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大众和小鹏的合作尘埃落定地,8个外界最关心的问题逐个分析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大众   小鹏   驾驶   牵手   全局

2023-07-27 22:08:59 

圆智慧

深度|大众小鹏合作最核心的8个问题该如何解读?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已经尘埃落定。 具体合作信息我们昨天已经发布了。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之前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大众汽车斥资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4.99%的股份,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奥迪与上汽加强合作

对于两方的这次合作,很多人都有各种疑问:公众为什么要合作? 为什么是小鹏? 小鹏汽车为何携手大众? 未来的发展将如何走? 将对中国汽车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提取了外界最关心的8个问题一一分析

1. 为什么公众必须合作?

有人说,群众有钱了,有底了,难道就不能花自己的钱自研,慢慢打磨产品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市场不等人。

市场判断辅助驾驶将在2026年之前成为智能汽车的关键竞争力,这是基于技术、产业、政策的。

技术层面,特斯拉在2021年左右提出了“BEV+”技术路线,主要有利于解决图像尺度和遮挡问题,更好地实现向量空间的构建,并有望改进调节算法。 其泛化能力优化了复杂场景下的性能。 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在产业层面,自动驾驶的核心芯片、激光雷达、域控等产品已逐渐成熟,智能驾驶硬件的BOM成本或将达到50%的成本降低。

政策方面,工信部已于今年6月明确表示,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商业应用,这将加速相关技术在量产车上的应用。

这些都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公众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地、细致地工作,所以必须快速砍掉烂摊子。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样的迹象已经出现,小鹏内部的销售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上市当天公布的3万份订单中,超过70%的用户选择了具备XNGP能力的MAX版本。

关注新能源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一个现象。 新能源真正的增量是从2019年特斯拉国产开始的,此前比亚迪、奇瑞等企业在低端市场依靠政策补贴,B端市场规模较小。 做手脚。

从2022年9月新能源产量突破500万台开始,一年之内市场迅速升温。 2023年7月,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500万辆到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持续5个月翻倍增速,变化之快令人咋舌。

今天的自动驾驶遵循同样的市场规则。

辅助驾驶涉及到数据的积累和地图数据的合规性。 理论上来说,普及的周期会比新能源更长,但从现在来看,不会超过5年,甚至大部分车企预测,在过去的两三年内,也就是2026年,大众和小鹏首款车型将上市。

在此之前,大众必须向市场提供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 牵手智力积累雄厚的车企,走捷径已成为必由之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汽车时代和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数据已经成为核心资产,尤其是地图数据方面。 外资品牌在这方面自然存在“障碍”。 需要在中国(贵州)建立数据中心。 大众牵手本土合作,可以很好避免后期的不确定性。

另外,从组织架构来看,大众汽车是传统车企的组织架构。 学习构建基于软件的能力需要很长时间。 不是短时间内花钱招两个人就能解决的。 建筑。 此前大众软件在这方面走过的弯路也证明了这一点。

2.地平线之外,为何“另觅新欢”?

很多人都在疑惑,大众汽车已经与地平线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也建立了自己的布局。 还在安徽设立了大众安徽,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 可以说是多线布局。 为什么要不断扩大朋友圈?

地平线比芯片和感知更强大。 对辅助驾驶的整体水平,比如工程能力、数据积累等没有深入的了解。 它能为公众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 大众需要一个具有足够综合优势的合作伙伴。

3、为什么不找本地自动驾驶供应商?

或许有人也会疑惑,为什么不找一些自动驾驶供应商来投资,可控性不是更好,也不用担心培养未来的竞争对手。

答案和上面一样,仍然是全局的。 自动驾驶的单点能力很强,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任何一家自动驾驶公司与造整车的小鹏汽车还有差距。

4、为什么选择小鹏?

如上所述,特斯拉发现的“BEV+”技术路线很快得到了国内自动驾驶圈的认可。 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很少。 小鹏汽车是为数不多的在该领域建立核心能力的公司之一。

此外,在数据层面,小鹏汽车也是国内积累最真实里程数据的国内企业。 自动驾驶的归根结底是数据闭环能力。 小鹏汽车在数据采集、自动标注、云训练数据闭环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可以快速落地智能驾驶系统,并保证后期高效的OTA能力。

另外,针对上述数据合规问题,小鹏汽车已经在乌兰察布建立了大数据中心。 这些问题交给小鹏显然比交给公众更合适。

5. 为什么不是华为?

