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车企联合造车模式能否产生1+1的效果不免让人担心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汽车   大众   合作   外资   能源

2023-08-02 16:14:06 

近日,车企联合造车的消息屡屡登上热搜,其中包括大众汽车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共同开发大众品牌两款电动车型,以及与小鹏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等。奥迪与上汽深化合作。 该事件引起汽车圈热议。

车企联合造车 能否激起市场火花

事实上,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车企联合造车的情况也很常见。 在此之前,有丰田和比亚迪,百度和吉利,还有宁德时代、华为和长安。 可见,车企正在寻求新的转型方式,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不过,车企合作造车模式能否产生1+1>2的效果,却有点令人担忧。 毕竟,此前联合造车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但从最近车企的合作来看,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已经从以市场换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反向输出技术。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在智能科技领域已经实现了全球技术领先。

老牌车企携手新势力寻求新突破

过去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传统车企相互合作的消息,但新造车厂商与传统车企合作的案例却很少。 然而,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合作的消息打破了此前的传统,成为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大众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份,并获得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小鹏汽车方面,将利用彼此的核心能力,以及小鹏汽车的车型平台、智能座舱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软件,与大众集团合作,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中国品牌。 市场销售。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是一笔互惠互利的交易,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目前大众急需弥补智能技术的不足,小鹏汽车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品牌背书才能渡过难关。 如今,大众有钱但缺技术,小鹏有技术但缺钱,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但从长远来看,在合作承诺的利益兑现之前,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警惕。 比如公众选择的股份比例就很有意义。 根据相关规定,持股超过5%后,投资者必须按规定进行报告。 并公告生活网消息,而大众汽车的比例则控制在4.99%。

_汽车火花_车辆火花石

车企联合造车 能否激起市场火花

言外之意是,大众有意将持股比例保持在“纸板线”以下,这样只要采取行动就省去了各种公告的麻烦,交易方式也更加快捷、自由。 可以防守”的位置。

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双方对于合作分工、营收模式、落地实施等并未过多提及,“大”与“小”合作仍面临不少困难。 “未来谁将占据主导地位?新旧思维能否很好地融合?这些都是问题。”

当然,这样的合作在中国汽车市场也是首次。 大众选择的合作伙伴不是合资公司的任何伙伴,而是一支成立不到十年的造车新势力。 这也是有原因的。

对于大众汽车来说,中国汽车市场一直是重要战场。 大众汽车表示,到2030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74%,新车型将超过30款。

然而,对于公众来说,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大众汽车在全球多个地区的交付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仅中国的交付量同比下降1.2%至145.19万辆。 累计销量。

在中国市场,大众集团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仅为6.24万辆,同比下降约2%,仅占大众集团纯电动汽车销量的19%。

而根本原因在于,大众电动车的短板不是三电动车,而是智能化。 尤其是与欧洲用户相比,中国用户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要高得多,而自己开发的软件又让大众集团饱受诟病,所以与智能且成熟的中国企业合作是最好的。 方式。

大众集团之所以选择小鹏汽车,也是看中小鹏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包括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如今,小鹏汽车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XNGP可以实现城市和高速导航辅助,并已于今年上半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上线。

对于曾经是造车新势力中销量第一的小鹏汽车来说,从去年开始就进入了低潮期。 新车型G9失败,后继车型疲软,导致销量大幅下滑,进而拖累营收和股价。 此外,今年一季度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7亿元扩大至23.4亿元,毛利率也从12.2%下降至1.7%。

车企联合造车 能否激起市场火花

因此,小鹏汽车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让市场看到信心。 大众7亿美元的投资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仍然向市场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小鹏汽车的股价也大幅上涨。

此外,通过联合开发,双方可以在采购领域实现规模经济,改善成本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并分担高昂的研发成本。

中外车企合作关系发生逆转

燃油车时代,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大部分汽车市场份额被外资品牌控制,留给自主品牌车企的市场份额非常有限。 所以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是用市场换技术,但国产汽车品牌在技术上仍然处于劣势。

如今已经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品牌车企凭借在智能化、前瞻设计、三电技术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车企与国外车企的合作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目前,不少外资汽车企业开始向中国汽车品牌伸出合作橄榄枝,从中国进口产品或技术。 早在今年5月,一张蔚来创始人、CEO、董事长李斌会见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局主席康林松的照片就在网络上流传。 据推测,蔚来与奔驰很可能会讨论未来的合作。

此次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也被外界视为行业内的标杆事件,直接印证了中国汽车企业凭借新能源技术实现了国际换道和超车。

虽然这一事件并不能完全说明中国本土车企已经开始反哺外方和合资企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电动化时代,中国车企正在从技术进口者转变为技术输出者。

当然,业内专家也表示,大众入股小鹏以及两者的合作,让外界感觉大众是与中国车企“反向合资”,但中国车企的技术不会轻易流向大众。 大众入股小鹏汽车,为行业合作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

_汽车火花_车辆火花石

业内人士分析,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不仅仅是开发两款新车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投资小鹏汽车来观察和了解新造车企业的优势项目,如何运营和开发软件,以及完成快速迭代。 快速跟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化。

