剧《红楼梦》的制片主任。
任大惠,开始是犹豫不决的。王扶林导演知道任大惠在犹豫什么,首先是拍摄《红楼梦》不见舆论的支持,第二个原因是任大惠初次担任电视剧的制片,对于拍摄《红楼梦》这样的长篇电视剧,他还没有把握。于是,王扶林导演亲自去做任大惠的工作。架不住王扶林导演的再三游说,任大惠最终同意了。
就在电视剧《红楼梦》筹拍不久,北京电影制片厂也决定要将《红楼梦》改编成电影,并由著名导演谢铁骊、赵元执导。当时,中国电影已经有了80年的发展历史,而电视剧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投资规模上,电影《红楼梦》的总投入达到了2200万,而电视剧《红楼梦》的投入才只有680万;在舆论关注程度上,电视剧《红楼梦》也远远不及电影版。
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外界的种种质疑和压力全落在了导演王扶林身上。拍戏需要资金,何况是拍摄《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87版电视剧《红楼梦》投入的680万元便全都是王扶林导演、任大惠拼了命争取来的。当时中央电视台不许在电视剧片头、片尾做广告,所以谋求社会投入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靠自己进行筹集。
任大惠的预算中央电视台拿不出来,于是,王扶林导演和任大惠去找广电部计财司。计财司一听拍摄《红楼梦》的预算是500万元,大吃一惊——当时拍一部电视剧就是一万多,拍《红楼梦》需要如此之高的费用,着实让计财司吃惊又难办。幸运的是,计财司最终还是把拍摄经费如数批给了剧组。
史无前例的全国海选!
资金、剧本落实后,就是选演员的事情了。当时决定,演员要在全国范围进行遴选。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报纸马上进行了报道。剧组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成百上千的推荐信、自荐信。全国选演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影视演员的“海选”,这也体现了王扶林导演超前、有魄力的一面。
87版电视剧《红楼梦》演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演员出身,为了让这些新人更快融入角色,王扶林导演在中央电视台和红学会的支持下于1984年春、夏两季在圆明园和八大处先后开设了两期培训班。在这里,入选的演员一边研究原著、聆听红学家的讲授,一面练习身段,学习琴棋书画、古代生活习俗以及影视表演的技巧。
王扶林导演说:“选演员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既是在选林黛玉,又不是在选林黛玉,只是在选一个能在贾府里活动的角色。人选分为几个基本类型:小姐、媳妇、婆子、丫鬟,丫鬟里面分为大丫鬟、小丫鬟、贴身丫鬟,当然你一开始能选出来林黛玉更好,但是这几乎不太可能,因为你还不知道林黛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自己对林黛玉也不甚了解。”
“我们也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认为林黛玉是一个娇滴滴、整天悲天悯人的形象。我说这样不行,我要求所有人立刻开始读书。把所有认为可以演角色的人集中起来,办一个学习班,在这个学习班里我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读书。”
“你没读过《红楼梦》,我就现在给你读,你读不懂也没关系,我也很多地方不懂。我让专家辅导你。当然你也别想着哪个顶尖你演哪个。你要演一个你合适的。我在旁边帮你看。你认为你行你就演给我看。我认为你不是林黛玉你是晴雯,那么我就告诉你,你不适合做林黛玉,你适合的是演晴雯。然后你去作准备,再来一遍,就这样选了三个晴雯出来。这样选出来的,比看一眼就说‘你是林黛玉,你是贾宝玉’要细致多了。我看出了她们每个人到底是适合哪个角色,以及表演上的潜力。”
三个月的学习之后,演员们完全投入到人物之中,从一个个生瓜蛋子,一步步接近着《红楼梦》书中的人物。用王扶林导演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在和书中的人物谈恋爱”。
宝玉的角色,尘埃落定
“张玉屏向王扶林导演推荐了我,刚好王扶林导演要到四川的峨眉山、青城山选景,就带着邓婕、摄像师李耀宗、《红楼梦》编剧之一周岭到了成都,一行人住在成都锦江宾馆。既然到了成都,王扶林导演决定顺便见见我,他让邓婕到我家来找我。”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回忆道,“当时我出去看电影了,回到家已经很晚了,还怕吵醒爸、妈和妹妹,轻手轻脚进了我的房间,看见茶杯下面压了一张纸条。”
“欧阳: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想见你。明天上午十点到锦江宾馆来,我在门口等你。
——邓婕”
“看到这张纸条,我惊呆了,第一反应是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可能就落在我头上了?不可能的事情!再看人家导演还住在锦江宾馆那么高级的地方,是大人物,怎么也不会看上我。还有一个问题,第二天早上八点我就要跟着《女炊事班长》剧组去拍外景,怎么办?虽然邓婕的纸条充满了吸引力,但头脑中不可能的念头还是占据了上风,既然不可能我就不要去想了,准备上床睡觉。我爸听见我回来,就进了我的房间说,就算是去见识一下也好嘛。”欧阳奋强回忆,“我爸说就是大导演你才要去见识一下,怎么一说到大导演你这个娃娃腰杆就不硬气了呢?也许这是一个机会!就是我爸的这句话鼓励了我,我起身顺手抓起一条大裤衩,蹬着一辆破自行车直奔锦江宾馆去了。”