据小鹏内部人士透露,大众在选择小鹏之前,对市面上所有的智能电动汽车进行了拆解研究,小鹏各方面表现都是最好的。

除了外表的可能性之外,大众对于合作伙伴也有自己的思考。

华为在业界的作风一向以强硬着称,不知道与大众的契合度如何。

此外,大众希望利用该平台直接生产新车型,并以大众品牌进行销售。 华为不生产整车,无法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合作的扩展性没有小鹏那么高。

6、小鹏汽车为何牵手大众?

新势力发展至今,理想数据还好一点,但没有人敢说自己“落地”了。 尤其是小鹏此前在G9上遭遇过损失。 虽然G6很快调整了姿态,但并没有达到“高枕无忧”的阶段。

小鹏的技术路线和战略方向肯定是好的,但短期资金压力和长期市场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携手大众汽车,短期内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缓解现金流压力; 从长远来看,通过收取技术开发费,可以开辟新的商业模式,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不仅如此,据双方表示,小鹏向大众输入了智能技术,大众也向小鹏输出了更高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整车制造能力,这也有利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汽车。 产品。

大众汽车具有很强的成本控制和优化能力。 他们进入后,还将帮助小鹏优化G9平台的成本,而大众将主导零部件采购。 利用大众通用零部件的全球采购能力,帮助小鹏降本增效。

这里顺便说一句,小鹏是新势力中为数不多的保持开放心态的车企之一。 从吸收传统车企出身的王凤英进入董事会,到如今联手大众,小鹏已经标新立异,但也没有拒绝对手。 学习传统经验。

甚至不排除小鹏未来会在新平台、新车型方面与其他车企进行合作。 因为何小鹏一直在强调规模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性。但是,小鹏目前的平台大多还不够大。 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7. 合作会是短暂的吗?

车企之间合作最终破裂的案例不在少数,而小鹏作为新生力量与传统车企在工作方式、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很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两者的合作是否会结束,公众在了解小鹏的技术后是否会有抛弃小鹏的可能……

双方都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愿望,但说到细节,考虑到大众汽车复杂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还没有办法详细展开。 但此次战略投资表明大众愿意长期合作。

小鹏在公告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未来不排除一些其他领域的合作,包括下一代电动平台,甚至更多L4级别的合作。

在技​​术交流方面,小鹏比观众更懂。 小鹏表示,他在核心技术上会有更多的可控性,就像过去中国品牌用外国品牌换技术的策略一样,但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获得好的技术。 据双方了解,合作的目的是共赢,而不是为了打败对方或将对方挤出牌桌。

8、对中国汽车产业有何影响?

4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仰慕国外品牌。 但如今大众与小鹏的合作打破了这一局面。

根据双方协议,小鹏汽车将向公众输出技术,并收取一定的开发费用。 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都知道,国外品牌进入中国,我们需要向他们支付技术开发费,但今天主体与客户的关系却颠倒过来了。

在新老车企合作方面,大众和小鹏为各企业树立了榜样。 面对巨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合作共赢的可能性更大。

接下来,如果你听到蔚来牵手奔驰、理想牵手宝马的消息,也没必要大惊小怪。

圆智慧

大众小鹏汽车_小鹏和大众哪个质量好_

深度|大众小鹏合作最核心的8个问题该如何解读?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已经尘埃落定。 具体合作信息我们昨天已经发布了。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之前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大众汽车斥资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4.99%的股份,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奥迪与上汽加强合作

对于两方的这次合作,很多人都有各种疑问:公众为什么要合作? 为什么是小鹏? 小鹏汽车为何携手大众? 未来的发展将如何走? 将对中国汽车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提取了外界最关心的8个问题一一分析

1. 为什么公众必须合作?

