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读道FM | 骆驼祥子的北漂生活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4-06-29 23:21:29 

 

原创 读道小组·戴莉 读道书单

各人好!读道FM已经到第十期啦。“戴你读小说”,我们继续。

戴老师今天要读的是的《骆驼祥子》,这是老舍先生写的、各人耳熟能详的作品。

年轻健壮的祥子来到都会,选择拉车作为自己的职业,

对生活布满美好的规划和想象的他,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

祥子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的人生是不是可以变得更好?

祥子的悲剧,是命运,是社会,还是人生?

“戴你读小说6”,戴老师继续在读书群和我们一起读《骆驼祥子》,

我们从“民国滴滴司机”祥子的北漂人生故事中,感悟生活。

各位爱读书的同仁好,我是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老师戴莉。很高兴和各人相会在这里。今天,我想和各人一起分享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我发现生活中某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纠结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在我身上发生?我在读《骆驼祥子》这个小说的时候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是祥子?为什么会有这个悲剧?

小说的开头,一切都很美好:祥子来到都会,选择了拉车作为自己的职业。为什么来到都会呢?小说没有特别交代,只说,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乡下的田地,然后祥子到都会来谋生。为什么要去拉车呢?小说交代了,祥子虽然才18岁,但是他心智很成熟,他来到都会之后为了谋生,做过很多事,那些卖力气挣钱的事他都实验过,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拉车,因为,首先,比力其他行业,拉车每天都能有现金收入;其次,他看出拉车的机会多,有一些额外的钱财;最重要的是,祥子有一种自信,他觉得如果他拉车,能成为这个行业里优秀的人,他很了解自己的优势,他年纪轻,有力气,如果再加上一辆漂亮的车,各人都会愿意坐他的车。这是他的自信。

这个时候的祥子,书里说,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像一个高大的白杨树,健壮、缄默沉静而有生气。这样一个年轻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车,在北京立足。对于祥子而言,车意味着自由,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人生的自由,首先是财政自由,然后才可能到达人生自由。所以祥子对于车的念想,不是一辆车,那是他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他相信自己能实现这个理想。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作为读者,也没有理由不相信他。我们想不到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波折,我们也想不到什么样的波折会把这个虎虎生威的年轻人击倒。

祥子第一次买上车,是三年后。整整三年,他凑了差不多一百块钱,这一天祥子22岁,对于他而言这是全新的一天,父母死得早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但是他愿意把这天算作自己的生日。他幻想有了这辆车,他会对人更和气,买卖也更顺心,如果租车他需要三年才气买上一辆车,那么有了自己的车省了份儿钱之后,他继续这么努力的话,他估计两年又能买上一辆车,他也可以雇人拉车,今后可以过上财政自由的日子。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到现在为止,祥子的人生规划和选择都是正确的。他来到都会,选择拉车,现在买上了自己的车,意味着自己很快可以凭借车实现自己的财政自由和人身自由。直到这一件平常的小事发生。

人生中一些重要的转折,往往没有预兆,让人猝不及防。这天看上去很平常,祥子像往常一样在一个地方趴活,等着主顾上门,跟以往的每一天没有任何差别,直到有人出现,让他拉车去清华。祥子22岁的人生一定做过很多选择,好比是留在乡下还是去城里讨生活,他选择了来到都会,是拉车还是当搬运工,他选择了拉车。这次的选择是,他要不要拉车去清华:

祥子看出来,出城一定有危险,要否则两块钱清华——平常只是二三毛钱的事儿——为什么会没人抢呢?他也不想去。可是那个光头的小伙子似乎盘算了主意,要是有人陪他跑一趟的话,他就豁出去了;他一眼看中了祥子:“大个子,你怎样?”

