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就业“出路”、人文价值与个人兴趣,究竟应将哪个排在最前?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新闻专业   专业志愿   罗翔   张雪峰

2023-06-26 07:31:12 

作者 | 周勇

又到了做志愿者的时候了。

这个季节虽然很短,但三五天的时间,却让一个十七十八岁的年轻人决定了未来几年的学习方向。

但“志愿服务”的概念往往可以在各个层面上持续极长的时间。 也许是四年,也许是一生。 有时,这取决于我们看待“选择”的视角以及我们对单一选择建立长期视角的能力。

不久前,网络争论开始,考研名师张雪峰一句“别让孩子学新闻”,再次将“志愿与实用”话题推上了热搜——就业“出路”、人文价值和个人兴趣,该怎么办? 哪个会先出现?

张雪峰老师不建议孩子报考新闻引发舆论热议

这里所谓的“就业前景不佳”往往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基于大数据样本和社会现实得出的分析结论,而不是对个人的具体判断和预测。

抽象的人文价值观和个人偏好更多地基于主观判断而不是可量化的数据。

事实上,没有人有能力对未来大学生的“志愿”给出准确的建议,包括最亲近的父母。 建议和意见极其有限,不负责任,吃力不讨好。

如果你选择听他们的,你可能会后悔,但如果你选择坚持自己的,你可能会后悔。

毕竟,有多少刚刚脱离应试教育的十七、十八岁的年轻人,能够在繁琐的专业细分中一眼就找到自己的志向呢?

所以,类似的问题几乎每年都会争论,但总是没有结果,因为各有各的理由,只是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

《风犬的天空》剧照

如果以“实用”和就业前景为标准,不仅“新闻没用”,哲学、心理学、小语种也没用……特别是对于文科生来说,填志愿一直是一个难题。艰巨而艰巨的任务。 ,基本上相当于在广义的“无用”中选择“稍微有用”。

不可否认,填写志愿确实是一件非常社会化的事情。 太“冷门”的职业似乎暗示着未来被置于高风险和不稳定之中。 湖南某市选拔北大考古状元,与其说状元本身就是新闻,不如说更像是新闻。

这种消息的震撼程度,与清北毕业生回国卖猪肉的程度不相上下。 本质上反映了一点:在人们的心目中,职业与职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一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蔑视。 链。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而不是象牙塔或乌托邦,所以这种蔑视是可以理解的。

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为了理想和精神而上大学。 正如张雪峰所说的“普通人”,确实有很多孩子通过锻炼自己,让自己更适合社会,尽快获得经济独立。 并上大学。

张雪峰老师回应舆论

因此,什么样的志愿服务才是好的选择也取决于不同人在大学里的目标。 这同样是可以理解的。

在现实世界中,“志愿服务”往往与“梦想”无关。 然而,即使是最简单的经验主义也会告诉你:这只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即将踏上的道路的一个细节。 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你都可以后悔,但你不必责怪自己,你可以转行,你可以享受短暂的沉浸。

两个选择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有两个非常亲密的朋友,都是女孩。

2013年,钱女士参加了高考。当她填报志愿时,老师和父母帮助她学习了几天几夜。 最终,她被南京一所普通本科金融专业选中,据说“好找工作”。

阿金没有反对。 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她自己也忘记了,当时她的第一选择是在北京的一所同等级别的学院主修景观设计。

《流金岁月空》剧照

十年后,钱女士在家乡省会城市的一家国企工作,朝九晚五,比现在大城市的大多数群居动物还要轻松自在。 但每年见到她,她总是叹息,羡慕我能到处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她还不到30岁,常常想起自己的年轻岁月,仿佛自己已经快到中年了,只剩下回忆了。

茜是那种几乎没有过“叛逆期”的女孩。 这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好女孩”。 相反,在我的印象中,她永远是站在我面前的那个,充满冒险精神,喜欢球类运动,讨厌穿裙子,总是有着干净的高马尾和大胆明快的风度。

但她的童年总体来说是顺利而平静的。 作为独生女,父母都是老师,她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她从小就没有太多的欲望,也没有太多的挣扎。 她唯一能放下并全身心投入的爱好大概就是画画了。