有人说,群众有钱了,有底了,难道就不能花自己的钱自研,慢慢打磨产品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市场不等人。

市场判断辅助驾驶将在2026年之前成为智能汽车的关键竞争力,这是基于技术、产业、政策的。

技术层面,特斯拉在2021年左右提出了“BEV+”技术路线,主要有利于解决图像尺度和遮挡问题,更好地实现向量空间的构建,并有望改进调节算法。 其泛化能力优化了复杂场景下的性能。 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在产业层面,自动驾驶的核心芯片、激光雷达、域控等产品已逐渐成熟,智能驾驶硬件的BOM成本或将达到50%的成本降低。

政策方面,工信部已于今年6月明确表示,支持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商业应用,这将加速相关技术在量产车上的应用。

这些都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公众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地、细致地工作,所以必须快速砍掉烂摊子。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样的迹象已经出现,小鹏内部的销售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上市当天公布的3万份订单中,超过70%的用户选择了具备XNGP能力的MAX版本。

关注新能源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一个现象。 新能源真正的增量是从2019年特斯拉国产开始的,此前比亚迪、奇瑞等企业在低端市场依靠政策补贴,B端市场规模较小。 做手脚。

从2022年9月新能源产量突破500万台开始,一年之内市场迅速升温。 2023年7月,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500万辆到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持续5个月翻倍增速,变化之快令人咋舌。

今天的自动驾驶遵循同样的市场规则。

辅助驾驶涉及到数据的积累和地图数据的合规性。 理论上来说,普及的周期会比新能源更长,但从现在来看,不会超过5年,甚至大部分车企预测,在过去的两三年内,也就是2026年,大众和小鹏首款车型将上市。

在此之前,大众必须向市场提供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 牵手智力积累雄厚的车企,走捷径已成为必由之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汽车时代和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数据已经成为核心资产,尤其是地图数据方面。 外资品牌在这方面自然存在“障碍”。 需要在中国(贵州)建立数据中心。 大众牵手本土合作,可以很好避免后期的不确定性。

另外,从组织架构来看,大众汽车是传统车企的组织架构。 学习构建基于软件的能力需要很长时间。 不是短时间内花钱招两个人就能解决的。 建筑。 此前大众软件在这方面走过的弯路也证明了这一点。

2.地平线之外,为何“另觅新欢”?

很多人都在疑惑,大众汽车已经与地平线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也建立了自己的布局。 还在安徽设立了大众安徽,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 可以说是多线布局。 为什么要不断扩大朋友圈?

地平线比芯片和感知更强大。 对辅助驾驶的整体水平,比如工程能力、数据积累等没有深入的了解。 它能为公众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 大众需要一个具有足够综合优势的合作伙伴。

3、为什么不找本地自动驾驶供应商?

或许有人也会疑惑,为什么不找一些自动驾驶供应商来投资,可控性不是更好,也不用担心培养未来的竞争对手。

答案和上面一样,仍然是全局的。 自动驾驶的单点能力很强,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任何一家自动驾驶公司与造整车的小鹏汽车还有差距。

4、为什么选择小鹏?

_小鹏和大众哪个质量好_大众小鹏汽车

如上所述,特斯拉发现的“BEV+”技术路线很快得到了国内自动驾驶圈的认可。 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很少。 小鹏汽车是为数不多的在该领域建立核心能力的公司之一。

此外,在数据层面,小鹏汽车也是国内积累最真实里程数据的国内企业。 自动驾驶的归根结底是数据闭环能力。 小鹏汽车在数据采集、自动标注、云训练数据闭环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可以快速落地智能驾驶系统,并保证后期高效的OTA能力。

另外,针对上述数据合规问题,小鹏汽车已经在乌兰察布建立了大数据中心。 这些问题交给小鹏显然比交给公众更合适。

5. 为什么不是华为?

据小鹏内部人士透露,大众在选择小鹏之前,对市面上所有的智能电动汽车进行了拆解研究,小鹏各方面表现都是最好的。

除了外表的可能性之外,大众对于合作伙伴也有自己的思考。

华为在业界的作风一向以强硬着称,不知道与大众的契合度如何。

此外,大众希望利用该平台直接生产新车型生活网资讯,并以大众品牌进行销售。 华为不生产整车,无法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合作的扩展性没有小鹏那么高。

6、小鹏汽车为何牵手大众?

