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研讨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杜晓晓 摄
作为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博物馆人类学包括两个维度:用人类学理论指导博物馆业务实践和解读博物馆的组织和运行机制。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相对薄弱。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促进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中国民族博物馆于2017年建立了博物馆人类学研讨平台。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文化博物馆界、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参加,围绕“博物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博物馆、文化遗产家国天下情怀”、“回望与展望:民族博物馆与博物馆人类学的发展与知识生产”、“文明互鉴中的博物馆:美育与文明交流”、“走向美好” “生活:治愈、社会关怀、无障碍”组织专题研讨会10场,举办第二届博物馆人类学本土实践论坛、第三届青年策展人项目评审等活动。
中国民族学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六年的发展,在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的推动和指导下,我国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已达到相当规模,并取得了可观成果。 此次研讨会地点移至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最前沿的云南大学,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表明大家正在构建坚实的学术共同体,凝聚更大的力量,共同支持和推动博物馆的发展。
郑谦表示,当前,中国博物馆行业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博物馆受众和传播规模空前。 在此背景下,本次研讨会汇聚的200余项理论成果,必将为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方法论和工具价值。
云南大学副校长陈克清指出,云南大学建校之初,培养了费孝通、徐向光、陶云垂、林耀华、杨坤、蒋英良、田汝康等世界著名大师。强强联手建立的“云南大学-燕南大学”北大社会研究实验室”是学术界知名的“奎格”学术共同体模式,产生了《云南三村》、《生育系统》 、《祖荫下》、《芒市边民的钟摆》、《彝族简史》、《傣族史》等学术经典集。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深入挖掘博物馆更多功能,让博物馆更好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家国情怀。
“人类学和博物馆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关系,博物馆的很多展品都来自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但过去我们经常在博物馆做研究,并没有把博物馆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表示,博物馆与人类学的学科融合具有丰富的内在逻辑,将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当天,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人类学名誉教授蒂姆·英戈尔德、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麦夏兰应邀发表主旨演讲。
Tim 结合博物馆展示的篮子编织技艺,反思算法、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 他提出,“过去,快速工作意味着抓住机遇,而不是与时间赛跑;复杂性在于注意力和反应的深度和微妙,而不是复杂的信息。在我们享受算法和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感受活力、流动性和协同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手工编织的篮子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在演讲中,麦莎兰探讨了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如何支持非排他性的“家园”和“家园/民族”。 她认为,“家”、“祖国/国家”往往被赋予积极的情感,但也可能限制人生的视野,或者导致排斥甚至仇外心理。 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陈列应注重营造参与感和多样性,以更广阔的世界观展示“家”和“祖国/国家”。
当天研讨会还发布了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策划的“博物馆人类学经典翻译系列”。 本系列精选世界人类学发展以来以博物馆为主要研究分析对象的具有重要代表性意义的理论著作和民族志著作。 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全书12册生活网报道,已确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超过)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