我第一次在钱身上看到什么叫“天赋”。 她从未接受过专业教学。 手里拿着铅笔,她无需老师就可以控制线条的疏密和粗细,以及书写的紧迫性和速度。 人物表情的节奏、真实感和情感。

也许,我不知道什么是天赋,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她全身心投入绘画时,即使不“享受”,她也会自发地专注和平静。

另一位朋友安则距离较远。 在我早年的记忆中,安总是一瘸一拐、脸色苍白、身材娇小,声音细如蚊子,就像一个真正的瓷娃娃。 小时候,我不敢离她太近,生怕一不小心撞到或者摔坏了她。

《无人知晓》剧照

她的双腿天生就有问题。 还没等她能走路,一根钢钉就被钉进了她的一条大腿根部。 自从学会走路后,她的行走速度就比平时慢了很多,跑步更是一种奢侈。

因为我们见面时我还太小,不记得和她讨论过梦想、理想、工作等话题,但我依稀记得安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也许时间长了,会有办法让像她这样的人,这样的腿不用钢钉也能正常行走。 “也许以后”,谁知道呢。

从一个几岁孩子的嘴里说出的,是一个不成熟却又生动的愿望。 这自然不能算是“自愿”,甚至可能不会影响她成年,但当我们分开、断绝关系多年时,两年前,我回家过年时,无意中得知从长辈那里得知,安也在广州。 她在一家医院担任医生。

安的父母也是老师,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为她的大学志向提供建议。 只听老人们说,安福学习了一年,参加了高考,如愿考上了南方一所不错的医学院。

《非自然死亡》剧照

这两个童年好友的例子并不是为了主观地假设爱好和兴趣的重要性。 相反,在他们各自的人生对抗和考验中,很少有与大学里的“志愿服务”直接相关的元素。

就像你选择结婚与否,你都可能会后悔一样。 人生的幸福或不幸,往往不是单一的选择造成的。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对一个人长寿的影响往往取决于立场和观点。

一个理想

孔子所谓“十之五立志学”,重点就在“志”字,指的是决心。 古人比我们成熟得早,十五岁就可以开始学习大学之道。 在《大学》中,十五岁,甚至需要“穷理正心,修身治人”,需要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体。

不过,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修养、道德修养。 在近代和工业社会出现之前,古人的高等教育是不分专业的。 中国古代的“太学”,包括古希腊的大学传统,都提倡博学、道德教育,这些都是“无用”的学问。

《风犬的天空》剧照

现在想一想,十五岁的人能有什么志向呢? 那些没有野心的人,等到高考结束了。 好不容易考完了,一下子给了我太多选择的机会,却因为选择的专业不在考试大纲范围内,又产生了另一种胆怯和迷茫。

因此,我从小就觉得十八岁选择志愿是荒谬的,就像学生时不允许早恋,大学毕业却急着结婚一样荒谬。 。 爱情需要过程,志愿服务也需要过程。

28岁的时候你会发现,30岁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不算太晚。有的人八岁就找到了终生的兴趣,有的人却在中年才逐渐实现了自己的真正愿望。 这两种人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运气。

在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密的今天,其实严格来说,没有一个职业是“一文不值”的。 既然这种知识存在,它必然对人类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风犬的天空》剧照

有时我们怀念一百年前敢为人先的大学精神,怀念20世纪80年代自由奔放的学习氛围,但今天,走一条很少人走的路,吃一只没人觊觎的螃蟹,简直就是这无异于自我毁灭你的未来。

只是你不能叹息或责怪个人。 一个人是由他的时代和环境造就的。

但实用主义至上的原则始终受到追捧。 由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试错成本较低,人生的每一步都必须深思熟虑。 这不一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也可能是上一代人遗传下来的、趋利避害的经验主义。

这也是张雪峰的话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 在很多家长看来,张雪峰这种果断甚至偏激的劝阻人们学习新闻的态度,其实是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提出的坦诚务实的建议。

对于所谓“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大学或许不是用来追求理想的,而是为了磨练自己,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他们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风犬的天空》剧照