新势力发展至今,理想数据还好一点,但没有人敢说自己“落地”了。 尤其是小鹏此前在G9上遭遇过损失。 虽然G6很快调整了姿态,但并没有达到“高枕无忧”的阶段。

小鹏的技术路线和战略方向肯定是好的,但短期资金压力和长期市场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携手大众汽车,短期内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缓解现金流压力; 从长远来看,通过收取技术开发费,可以开辟新的商业模式,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不仅如此,据双方表示,小鹏向大众输入了智能技术,大众也向小鹏输出了更高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整车制造能力,这也有利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汽车。 产品。

大众汽车具有很强的成本控制和优化能力。 他们进入后,还将帮助小鹏优化G9平台的成本,而大众将主导零部件采购。 利用大众通用零部件的全球采购能力,帮助小鹏降本增效。

这里顺便说一句,小鹏是新势力中为数不多的保持开放心态的车企之一。 从吸收传统车企出身的王凤英进入董事会,到如今联手大众,小鹏已经标新立异,但也没有拒绝对手。 学习传统经验。

甚至不排除小鹏未来会在新平台、新车型方面与其他车企进行合作。 因为何小鹏一直在强调规模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性。但是,小鹏目前的平台大多还不够大。 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7. 合作会是短暂的吗?

车企之间合作最终破裂的案例不在少数,而小鹏作为新生力量与传统车企在工作方式、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很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两者的合作是否会结束,公众在了解小鹏的技术后是否会有抛弃小鹏的可能……

双方都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愿望,但说到细节,考虑到大众汽车复杂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还没有办法详细展开。 但此次战略投资表明大众愿意长期合作。

小鹏在公告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未来不排除一些其他领域的合作,包括下一代电动平台,甚至更多L4级别的合作。

在技​​术交流方面,小鹏比观众更懂。 小鹏表示,他在核心技术上会有更多的可控性,就像过去中国品牌用外国品牌换技术的策略一样,但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获得好的技术。 据双方了解,合作的目的是共赢,而不是为了打败对方或将对方挤出牌桌。

8、对中国汽车产业有何影响?

4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仰慕国外品牌。 但如今大众与小鹏的合作打破了这一局面。

根据双方协议,小鹏汽车将向公众输出技术,并收取一定的开发费用。 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都知道,国外品牌进入中国,我们需要向他们支付技术开发费,但今天主体与客户的关系却颠倒过来了。

在新老车企合作方面,大众和小鹏为各企业树立了榜样。 面对巨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合作共赢的可能性更大。

接下来,如果你听到蔚来牵手奔驰、理想牵手宝马的消息,也没必要大惊小怪。

汽车模型

小鹏和大众哪个质量好__大众小鹏汽车

2022款-纯电动230kW续航570km指导价参考价

2022款小鹏汽车G9 570G

309,900

询问

+ 对比

从 304,900>

加2万升级成为下一个型号,增加11种配置

2022款小鹏汽车G9 570E

329,900

询问

+ 对比

从 324,900>

加20000升级成为下一个型号,增加2个配置

2022款小鹏汽车G9 570 Max

349,900

询问

+ 对比

从 344,900>

2022款-纯电动230kW续航702km指导价参考价

2022款小鹏汽车G9 702E

349,900

询问

+ 对比

小鹏和大众哪个质量好_大众小鹏汽车_

从 344,900>

加20000升级成为下一个型号,增加2个配置

2022款小鹏汽车G9 702 Max

369,900

询问

+ 对比

从 364,900>

2022款-纯电动405kW续航650km指导价参考价

2022款小鹏汽车G9 650E性能版

399,900

询问

+ 对比

从 394,900>

加2万升级成为下一个型号,增加6种配置

2022款小鹏汽车G9 650X性能版

419,900

询问

+ 对比

从 414,900>

2022年小鹏汽车G9 650X上市纪念版

469,900

询问

+ 对比

从 464,900>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