经过了几次试镜,欧阳奋强最终被定为贾宝玉的扮演者。“找欧阳奋强演贾宝玉是一个历史误会!他怎么可能演贾宝玉?……这些别人的质疑和看法,我自己也有。”欧阳奋强回忆当选饰演贾宝玉角色后的心情,“从进组那天开始我就紧张,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力,这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红楼梦》啊,我是贾宝玉,是《红楼梦》剧组绝对的男一号啊,我能演好吗?王扶林导演知道我的压力,就给我减压,要我不要看原著了,也不要排小品,就放开手脚、放心大胆在剧组玩,特许我和剧组所有的女孩子打闹和开玩笑。”
在拍完贾宝玉的第一场戏——王熙凤带着宝玉去见秦可卿后,欧阳奋强就偷偷看坐在监视器后面的王扶林导演,看见王导微笑着点头。“我,知道自己有戏了。接着拍我恍惚看着墙上的美人画,听见可卿说她可能不能病愈的话而痛哭的戏。对于哭戏,我有自己的招数,整个戏下来很顺。导演再次微笑、点头,压了两个多月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王扶林导演高兴地问旁边的人,这个宝玉怎么样?大家都点头默认,得到认可,宝玉就是我的了。”
服饰妆造之美,堪称经典
1987年春节《红楼梦》试播6集,引起轰动。筹备两年、拍摄三年,万众瞩目的电视剧,终于和全国观众见面,当屏幕上出现各具风韵的十二钗和玲珑娇俏的众多钗裙的时候,每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优美悠长的音乐和鲜艳靓丽的服装都令观众着迷。
除了剧情高度还原,人美、景美、音乐美、服装美、画面美,堪称视听盛宴也是人们对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一致评价!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服装设计,为每个人物做到了锦上添花,使服装和该剧本身、音乐成为经典的一部分。剧中的服装设计,便是来自山东话剧团的史延芹,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实力,用自己的设计说话。
三十几年前,我国古装戏的服装设计被舞台化的设计制约。古装戏中的奴仆多穿皂衣、扎红色大带,如果按照这样的传统设计,人物众多的《红楼梦》在画面上势必会造成屏幕上一片黑,视觉堵塞而毫无空间感。在反复研读剧本之后,史延芹发现电视剧《红楼梦》追求一种和以往古装戏不同的生活化,语言生动,每个人物之间的对话都恰如其分,这样的风格和史延芹的设想不谋而合,《红楼梦》的服装设计也一定要在生活化上大做文章。按照这样的设计基调,史延芹设计的87版《红楼梦》的服装,从色彩、造型和质料上来区分人物地位。
史延芹为全剧设计、制作了两千七百多套服装,就“可卿出殡”一场的服装便达到了七百余套;“元妃省亲”的服装达五百余套。其中王熙凤一人的不同色彩、不同款式、不同季节的服装就有七十四套,林黛玉也有四十余套。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演员众多,面对这个现实,化妆组为了不因为演员的化妆而影响拍摄进度,在杨树云做化妆设计后进行了分妆。杨树云、蓝岚负责黛玉等人,胡焰负责宝玉、贾琏、平儿、晴雯等人,乐月娟负责王熙凤、宝钗、贾母等人。前期的梳头是由蔡玉莲母女负责,给《红楼梦》的人物梳妆造型打下了主要基调和扎实的基础。
在化妆设计和实际化妆前,化妆组都会看资料,看沈从文的文章,看对服饰的描写,古典文学作品里都有对服饰装扮的描写,他们都看过,借鉴、糅合到演员化妆里去,“因为化妆和头饰都会渗透到人物的性格里头”。在宝玉、贾琏的化妆上,胡焰着重于眼部的化妆,宝玉的眼眸要澄澈、贾琏的眼睛要似桃花眼。“黛玉的化妆我主要还是强调她的眼睛和眉毛”,黛玉的化妆师蓝岚说,这些对塑造人物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近三年的拍摄时间里,剧组从未因为化妆而影响拍摄进度。观众常说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都是画里走出来的人,但这种美感的营造,都离不开化妆师的付出。
三十多年过去,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服装设计与制作、化妆与造型至今和演员、音乐一样,被观众们津津乐道,已成为难以逾越、难以复制的经典。
画有尽,而意无穷
为了让书中景致真实呈现,在用人方面,王扶林导演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给予各个部门创作空间。临时接手美术设计的刘宝俊如此,从地方文艺团体进入剧组担纲服装设计的史延芹也是如此,不到三十岁的摄像李耀宗更是如此。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幕后功臣众多,但不得不提的便是摄像师李耀宗。对于不少影视剧的摄制工作者来说,先进的拍摄器材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三十多年前,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器材,只是一部池上牌的79E摄像机,拖着一个尾巴一寸带宽的录像机!拍照用的是美能达牌照相机,都是正负黑白或彩色的胶片——那时没有数字的,全部都要冲洗放大制作!