“大个子”三个字把祥子招笑了,这是一种赞美。他心中打开了转儿:凭这样的赞美,似乎也应当捧那身矮胆大的光头一场;再说呢,两块钱是两块钱,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

高收益往往陪同着高风险,听说西直门外正在抓车,大车小车骡车洋车一齐抓,现在一般的车夫都不敢去冒这个险。祥子也不想去。虽然可以赚到比平时多得多的钱,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追求刺激的人。他不想去,但是旁人的一句话让他迅速地改变了主意。这种情况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很常见:原来已经决定,想得很清楚,但是有时候却因为旁人的一句话,迅速地改变主意,做出完全相反的决定。后来的结局我们知道,祥子刚出了城,就连人带车被抓了壮丁,人和车都没有了。

祥子这一次丢车的经历被评论家抓住把柄,有人因此说,祥子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他有投机心理,证据就是他决定拉车之后的那些心理活动,他决定拉这一趟车,心想:危险?难道就那样巧?况且,前两天还有人说天坛住满了兵;他亲眼看见的,那里连个兵毛儿也没有。这是投机心理吗?我读这个小说的时候,我关注到的是祥子为别人一句无意的称谓而心动,觉得这是对自己的赞美,于是决定冒一次险,我觉得很能理解。这样的经历我自己也有,犹豫不决的时候旁人无意的推波助澜往往会让我们迅速地作出不太符合性格特点、和之前完全相反的决定。他决定去拉车,但是也知道其中的风险,于是慰藉自己,危险?难道就那么巧?我觉得他后面的想法不能证明他投机,恰恰说明祥子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他作出决定之后的心理慰藉

祥子这次的选择,事后证明是错误的。祥子车被拉走了,人也被抓了壮丁,他找了个机会逃出来,顺走了几匹骆驼,顺骆驼并卖骆驼的经历在他生命中留下的印记就是这个名字。骆驼,他的外号就是这么得来的。

这一次冒险对于祥子而言,还算不上打击,人生总有起落,这才刚开始,只要他想,他完全可以重新崛起。祥子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但是怎么生存这顺来的35块大洋,他有些为难。高妈给他出主意,要不放出去,放高利贷,要不存银行,收利息。这两种措施祥子都觉得不踏实,怕折了本。

A:他很佩服高妈的话。……他真想试一试。

B:不错,这么着是死的,钱不会下钱;可是丢不了也是真的。

选择:独自一盘算,他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

高妈是冒险主义者,为了一毛两毛的利息可以蒙受钱万一收不回来的风险,祥子觉得钱还是攥在手里妥当,虽然不会生钱,但是至少不会没有啊。所以他做了一个决定,把钱攥着,这样万无一失。

当下的我们,也会面临和祥子类似的选择难题:到底是买高风险高收益的理产业品,还是买保本增值风险低收益也低的理产业品呢?还有,理财文章会告诉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那如果对照这个理论,祥子除了把钱或者攥着,或者放出去之外,是不是还有另外的选择呢?换过来如果你是祥子,为了早日买上车,你会不会愿意去做一些风险高的理财,让钱增值更快早日告竣理想呢?祥子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最保险的一条路,把钱攒着,直到自己能买上车为止。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没有人能预料: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曹先生被侦探给盯上了。祥子把曹先生送到了宁静的地方之后,找不到曹先生的侦探拿枪指着祥子:

A:“不消说别的,把你圈上三个月,你野鸟似的惯了,楞教你坐黑屋子,你受得了受不了?……这还算小事,碰巧了他们花钱一运动,闹个几年徒刑;官面上交待不下去,要不把你垫了背才怪。咱们不招谁不惹谁的,临完上天桥吃黑枣,冤不冤?你是明白人,明白人不吃眼前亏。”

B:祥子又想了会儿,没措施。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这些钱儿买一条命,自制事儿!”

祥子无奈地选择了用钱来买命。虽然后来他后悔了,觉得自己是被讹诈了,但是在其时的情势下,我们都能理解祥子的恐惧,也认同他的选择。我们可以冒险,但是拿生命冒险是不值当的事,因为这个后果我们蒙受不起。

这两次的选择,一次冒险,一次守旧,也证明,其实冒险和守旧不是选择的正确与错误尺度,很多时候我们做出一个选择,只能根据我们既有的经验判断,但是最后的结局往往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形势千变万化,这个决定之后等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不到结果来临,其实根本无从知晓。

失去了所有的钱财,祥子好在还年轻,大不了重新开始,像18岁刚来都会一样。但是可能吗?祥子还能回去吗?情势已经发生变革,身边的人和事都变了。准确地说,祥子现在已经回不去了。

