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走出去,中国汽车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品质转变,中国产品正在向中国品牌转变。”
2023年7月5日至7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论坛将在上海嘉定举行。 本届中国汽车论坛上,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是:从制造到创造,中国汽车企业全面开启品牌营销国际化新时代。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充满机遇与挑战
与其过度内向,不如“走出去”做大做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汽车国家出口额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次于德国、日本、美国。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将继续改善。 从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来看,今年1-5月,欧洲市场已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比增长近200%。 根据国别市场排名,今年1-5月,俄罗斯市场是我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出口量28.7万辆,同比增长424.3%。
从出口金额来看,2022年中国向欧盟出口汽车总值约为93.7亿欧元,同比增长59%,占比15.2%。 中国是欧盟第一大汽车进口来源国; 从出口量来看,2022年欧盟将从中国进口汽车52.19万辆,同比增长19.8%,占比16.1%。 中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出口来源国。 此前,土耳其是欧盟最大的汽车进口国,但这一格局在2022年发生了改变,中国汽车将成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汽车来源国。
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汽车将占英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31.8%,仅次于欧盟的47%。 而且,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英国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1.7%提升至2022年的31.8%。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预测,2023年我国整车出口增速将达40%。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35%,纯电动乘用车对整车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50%。
中国汽车品牌的海外扩张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欧洲市场,有很多面向绿色、减碳方向的政策法规。 今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 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关键点。 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废物处理和回收,必须满足法规要求。 此外,欧盟的碳足迹核算也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准入的关键点。
长城汽车:立足拉美新能源差异化,探索“生态出海”新模式
拉美地区是全球第五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超过500万辆,约占全球汽车市场的6%。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预计,2023年拉美地区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或将攀升至10%左右。巴西、墨西哥等购买力较强的市场潜力巨大。
但中国车企开拓拉美市场时,也面临着地理环境多样化、灵活燃油汽车需求比例高、新能源基础设施需要完善等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长城汽车结合拉美地区政策导向和终端用户实际用车场景,深耕拉美市场,坚持本地化生产经营,探索新的业务发展模式。
面对拉美新能源汽车改革的巨大市场机遇,长城汽车正在积极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能源产品。 长城汽车HEV产品、长续航PHEV产品、Hi4技术等优势突出,充分满足当地用户在车辆性能和使用成本方面的需求。
在巴西市场,长城汽车将于2021年底收购戴姆勒巴西工厂,开始本地化生产运营。 长城汽车将于2022年底在巴西发布长城汽车品牌,长城汽车销售网络将于今年一季度上线,通过创新渠道运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购车体验。 未来,长城汽车将重点发力拉美地区的SUV和皮卡,加快“生态扩张”步伐。
统计显示,2022年,长城汽车将向拉美地区出口汽车2.67万辆,占出口总量的14%; 今年1-5月,长城汽车成为智利市场中国品牌销量第一; 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名第一。
从整车出口到品牌出口,再到“生态出口”,长城汽车全面深入拉美,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上的颠覆性突破。汽车舞台。
极氪:全球豪华新能源汽车“树立标准”,欧洲售价比中国高58-88%
吉利汽车内部一直有一种标杆文化。 然而,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豪华品牌细分市场并没有特别完美的目标。 因此,极客汽车迅速做出调整,变“对标”为“对标”,成为行业标杆者,打造高端新能源细分市场新标准。
在出海战略上,极客汽车也在“立标”。 自品牌推出以来,Jikr品牌一直强调车型的独特性。 它没有走任何一家公司的老路,走出了第三条轨道。 极氪诞生于吉利。 拥有近30年的汽车制造体系。 借助巨头的力量,从最困难的地方开始,从奢华开始,走差异化路线。 Jikr Auto 使用三种产品概念原则来制造产品。
在打造终极产品的背后,Jikr提前制定了全球布局的架构。 极氪诞生于世界,在瑞典哥德堡设立了工程中心和设计中心,在美国设立了办事处,在上海设立了智能驾驶研发中心。 从品牌创立之初,就设定了在全球舞台竞争的目标。 志向。
在全球制造方面,极客5G智能工厂配备了全球首创大型零部件一体化压铸、L4级智能生产线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有效提升了工艺流程和效率。智能制造,实现降本增效。
凭借纯粹的用户思维,极氪这个品牌为大家所熟悉的同时,极氪的速度也开始显现。
从传统的硬件平台到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底层逻辑,极客汽车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品类创新实现了颠覆性创新,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获得了巨大的增长优势,也改变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整个汽车行业的底层逻辑。 其中,在营销模式方面,打破了以往的B2B经销商模式,采用直销或混合直销的方式直接接触并拥有用户。 引领第三赛道的创新模式,让极氪在新老奢侈品竞争中获得快速发展,这也是极氪全球化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石之一。
依托国内模式,极氪于2023年正式启动“欧洲战略”,欧洲战场是极氪的第二主场。 吉利体系中的高端品牌领克已在荷兰、瑞典、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开设了11家体验店,并开启订阅模式,拥有超过22万用户。 非常宝贵的经验。 基于这样的优势,Jikr从一开始就将全球用户思维与欧洲奢侈品市场的差异化需求相结合,通过品类创新打造了欧洲新的行业标杆。
