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应聘中学卫生员”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 原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年公开招聘一名医护人员,经过多轮选拔,最终选拔了一名博士生。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成功落地”,进入宣传阶段。 看到此消息,有网友感叹现在找工作不容易,也有网友称赞这是“明智的选择”。
每次此类新闻引起关注,都是“人才大材小用”的反差让人感到意外。 有人觉得这本书浪费了,读吧,普通职位需要这么高的学历吗? 客观地讲,这种就业与正常预期不同。 正是因为它显得“反常”,才成为新闻。
事实上,这种看似“走下坡路”的就业,并不一定是“逆向选择”。 对于有关各方来说,这样的选择总有积极的理由。 比如,虽然就业的地位并不显眼,但能够在大城市定居,或者收入稳定、待遇好、工作压力小、能够一直保持好看的形象也不错,而且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因素。
人们总是期望获得博士学位。 走上科研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潜力。 但有些博士也是应用型人才,并不是全部都是学术培养方向培养的。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研究。 与论文的高要求和“up or go”模式的高压力相比,基于个人兴趣和专长选择另一种选择是很正常的。
相关招聘公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截图)
从复旦中学的招聘情况来看,技术岗位需要招聘一名医护人员。 招聘对象为应届毕业生。 预防医学等岗位相关专业。 如果应聘者符合招聘要求,愿意加入这个职位,这也不难理解。 因为在事业单位做卫生员生活网资讯,压力比在医院要轻。 据介绍,学校里应聘医护人员岗位的人很多,其中不少是在职医护人员。 可见这个位置的吸引力不小。
如果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医生能够脱颖而出,一个愿战,一个愿受苦,外人无从评论。 有些人认为医学院的医生应该去医院工作。 事实上,不少医务人员应聘复旦中学卫生员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医学院的医生直接应聘卫生工作者的职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中国青年报2019年10月28日转载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章,教育部直属高校博士毕业生调查显示,1997年至2018年,高校博士生就业人数学术体系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但仍达到50.2%。 半数博士生选择了学术岗位,大学和科研院所仍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由于近10年来博士培养规模快速增长,高校教学职位需求增长缓慢,导致学术劳动力市场饱和,博士毕业生获得学术职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部分博士生就业方向转向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到2018年,博士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为19.39%和20.66%。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博士都能去学术系统发光发热。 这是由于就业市场变化和个人选择等因素造成的。 就业中出现“人到底层”、“资历过高”等个体差异并不奇怪。
调查显示,教育部直属高校博士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51.67%。 其中,境内就业率超过60%的大学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和北京、上海等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学。 中部地区的博士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到东部地区发展。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就业方面,医生依然是“人往高处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应聘复旦附中医护人员岗位,符合东部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范围。 含金量超出帖子。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