刚来到都会的祥子,除了事业上的理想,一辆自己的车,还有生活上的设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于未来的另一半,祥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拉车的职业考虑一样,对于另一半的想象,祥子的考虑切合实际,脚踏实地:他希望找一个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作的乡下姑娘。他对于未来的规划切合他的实际,也并不贪心,但是现实不会照着他的剧本走:祥子生命中出现了两个姑娘,一个是虎妞,一个是小福子,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可以对比着一起来看。

我们先从外在条件对比一下两人的情况:虎妞比祥子大很多,小说开头祥子二十岁,虎妞三十七八岁,所以虎妞比祥子差不多大十七八岁左右。小说是这样描写虎妞的样子:

(虎妞)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资助父亲服务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当个朋友看,她确是不错;当个娘们看,她丑,老,厉害,不要脸!

虎妞的相貌这里分成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祥子刚到人和车厂,和虎妞还没有瓜葛时候的看法,相对客观。后面这段话是祥子和虎妞发生关系之后,祥子对虎妞的观感。审美效果和审美主体的情感投入有很大的关系,:祥子厌恶虎妞,所以他眼中的虎妞形象也很可怕。他厌恶虎妞,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心中的道德感。他觉得他被虎妞设计、陷害了,因为虎妞他成了一个偷娘儿们的人,自己的道德有了瑕疵,他觉得别人都看不起自己,反过来他因此更加厌恶虎妞。

比力之下,小福子就讨喜得多,祥子眼中的小福子是这样的:

小福子长得不难看。虽然原先很瘦小,可是自从跟了那个军官以后,很长了些肉,个子也高了些。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

小福子的模样我们也引用了两段,其中第一段是祥子和虎妞刚搬进大杂院时候的描写,作者非常客观,说,小福子不难看。第二段是祥子和小福子熟悉了之后的观感,他们慢慢熟悉之后,小福子的善良、忍让,感动了祥子,“情人眼里出西施”,小福子是祥子心中的女神。

虎妞和小福子长相上有差异,但是到祥子,这差异被无限放大,成了天和地的差异

虽然以外貌论人很肤浅,但是每一段感情都是从第一眼开始,外貌不一定是说漂亮,但是对方是不是符合心中的审美决定了我们愿不肯意继续往下走。第一个回合,我们可以看到,祥子的选择倾向,小福子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选。

接下来我们看看虎妞和小福子的性格区别。虎妞的性格很泼辣,在父亲的寿宴上大闹一场,可以毫掉臂忌父亲和祥子的脸面,而小福子呢?小福子善良、体贴,明明是帮祥子,可是钱给了就走,还在照顾他的自尊。

在这几方面的对比中,虎妞唯一能占据优势的就是她的产业。她这些年跟着父亲刘四一起管理人和车厂,落下了一点钱。她把想法也告诉了祥子,用这点钱买上两辆车,雇人拉着,两人可以好好地过日子。祥子对此是心动的,虎妞也不在意祥子为此而看上自己。所以当只有他们俩人在一起的时候,虎妞甚至会拿祥子开涮,说:我就知道,你不是娶我,你是娶那两辆车呢。

小福子有什么呢?小福子有一个拉了车就把钱拿去喝酒,喝了酒就喜欢发酒疯的爸爸和两个只能等着姐姐来养的弟弟。穷人,人穷志短会到什么水平,被作者触目惊心地写了出来:

二强子喝醉,有了主意:“你要真心疼你的兄弟,你就有法儿挣钱养活他们!……你闲着也是闲着,有现成的,不卖等什么?”

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特别难过,小福子的出生是她无法挣脱的原罪,我甚至能理解小福子最后自杀的选择。这个父亲,和我们后面要读到的母亲曹七巧,有任何的差别吗?让人心寒之至。

我们详细比力了两个女孩子的情况,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是你,这样两个女孩子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谁?两个人意味着两种生活:选择小福子,到底是“夫妻恩爱苦也甜”还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没人能知道;选择虎妞,意味着可以少奋斗二十年,但是这多出来的时间要面对一个自己真心厌恶的人,时时刻刻。祥子要选择这个人也确实很难。

