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东风本田发布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灵犀,该品牌首款概念车也首次亮相。 据了解,东风本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灵犀将采用全新纯电动平台进行生产,在产品定位、目标用户、市场定价等方面与e:NS纯电动品牌存在显着差异,新品牌产品研发方向聚焦年轻化。
此前,东风本田官方宣布,到2025年电动化比例将达到50%以上,2027年后不再推出新燃油车,到2030年将总共推出10余款纯电动车型。此前,东风本田的/X-NV等基于“油改电”模式的车型基本已经失败,在市场上失去了话语权。 这次他们推出了新能源品牌灵犀。 可见,作为合资车企的东风本田正在为迎合电动化时代做出积极的应对和改变。
虽然看到了东风本田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但整个发布会并没有对新品牌和新车技术进行很多细节的解释。 大家对灵犀品牌难免会有很多疑问。
问题一:新能源品牌——灵犀的技术来源是什么?
发布会上,东风本田总经理渡边城宏表示,“技术是东风本田永恒的DNA。” 但目前除了第四代i-MMD混合动力系统外,还没有可以使用的技术。 因此,东风本田依靠灵犀完成电动化转型,依靠本田现有技术是不现实的。
我们猜测,新品牌的纯电动平台可能要依赖东风或者第三方。 此前,东风已发布三大平台:M-TECH勇士架构、东风量子架构、DSMA节能架构。 目前看来,新品牌更多地采用东风品牌纯电动平台。 从产品定位来看,灵犀品牌极有可能采用东风量子架构的智能电动模块化。
动力电池方面生活网消息,根据此前消息,灵犀品牌或将采用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以控制成本。 而作为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采用“拼凑”的形式,又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呢?
问题二:灵犀品牌对于新品有什么计划?
对于灵犀的新品规划,发布会上并没有太多介绍。 首款概念车以轿车的形式亮相。 未来是否会有SUV、MPV等车型目前还没有消息。 据悉,灵犀品牌的新车目前仅针对中国市场,暂无海外销售计划。
从目前发布的首款概念车来看,新车采用了多面体设计思路,汽车外观采用了很多熟悉的设计语言,车灯元素的运用过于复杂。
此外,新车将搭载灵犀SPACE智能座舱和DRIVE智能驾驶系统,并配备自适应悬架功能。 看得出来,新车更加注重驾驶操控的乐趣。 但从目前已知的产品能力和功能点来看,并不能看出其在同级别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灵犀品牌首款量产车将于2024年正式上市,但目前还没有具体时间。 而且我们看到第一款概念车是以轿车的形式亮相,所以我们猜测也许明年的第一款量产车不太可能会推出更吸引市场关注的SUV车型。
新品牌更加专注于纯电动汽车领域。 从市场环境来看,虽然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逐年提高,但纯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有所放缓。 今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占比明显快于纯电动汽车。 。 如果灵犀品牌主攻纯电动市场,是否还能在众多首发新品牌中赢得增量份额?
问题三:本次亮相的概念车的创新设计如何契合年轻化潮流?
据此前消息,灵犀品牌在产品定位、目标用户、市场定价等方面将与e:NS纯电动品牌存在显着差异,新品牌产品开发方向将更加聚焦年轻人。 但至少从目前亮相的概念车的设计语言来看,很难看出年轻化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对于概念车的外观设计,微博上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此前,我们在微博发起了一次关于灵犀品牌印象的投票。 53%的网友认为“设计感太强,难以接受”,21%的网友无法接受新车的命名; 同时,对于“缝合”的外观设计也存在不少批评。
此外,灵犀品牌的首款概念车是东风本田首款由年轻团队设计的新能源概念车。 但仅仅使用年轻的团队就意味着年轻化吗? 好的设计更多的是积累和经验; 而简单地将年轻的团队与年轻的设计绑定,只能说有点太“肤浅”了。
从客观角度来看,此次发布的新品牌灵犀确实展现了东风本田不破不立的决心。 但这款概念车与现在的自主品牌有很多相似的标签。 年轻、智能、性价比……这样的“个性”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新鲜。 如何差异化也是摆在东风本田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四:传统合资车企推出新能源品牌还有市场吗?
在智能化、电动化发展浪潮下,合资车企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逐渐被自主品牌超越。 站在全球汽车产业巨变的关键转折点上,东风本田和其他合资车企一样,正处于新的选择岔路口。
东风本田此次推出灵犀品牌,或许是新合资时代探索的新车型。 但从网友反馈来看,未来前景并不乐观。 此前,我们也在微博上进行了一项关于“传统合资车企推出新能源品牌你愿意花钱吗?”的民意调查。 43%的网友认为合资车企的优势在燃油车领域,不会考虑; 还有28%的网友持观望态度。
发布会上,潘建新表示:“灵犀是东风本田在新合资时代积极探索的全新合资品牌车型。” 这种与新品牌创新合资体系,选择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当然难度也会增加。
事实上,东风本田面临着很多困难。 它无法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取得突破。 e:NS纯电动系列不被市场认可。 如今推出新的独立品牌,难免能量有限。
写在最后
合资新时代,各车企都在尝试各种方式方法来打破现状。 前不久,我们刚刚在微博上讨论了大众小鹏汽车与奥迪上汽集团的合作。 大众入股小鹏汽车,共享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 奥迪品牌已确认与上汽深度合作,拟购买中国电动汽车平台牌照; 此外,比亚迪与丰田已成立合资公司,共享比亚迪的三电系统和智能座舱技术。 谈及长安福特与长安汽车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同样是“合资公司”,但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创新有风险,新能源增速放缓,树立新品牌需要时间。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如果没有突出的竞品,留给车企的空间将更加有限。 事实上,东风本田最好放下架势,公开与中国自主新能源品牌合作。 风险更小,结果可能比建立新能源品牌更好。
另外,在渠道建设方面,目前推出自主品牌的车企大多选择自建专卖店。 东风本田是否会为东风本田推出的灵犀做同样的事情呢? 至于如何与现有的e:NS纯电动品牌进行差异化,目前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划。
在电动化转型“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东风本田除了解决纯电动产品核心技术、新车规划和渠道建设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快速应对转型。 毕竟留给合资车企,东风本田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