车企联合造车 能否激起市场火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势力与传统车企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已经开始趋同。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投资、合资甚至并购。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在与跨国公司接洽,但在谈判流程和公布时间上存在差异。 跨国车企将选择更具合作潜力的中国本土汽车品牌。 毕竟后者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更具优势,不排除一些有技术积累的企业会被外资收购。

对于国外汽车品牌来说,与中国汽车品牌合作也将加快在本土市场的进化和迭代,这也是与特斯拉竞争的策略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通用、宝马等众多老牌车企都加大了在华投资,而大众汽车可以说率先开创了与本土车企技术合作的先例。 这也表明,大众集团正在加速寻求新的突破,力争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占有一席之地。

事实上,中国车企与外资车企联合开发电动汽车并不新鲜。 早在2020年,丰田就与比亚迪联合投入电动汽车的研发,并于今年推出了纯电动车型。 技术来自比亚迪,丰田主要负责车型设计。

业内人士也指出,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合作。 传统车企需要技术,新势力则需要资金支持。 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类似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海外巨头与中国品牌车企在技术方面的深度合作。 这也是外资车企在后合资时代不得不做出的生存战略选择。 而大众汽车开了个好头,中国汽车工业终于迎来了“技术换市场”的时代。

共赢模式才能走得更远

汽车火花_车辆火花石_

在汽车行业,车企相互合作的案例还有很多,包括长安与吉利在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扩张、出行等产业生态方面的战略合作,以及通用汽车与本田宣布瞄准全球等。市场。 共同开发价格实惠的电动汽车。

此外,丰田和宝马在混合动力领域展开合作,大众和福特建立了全球联盟,雷诺和日产也出现了深度联盟。 只是这些合作的后续进展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有人会质疑车企联盟的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以华为与多家车企的合作为例。 目前只有赛勒斯取得了很好的进步,其他车企还没有取得很好的进步。 而且,之前的车企合作无疾而终的案例,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车企联合造车 能否激起市场火花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复杂。 一些车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生存危机,而中国汽车品牌却取得了产品和技术的领先。 他们选择合作,但路径不同,彼此很难融合。 没有像样的结果。

另外,当今的汽车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 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集中在新能源市场,且各有技术优势。 企业也将其视为盈利的基础。 坚持全球自主研发技术等,车企之间技术共享比较困难,其他优势又没有吸引力,合作自然会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车企选择合作后,由于涉及信任、资源、市场和企业变化等多重风险,不少合作以失败告终。

看待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的合作,有人表示,“目前的合作只是针对中国市场,而且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谈进一步的合作,甚至申请合作还为时过早”。中国开发的模式和技术走向海外。”

不过,虽然会有各种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车企之间不会有合作。 从目前来看,联合创新无疑是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尤其是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拉动下,实力较弱的自主品牌必须在新市场中展开竞争。 要想在一轮轮的竞争中变得更强,就必须互相学习。

因此,车企想要合作取得成果,必须有合作意愿、合作强烈,必须在资源、技术等方面形成较强互补,并充分考虑长远利益。 车企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承认自己的不足,坦诚沟通。

车企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外企业的合作模式。 国外车企与跨国车企的合作大多以短期或长期的技术合作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通用汽车和福特联合开发设计的10AT变速箱,PSA和福特联合开发的柴油发动机技术。

据了解,在合作过程中,福特和通用汽车都提出了技术置换协议,双方每年都会各自拿出一些专利进行互换使用,而小鹏汽车和大众集团也可能会看中各自的技术。这次是别人的优点。 有利于加快创新速度,产生直接成本效益。

此外,大众与福特此前曾在MEB平台上进行过深度合作,丰田与斯巴鲁、吉利与雷诺也曾在新车平台上进行过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共赢。 事实上,共享整车平台可以稀释平台研发成本,同时降低零部件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从而快速实现盈利。

如今的市场环境与以往不同。 开放、合作共赢正在成为新的转型方式,而这种合作不仅限于技术,还包括海外市场的合作。

车企联合造车 能否激起市场火花

此前,长安与奇瑞曾共同探讨海外市场合作的可能性。 早在2014年,两家车企就在巴西市场建立了投资平台,以降低运营成本。 双方还寻求在海外共享开发、制造和供应。 连锁等方面的合作。

从这些合作模式来看,车企都在探索共赢的方式,共同应对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 正如大众汽车中国所说,我们结合了各自的优势和能力,这对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说非常重要。

总结:无论是小鹏与大众的合作,还是上汽与奥迪的合作,都在向我们传递出新的信号。 中国汽车品牌的技术优势正在成为国外汽车企业考虑在华投资、合资的重要因素。

首先,大众集团此次合作,充分表明了其对中国车企技术实力的认可。 其次,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产业链也不断降本增效。 与中国车企合作可以更好地享受本土产业链的成本优势,也可以打造出更符合国内消费者审美的产品。

因此,为了不在新能源赛道上落后,其他车企也可能会效仿大众,寻求与本土品牌的合作。 国内汽车市场也将出现车企“新合资”模式,有望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