命运很暴虐,给祥子送来了两个他都不想选的人。他厌恶虎妞,喜欢小福子,但是他无法遵从内心的愿望,因为这两个选择,拒绝虎妞和选择小福子,都很困难。

首先是拒绝虎妞,这个选择很难。祥子喜欢都会,他不想离开北京,他说,只要是能留在北京,就是守白塔也行。但是留在北京就意味着无法脱离虎妞的掌控,对于祥子而言,北京就是虎妞的,他逃不出她的手掌心。

要不要向黑塔似的虎妞低头,跟虎妞结婚呢?祥子正在犹豫,这时候又恰好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他存下来买车的钱被人给讹走了。他不偷不抢本天职分,但是自己突然遭受这个无妄之灾,几十块大洋就这么被人抢走,这对他是一个致命打击;另外一个是老马儿和小马儿爷孙俩的遭遇,让他看到了自己可怕的将来。

祥子曾经以为,只要买上车,就能实现财政自由,进而实现人生自由。但是老马儿,一个自己有车的人,到年老力衰之后也只能流落街头,冻死街头,祥子看到了自己理想的虚妄:不是有车就有了自由,而是,穷人的命,是两头尖的枣核儿: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

有一个词叫屡败屡战,祥子不是这样的战士。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鼓动和影响。他只想凭自己的力气在都会里立足,买下一辆车,然后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但是现在,他的车被抢走,他的钱被讹走,他还要不要像一个战士一样继续战斗下去呢?爷孙俩的出现像是一则寓言,祥子迅速得出结论:如果生活是强奸,那么不必反抗:

不愿要虎妞,还不是因为自己有买车的愿望?买上车,省下钱,然后一清二白的娶个老婆;哼,看看小马儿!自己有了儿子,未必不就是那样。

这样一想,对虎妞的要胁,似乎不必反抗了;反正自己跳不出圈儿去,什么样的娘们不可以要呢?况且她还许带过几辆车来呢,干吗不享几天现成的福!看透了自己,便无须小看别人,虎妞就是虎妞吧,什么也甭说了!

祥子原来很纠结,想逃离虎妞,但是这时候发生的两件事促使他作出决定,他拖拉着犹豫着终于还是走上了跟虎妞一起去给刘四老爷子拜寿的路。

如果说祥子在选择虎妞的时候是纠结的,我们看到,他在拒绝小福子的时候则果断、坚定得多。小说中说到,当虎妞因为难产死去之后,小福子找到了祥子,她跟祥子说,“我想……”因为女孩的自尊,小福子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不外我们大概都能猜到她心里的话,我想搭伴儿和你一起过日子,行吗?祥子经历了这么多事,虎妞死了,她带来的车也随着她的离开被卖掉,他的生命再次回到起点,一无所有。但是人已经和刚来都会时完全不一样了,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祥子在她背后看到一个巨大的阴影,她的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祥子不想因为一个女人把自己推进火坑,哪怕这是自己最爱的女人。祥子在拒绝小福子的时候就应该能看到后面的结局。因为:如果这个家庭对祥子是一个火坑,那么对小福子更是一个火坑。祥子拒绝了小福子,悲愤地说:恋爱是穷人的奢侈品,“情种”只生在豪富之家。但是祥子心中真的放弃爱了吗?他拒绝了小福子,但是留下了一句话,“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来!一定来!”我相信祥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诚的,但是我也相信他心里并没有仔细去想过这句话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他知道自己有这么一天,我想他也许会改变决定,带着小福子一起撑过最难的时光。他已经不像刚来都会时候的自己,一身轻松满身的力气,他转身离开,再一次撞进自己规划不到的未来。想不到生活会出现转机,他遇到了曹先生,曹先生让他去家里拉包月,而且让他把小福子接过来一块儿。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一辈子很长,喜欢的人会一直都在,没有人世幻化。当祥子发现生活的转机回头去寻找小福子,兑现自己的承诺,邀请小福子一起到场自己的人生规划时,他才发现已经迟了。生活太艰难,小福子选择了主动结束它。