如果你根据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事情来选择职业,那么现实可能与你的预期有很大不同。 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感到不安和担忧是很正常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茜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老师和家长的建议。 尽管她有所谓的兴趣,但当时她并没有想清楚自己应该选择什么志愿专业,既能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能不让父母担心。

对于一个十七、十八岁的孩子来说,太难了。

内在能量

近日,法学学者罗翔先生向2023届毕业生和高考考生发出了同样的志愿寄语:“成为法治之光”。

罗翔寄语:“成为法治之光”

这不仅是他自己高考期间的心愿,也是他对每一个选择法学的学子的心愿。

和罗翔一样,很多人选择法律专业是因为年轻时受到电影文化的熏陶,热切地追求着“骑士梦”。 但当他进入大学生活网消息,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时,罗翔心中想象的法治精神和价值一次又一次受到冲击,震撼、改变。 同时,也促使他对年轻时的法律幻想进行了系统的反思。 。

我们不知道罗翔年轻时选择专业时是否有现实的犹豫和犹豫,是否也有功利的“前景”考虑。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法律改变了罗翔,或者说,它改变了很多像罗翔一样,因爱而选择,因选择而开悟的法学院学生。

《非常律师于英轩》剧照

其实很多文科专业都是这样。 吃了几箩筐理论,我们很难说它哪些技能优势与我们的社会竞争力相匹配。 保湿的东西悄然改变。 这就是罗翔所说的“专业的尊严”,也是大多数人文社科专业影响人的方式。

虽然我阴差阳错地从新闻学院毕业,但从大学开始我就从来不敢宣称自己有什么鲜明的“新闻理想”。 进入社会后,我遇到了真正有新闻事业理想的同事,也遇到了即使不在行业内也真正有公共理想和热情的人。

在一种渺小的孤独感中,我有了更多的空间来思考“新闻”给我带来了什么。

说实话,大部分技术方面,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对于工作后的实践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也许对于新闻业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于其他行业则不同。 但相同的是,学院遗留下来的那些基础社科思维和分析方法,必然对任何行业都有好处。

《新闻编辑室》剧照

即使我今天不再从事新闻行业,我想我也会永远记得在大学里学到的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基本方法,如何用理性和专业来保持“真实”和“客观”,以及面对谣言时如何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即使福柯和李普曼被遗忘,即使有一天新闻消失,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存在的各种东西都会伴随着我走到哪里。

对于任何专业,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理论,还要从人、环境、行业氛围、历史中学习。 在实践过程中,总会从内到外培育出一定的范式和独特的价值文化。

至少,几十年后,罗翔有信心、有资格给出这样的判断:“专业只是一块垫脚石,它为你打开一扇门,里面可能有无限的可能性。学习法律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必须从事法律职业。准确地说,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所以你也可以从事社会各行各业。”

顺便给大家讲个笑话,作为文科中最有可能被选拔、最接近精英的专业之一,法学近年来逐渐“跻身”天坑专业之列。 关于法学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见习律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纠正自己的结果等等的抱怨比比皆是。

《非常律师于英轩》剧照

我记得采访过一位就读于北方著名“211”大学的新闻学院学生。 她坦白告诉我,现在她学校的新闻系很少教采编。 导演”。

由于专业是随着时代动态变化的,甚至是迎合时代需求的,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为自己留下或者“装备”一些东西,或许,这也可以成为志愿申请考虑的一部分。 。

就像一些多年来被嘲笑为习惯的所谓“天坑”专业一样,无论就业率如何惨淡,每年仍有不少学生流向那些没有“前途”的冷门院校。 当然,除了被迫调整、误打误撞的情况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明知前路荒凉的前提下,仍然选择“上威虎山”。

《邪恶我们之间的距离》剧照

也许他们将来会后悔,也许多年后他们在专业中学到的指导对生活来说微不足道,甚至似乎从来不存在,但有一天,当他们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与混乱和虚无作斗争时,并与内心的迷茫和空虚作斗争。有时候,他们会意外地从年少时短暂介入的另一个世界中获得一些安慰和能量。

内力无疑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什么专业是“性价比高”的? 很难评论。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部分来自网络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