极客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中,旨在跳出低维度的价格战,选择以“价值战”作为开启全球竞争的钥匙。 欧洲优良的产品、直销模式、一站式服务,使得欧洲的价格比中国高出近58%,销售价格比中国高出88%。
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全球,一股新能源浪潮正在从大众市场向豪华市场快速蔓延,极氪旨在定义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豪华市场。
长安:用关键技术解决能源补充焦虑,目标出口量占比30%
新能源汽车和乘用车销量逐年增长,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超过45%,是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目前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集中在欧洲和东南亚地区。
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长安以“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赋能新能源快速发展。 其中,“香格里拉”是新能源战略,“北斗天枢”是智能化领域的计划,“海纳百川”计划将帮助长安汽车出口量占集团产量的30%。
基于全数字平台EPA1,长安打造了纯电动、油电增程、氢电增程等多种动力版本的车型,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此外,长安还打造了“3+7”技术群。 其中,3指电池、原力电动、诸葛智能等技术,7指全电动平台、超低能耗等七大基础关键技术群。
针对寒冷气候阻碍国内外市场多领域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长安研发了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改善低温充电问题。 -30摄氏度时,每分钟温度升高4度,充电时间缩短15%,电力性能提升50%。 后期将发布全温区超快补能技术,采用800V高压平台、快充核心、高效热管理、智能充电等新技术。 此外,通过车云融合,制定智能充电策略,实现多场景预测、提前规划路线、自适应充电等一系列场景,改善用户补能焦虑下的充电体验。
Lantu:采取合作模式出海,从挪威渗透到欧洲主流地区
2019年,岚图汽车由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构想。 也是东风汽车集团战略应对新能源浪潮、助力品牌提升、探索新产品技术、新体制机制的全新探索。 品牌层面,在国内称为“Lantu”,在海外称为“VOYAH”,代表着探索、自然与科技的融合。
蓝图的目标用户被定义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即医生、大学教师等各行各业的行业精英。蓝图成立四年来,先后发布了三个品牌-新模型: 、梦想家和追逐者。 从产品上市节奏来看,国内车型推出后,海外版本也会快速推出。
在销售和服务方面生活网资讯,岚图在国内以直销模式为主,海外依托东风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和海外合作伙伴构建合作模式。 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够更高效地适应海外不同文化和法律体系的要求,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目前,岚图在全球96个城市拥有281家门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经过对海外各地区当地法规、政策、消费力、用户习惯、文化等一系列评估,结合自身高端新能源品牌定位,蓝图选择了北欧国家挪威作为进军的切入点。海外。
蓝图的海外战略立足于长远、稳健发展、透彻了解一个地区、与所有合作伙伴共赢。 取得阶段性成功后,将把经验复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点带面发起海上攻势。
深耕市场,岚图从前端洞察海外用户,研究他们想要什么样的车,他们平时有什么样的驾驶习惯,以及他们的售后服务和维护与国内相比有什么差异。 有了明确的用户需求后,定义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最后进行符合当地习惯的本地化销售运营和交付及售后服务。
2022年12月,岚图首批车辆交付挪威经销商,今年陆续交付挪威和北欧用户。 挪威气候非常寒冷,当地用户倾向于选择深色汽车。 Lantu专门针对挪威市场开发了从内到外全黑的专属车型,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另外,挪威地广人稀,喜欢周末度假。 岚图针对此类用车需求,开发了一些适合家庭出行的用车产品和远程服务,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产品和服务,也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认可。
待挪威市场运营模式成熟后,蓝图将于2024年至2025年覆盖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主流地区。
全球经济消费分级,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正当时
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消费时刻,然而,经济周期越具有挑战性,消费者就越愿意在更多品牌之间进行比较选择。 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车企出海迎来了难得的发展窗口。
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全球超过70%的受访消费者认为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正在改善,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对中国品牌的好感度更高。 在增加。
目前,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 在海外消费者心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物超所值、物超所值。 很多海外消费者宁愿等半个月提车,也不愿购买中国的智能新车,这些车价格便宜,但质量很好,很有创意,很酷。
新品牌的新产品必须创造出较强的独特性,并在新的消费场景中找到新人群、新渠道、新区域。
海外消费者愿意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创新付出更多的钱。 中国的科技实力可以赋能汽车产品,创新可以拓展汽车产品的边界,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创新功能的想象。
过去八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稳居全球第一。 从市场份额来看,全球每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两辆是中国生产的。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首次突破200万辆,超越韩国,进入全球前三。 2022年将再次超越德国。 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58.1%,达到107万辆,再次超越日本。 中国汽车出海出口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抓住海外发展窗口、勇敢面对全球竞争是非常宝贵的机遇和必然选择。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始终是汽车工业现代化的追逐者。 新能源汽车浪潮下,我国核心技术层出不穷。 如果以专利数量作为衡量维度,中国车企拥有的专利数量已达到全球的41.4%,并取得了规模化、系统化、代际化的增长优势。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主旋律,“走出去”、“上来”、“走进去”的目标必须实现。 实现“上来”、“走进去”,必须实现技术突破。 技术突破是高质量出海的核心动力。
中国汽车企业远渡重洋,用技术实力和社会责任感讲述好中国故事,融入全球汽车市场竞争。 中国主流汽车品牌在全球化征程中展现出强大的产品和技术优势。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