小福子的死成为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祥子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要去到哪里,会去到哪里,虎妞死去之后小福子跟他表明时候,他对自己的生活布满了愤怒,说恋爱是穷人的奢侈品,自己不配拥有和追求。但是现在当他知道小福子的死之后,他才发现,小福子活着不能拯救自己,小福子的死却足以摧毁他。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酿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我们还记得小说开头刚来到都会时候的祥子:高大、健壮、缄默沉静,像一棵白杨树一样的祥子。他似乎既是个大人,又是个孩子,身体还在发育,已然带有成人的果决和勇气。他自己挑起自己的生活:留在家乡还是去陌生的大都会?当一个搬运工还是人力车夫?高风险的生意要不要做?钱是存银行宁静还是自己攥着宁静?慢慢的人生的选择题开始慢慢变难,要不要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在一起?能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分离?一次次的选择最后就成了我们的人生,这是祥子选择的人生:从一个高大、健壮、缄默沉静的白杨树,成为一具行尸走肉,从一个干净、要强,怀抱“劳工神圣”想法的青年,成为流氓无产阶级的一员。

祥子为什么会酿成这样?他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他的人生是不是值得变得更好?对于这些疑问,差别的人会得出差别的答案:《骆驼祥子》,有人看到命运,有人看到社会,有人看到挣扎,而我看到的是:人生。人生就是交叉小径的花园,在没有看到底牌之前,我们不知道交叉小径后面等着我们的是毒蛇还是美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通过对小说情节的梳理,我们发现,祥子的人生就是由一次一次的选择推动的。在要不要去拉车去清华的时候,他冒了一次险,不外我说了,我不觉得这说明了祥子是一个喜欢冒险、喜欢投机的人;祥子性格偏守旧,所以后面考虑要不要把钱放出去让钱更快增值的时候,他的选择是把钱自己攒着。他也拒绝了高妈“起会”的建议,我的理解“起会”类似于现在的众筹,先筹集一笔款项,进行消费,好比祥子,通过起会,买上车,然后再慢慢还。高妈把钱借出去放贷的建议和“起会”筹款的建议都被祥子拒绝了,他拒绝不是因为上次的冒险经历,一朝被蛇咬所以这次变守旧,而是他性格自己如此,他是一个老实天职的老北京人,但是我们知道,老实、天职、脚踏实地虽然是优点,但是优点也不能包管你的选择就是对的。选择的结果与选择是守旧还是冒进无关,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情况综合考量,然后做出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选择,综合来看,选择无非两种:或者趋利,或者避害,这两个动机大概可以概括我们所有的选择动机。祥子第一次,在要不要拉车去清华的时候,他做了一个趋利的选择,后来连人带车被拉走,这说明他的选择错了吗?显然不能这么说。选择无所谓对错,因为在最后的结果出来以前,我们都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我也说了,我并不认为这个选择说明祥子是一个冒险的人,做完决定之后的心理慰藉恰恰说明他内心还是有顾虑有担心的。那么祥子在这个过程中无可指责吗?不,我觉得还是有不当的地方。就是:他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后果,他没有对其时的情况做一个综合的考量,而仅仅因为旁人的赞美,于是做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决定。也就是说,他选择的出发点既不是趋利也不是避害,而是因为一句赞美,是被赞美怂恿之后的结果。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人成熟的做法。或者这么说,同样的选择固然会有同样的结果,但是如果在选择之前充实的权衡、考虑,那么结果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蒙受力会更强。同样是追求高利润,如果他综合考量之后依然决定这么做,为了这高利润可以负担最差的结果,好比连人带车被抓走,那么我想当最后结果来临的时候,祥子不至于那么愤怒。选择可以趋利,也可以避害,但是一定要看到背后的风险和可能的结果,如果最坏的结果自己也能蒙受,那么就去勇敢地选择。所以,祥子的问题在于:当他做出趋利的选择的时候,好比拉车去清华,他并没有仔细地权衡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自己能不能蒙受;同样,当他作出避害的选择的时候,他拒绝小福子的时候,他也没有考虑最坏的可能,他拒绝小福子,说“等着,我一定回来。”但是小福子怎么可能还在原地等他呢?小福子为什么会在原地等他呢?他果断地拒绝,避开了小福子这个巨大的火坑。祥子做这个避害的选择的时候,也没有去想最坏的可能性,就是,如果这一拒绝就是一辈子,拒绝之后再也看不到小福子,他能蒙受吗?

