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林水英反映的问题,今年4月24日,该媒体致函昌吉国家农业园区,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回复称:
“一、关于合同中承诺向华林公司租赁50栋用于科研实验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和2栋各5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表示:“园区于2011年1月17日致函华林公司,根据昌吉市城市规划总体要求,不宜在核心区(城区)建设日光温室园区内建设了新疆农博园100余座日光温室和2座智能温室供华林公司使用,并提供土地1000亩用于蔬菜无土栽培展示项目进行生产开发,但华林公司明确拒绝使用该批温室,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其自行承担。”
林水英表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自2010年华林公司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签订合同以来,阳光智能温室的选址和建设一直由华林公司指导,园区领导后悔了。原因是太阳能智能温室建成后,园区领导觉得很漂亮,就借口不符合城市核心区的城市规划。但后来之后,他们把它送给了上海的一家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农博园”生活网报道,用于展示种植花卉,双方之间极有可能存在利益转移,事实上,温室建成后,并没有二、拒绝接收老龙河的理由:一是老龙河地区是严重盐碱地,简易温室无法控制温度和通风。 冬季零下289度,夏季高温达到3894度以上,无法正常生产; 二是该地区地处偏僻,无人值守。 即使你想用,也找不到工人,种植和管理都不方便,而且运营成本会成倍增加浪费,所以你拒绝接受; 事实上,老龙河建的日光温室已经过去了12年,谁来种都没有结果,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知道哪些地可以种,哪些地不能种。”
据了解,林水英,1952年出生,今年71岁,莆田市涵江区人。 1972年以来,他一直为村里及周边生产队培育蔬菜苗。 1982年,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契机,建立了邗江华林蔬菜基地。 除利用自有责任田和向农民租赁的田地进行种苗种植外,还开展蔬菜种植、保鲜、运输、销售等工作。 凭借对蔬菜种植的热爱和执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终于掌握了一套育苗、种植、保鲜、储藏、销售的方法,并于1996年成立了莆田市华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外几十个市场。 2008年,通过“闽宁合作”修建的桥梁,被联合国粮食和开发计划署称为“地球上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的宁夏西吉县种植了绿色蔬菜。
“第二,关于补贴资金。”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表示:“(1)根据合同,对100亩土地给予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补贴1480.46万元。(2)合同签订以来给予的各项补贴为2.306万元。”
林水英表示:“这完全是骗人的,根据合同,园区将给予华林公司1480万元的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补贴,这是园区招商政策决定的,所有入驻企业园区在回信中所说的华林公司已获得超过1700万的政策补贴纯属虚构数字,目的是为了用如此庞大的数字来掩盖和淡化园区在的事实2017年拍卖结束时,收到的资金补贴总额只有500万多元,园区所说的401.2万元固定资产补贴是我公司先收后返的钱,与此无关。进行设施和固定资产的补充生产。” 令人意外的是,园区声称补贴资金总计超过1700万元,但统计显示却超过2000元。
企业该往哪里走
据了解,华林公司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签订投资合同后,投资5000万元设立新疆华林公司。 截至2015年,总投资近2亿元,其中空调保鲜库10000平方米、低温库8600平方米、加工车间4000多平方米、培训楼1200平方米、8100平方米米仓库和在建工程超过2000万元等,但直到公司倒闭并被拍卖,园区的承诺始终没有兑现。
林水英说:“我们实际上投入了近2亿元,这是有据可查的。作为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但不能年年亏损;虽然是援疆,但也要考虑企业的生存,我们之前算过,如果出租300个日光温室,每年可以创造产值4000多元,利润800万元以上,这样,我们就不会每次都亏损。 “一年。2亿人民币,拍卖才7000万多元。”
林水英还表示:“园区后悔签合同后,公司也积极自救。2014年,利用私人关系,向乌鲁木齐海关申请了海关监管场地,并为此又投入了五六百万元。”园区和昌吉州高层领导视察,当时当场作出给予500万元补贴的决定,但这500万元并没有实现,从2015年开始,华林公司一直在写信恳求给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和州委的领导,却没有回复一封信,后来随着福建省援疆干部的回调,这件事甚至被忽视了。2020年,疫情开始爆发了,这件事一直搁置到今天。”
谁来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针对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回信中的“虚假”问题,林水英要求媒体再次致函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随后媒体又以林水英为由向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发信。永英向科技园反映,但两个多月过去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尚未做出回应。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