那时李耀宗有个习惯,就是每拍摄完成一个镜头,都要在原机位上再拍几张照片。两项内容叠加起来,工作量非常大。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李耀宗总共完成拍摄一万多个镜头。李耀宗为《红楼梦》拍摄的一幅幅精美剧照,传神的一眸、动人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宏大的场景,都一次一次感动着所有人。
画面有尽头,而意境却无穷!摄影师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将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并通过图像来表达更为深刻的意境或情绪。而李耀宗做到了,他的《红楼梦》剧照摄影以其艺术家的审美眼光,为人们留下了一份精彩、生动、丰富、珍贵的视觉享受!
时光荏苒,影像长存
由王扶林导演,欧阳奋强、陈晓旭、邓婕、张莉等主演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不可逾越的荧屏经典”。87版电视剧《红楼梦》成为重播剧经典,常年盘踞重播剧第一名的位置。承载着亿万电视观众的集体记忆,也是上百位演职人员人生最美的青春时光。历时三年的拍摄周期,编剧、演员、服化道,电视剧原声音乐等,对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琢,也成为电视剧史上的典范和传奇。
《1987,我们的红楼梦》一书是作者欧阳奋强采访了全剧的几乎所有主创后编写而成,包括导演、演员、幕后工作人员等,每个人都有饱含深情的篇章追忆当年的红楼时光,当年拍摄戏里戏外的点滴故事,全都收录于书中。
绝版剩余微瑕
同时,剧组人员都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珍藏剧照或生活照,在《“1987,我们的红楼梦”纪念画册》中精致呈现!
《“1987,我们的红楼梦”纪念画册》中精选当年的精美剧照200余幅,近80%的图片是第一次面世,由红楼梦摄影师李耀宗独家提供。设计师用原照片电分调图,忠实还原“红楼梦”的古典美,再现80年代中国的颜值担当。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著名红学家、文化学者、编剧周岭,央视资深制片人任大惠等重量级人物倾情作序。
《“1987,我们的红楼梦”纪念画册》内容全面,画册分为经典回眸(场景剧照)、红楼梦中人(单人剧照)和拍摄花絮(幕后故事)三个部分。以大量原版剧照再现“宝黛初会”“凤姐泼醋”“探春理家”等《红楼梦》经典故事,透过剧照理解名著,重温经典;同时收录了几乎所有演员的单人剧照,从宝、黛、钗、凤四大主演,到金陵十二钗、婆子、丫鬟,甚至门客小厮,都有单独剧照,堪称齐全。
设计独特,以清代匠人所绘工笔《红楼梦》为内文底色,与电视剧经典场景一一对应,古画今景交相辉映,独具收藏价值。
全彩印刷,硬壳精装,裸脊包布,便于翻阅,整体典雅大方,更合珍藏。封面有“梦”字压凹,其书写者为著名书法家刘汝龙,87版电视剧《红楼梦》片头书法及北京大观园的楹联匾额,均出自刘汝龙之手。
封面采用特种纸,在不同角度下观察,可见点点星光,似岁月流金,又似梦境飘雪。
书脊采用裸脊包布的装帧,在兼顾装帧牢固的同时,也便于展开翻阅,欣赏跨页大图全无阻碍。
随书附赠“宝黛读西厢”卡片,可当做书签或明信片使用。
此次出版《“1987,我们的红楼梦”纪念画册》,历时久,工程浩大,凝结了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组的智慧与情谊,是为主创演员的树碑立传之作,更是值得人们永久珍藏的佳作!
卅年一梦不曾醒, 都作红楼梦里人!
以上图书扫码即可购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淘宝自营官方旗舰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当当自营官方旗舰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加入轻工出版读者俱乐部!
免费获取惊喜抽奖 / 专属优惠 / 新书解读
多种福利就等你来~
· 让好书与灵魂相遇 ·
文案撰稿/欧阳奋强 石媛媛
图片摄影/李耀宗
海报设计/邢静涵
编辑排版/阿轻
责任复审/郭丹
责任终审/杜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