所以祥子的问题在哪里?无论是趋利还是避害,祥子都没有仔细地、充实地权衡,考虑,我们做出或者趋利、或者避害的选择自己并没有错,但是一定要充实地权衡、考虑,把最坏的可能性想出来,想想这个结果我们能不能蒙受,然后再做出判断。

利和害,患得又患失,这是我们面对选择时最难的问题。在两个甚至更多个选择项中,希望得到所有选择项的好,然后避开所有选择项的差,但是这样的两全其美,我们知道,此事古难全。患得患失的结果,一是无法负担选择的后果,趋利而来,但是当利得到时,又斤斤计较自己失去的东西,好比祥子:和虎妞结了婚,得到了自己梦想中的车,却又斤斤计较自己的名声,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虎妞身上,使得婚姻成为一出悲剧。当虎妞去世之后,小福子走到跟前时,他却开始怀念起虎妞的好,说,虎妞在经济上帮了他很多。

所以,说在选择之前一定要仔细、充实地权衡、考虑,趋利还是避害,不要患得患失。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权衡考虑很重要,但是如果选择项自己不存在优劣,或者比力不出优劣怎么办呢?结业了是要留上海还是北京,到底要考清华还是北大?现代人的选择困境不但仅是患得患失,有的时候还在于,无法确定选择项的优劣。这里我想说一个故事,就是布里丹的毛驴效应:布里丹是一个法国的哲学家,大学教授,他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附近的农民会给毛驴送草来吃。有一天,农民不知道为什么,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这下毛驴犯难了,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草料之间,它发现自己无法选择。它对两堆草料进行充实分析,从数量、质量、颜色、新鲜度等各方面进行比力,始终无法确定两堆草的优劣,最后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

布里丹的毛驴很有意思,我们理所固然地认为,这是一则寓言,现实生活中我们肯定不会是这头笨驴。毛驴的难题是什么?既不是趋利也不是避害,而是两个选择项可能自己并不存在优劣、胜负,我们无法用各项评判指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进行优劣分析,于是犹豫不决,选择苦难,于是就出现了布里丹的毛驴效应。

选择是什么?首先,选择意味着某种水平的自由,即便两害相权取其轻,也是一种选择,至少说明我们是自由的。接下来,选择的时候制止患得患失,把所有的已知条件综合考量,看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作出这种选择最差的结果可能是什么,自己能不能蒙受,以这样的方式去选择,能最大水平制止结果出现的时候自怨自艾,而去勇敢地负担选择的后果,继续前进。固然不是所有的选择项都能条理分明地分出优劣,有时候我们的选择项是那两堆无法评级的草,这个时候的选择出发点就不应该是选择对象的胜负优劣,而应该是选择主体实际的需求和内心的意愿:对于这只毛驴而言,首要的是吃草,活下去,这是实际需求。了解自己的实际需求,了解自己的内心意愿,才气尽快做出选择,制止成为那只贻笑大方的驴子。

还有一个问题,充实的考虑和权衡就能包管我们做出的选择是对的吗?并不是!因为在选择的时候,无论是趋利还是避害,有一点是我们不能掌控的,就是:时刻变革的形势。我们选择的时候只能依据现实提供给我们的条件综合考量,但是这些条件会不会发生变革,会怎样变革,是看不到的。所以第二次当祥子选择守旧地把钱留在手上的时候,情况再一次失控,他留在手上的钱被讹走,这是他做选择的时候没有给出来的已知条件,他无法将这个变革的情势纳入自己的考量范围,这很正常。因为我们都是凡人,不知道情势会怎么改变。

我们看到的是,两次选择,一次激进,一次守旧,结果都朝着最坏的方向演进。但是在我看来,这两次选择还是不一样,第一次冒险,我认为祥子是要负担责任的,因为他没有对风险进行充实的评估;但是第二次,我认为祥子不需要过多自责,因为在可见范围内这些风险是无法预料也无法防范的,人生原来布满这样那样的陷阱或运气,这一次我觉得祥子可以对自己宽容一点。

不外祥子没有仔细审视这两次选择的差别,他把这两次选择的结果都归结为:命。他愤怒地说:顾体面,要强,忠实,义气,都没一点用处,因为有条“狗”命!我可以理解祥子的愤怒,但是无法认同他的结论。我希望祥子对自己宽容一点,因为只有意识到这两次选择行为的差别,他才气真正地对自己负责,负担起自己应该负担的责任,检讨、反省,然后才气把失败的教训转化为经验,指导自己更好的前行。但是,当祥子把自己的选择结果构成的人生称之为命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祥子没有计划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把选择的结果归结为外在的原因,命,因为自己是穷人,有条狗命,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祥子既然没有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行为,他的愤怒对自己的人生毫无资助,他的经验也只能是量的累积,对日后的人生不能构成指导。第一次他的车被抢了之后,他说:要强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并不因为自己要强而公道一些,自己的车凭什么就被白白抢去了呢?祥子不想负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能做的就是找理由让自己解脱,第一次车被拉走之后,祥子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他以前烟酒不沾,有很好的的自制力;但是现在,他觉得烟酒是很好的东西,可以慰藉他,又不消花很多钱,能让他暂时地忘记失去车的痛苦。除了借烟酒麻醉自己,他的品性也开始变革,他和别人争座儿,和那些老弱残兵抢生意,他从一棵缄默沉静、健壮的白杨树,酿成一只饿疯的野兽,比及最后他失去所有,失去自己爱的人和追求的车,他终于酿成一具行尸走肉。作者在作品最后说痛心疾首地说:“劳工神圣”的想法,这个社会、时代不予玉成。有人因此得出结论,小说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而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一直都是这样,没有变得更公道,也没有变得更偏执。

老舍说他写这个小说,是想批判“个人主义”的没落,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么毁灭个人。不外差别意老舍的结论,从祥子的悲剧,我看到的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也知道如何最大水平的毁灭自己。每一次选择之后,当选择的结果不如人意,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时,祥子从来不去想其中的原因,却用糟蹋自己来抨击命运。所以祥子的悲剧命运不是偶然的,他人生的起落,不能全部归结为社会或者命运。

所以,今天我主要从选择的角度解读了《骆驼祥子》这个小说。从祥子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首先是选择之前,我们必须充实地估量,分析,权衡。我们选择的动机可以是趋利,也可以是避害,但是要对选择项最坏的结果有充实的考虑。另外我们还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就是所有的选择背后,都有失控的风险,有可能把结果导向完全未知的部门,那我们是不是能蒙受呢?

所以,关于选择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负担选择的后果。也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祥子不敷磊落,对自己的命运和责任负担不敷。我们知道,当虎妞来找他逼着他结婚的时候,他觉得自己钻进了一个圈套,他做出了一个违背良心的选择:和虎妞结婚。我们说,一个成熟的人,要能负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而不是被动地选择,然后再诉苦、悔恨。祥子做出了选择,然后呢?他生活在后悔之中,觉得所有的人看自己的眼光都是偷娘儿们的人,因此对虎妞更加的愤怒、怨恨。但是在虎妞死了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让他人生不能自由的,不是虎妞,而是金钱。那为什么在虎妞活着的时候他不能安然接受自己的选择,却要那么拧巴地想着,虎妞是让自己声明扫地的人,和虎妞结婚是因为自己有一条“狗命”呢?

所以,《骆驼祥子》这个小说读到最后,我最大的感慨是,人生布满了选择,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能过什么样的人生,很大水平上选择权还在你。祥子不是《老人与海》中的那个渔夫,他最后选择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成为一个没有心只等着死亡的人,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因为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也知道如何最大水平地毁灭自己。

关于祥子的选择和人生故事,我们就说到这里。下周我们一起读老舍的人生选择和人生故事。

好的,跟随戴老师,我们一起回顾了祥子的人生选择和悲剧命运。

戴老师觉得,祥子的悲剧不是偶然的,他人生的起落,不能全部归结为社会或者命运。她认为,人生布满了选择,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能过什么样的人生,很大水平上选择权还在你自己。

祥子最后选择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成为一个没有心只等着死亡的人,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因为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也知道如何最大水平地毁灭自己。

你同意她的看法吗?

下次戴老师要从祥子的命运讲到作者老舍的命运,那同样是一个令人唏嘘感慨的悲剧,我一起期待戴老师下期讲老舍的两次人生选择与京味儿文学,我们来看看,《老舍为什么不做斜杠青年?》

原标题:《读道FM 10| 骆驼祥子的北漂生活》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