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20%左右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作者|李心怡
编辑|曹莹
最初由《看世界》杂志出品
很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发现自己的专业被取消了,自己成为了这个专业的最后一批学生。
2023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审批结果。一年来,333所高校共取消专业925个。
江苏省高考考生就业指导及填报咨询会现场。 2022年,333所高校共撤销本科专业925个。 ( 图片)
同时,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优化调整,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和专业。 。
“淘汰”代表了一种趋势,优化专业已不再适应时代。 受影响最大的是身处其中的学生。 培训体系不够专业,就业前景黯淡。 如何重新来过?
“我成了最后一个”
当何婷得知自己成为学校专业的最后一名学生时,她既惊讶又平静。
她今年是大三学生,就读于北京一所211大学,该大学以计算机科学专业而闻名。 她入学时主修自动化专业。
大二转专业时,她面临两个选择: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以下简称测控)。
在整个工程领域,测量与控制是小众且冷门的,大多数学生都会优先考虑比较热门的自动化。 但何婷发现,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太大区别。 自动化软件方面的课程稍微多一些,测控也有自己的特色课程。 另外,两者的重复性也很高。
综合考虑后,她选择了竞争不那么激烈的测控。 然而那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不受欢迎的测控或许对应着一条更窄的出路。
测控专业的真正工作岗位是硬件工程师,但市场需求量不大,要求很高。 何婷的前辈几乎没有一个从事相关工作。 测控专业属于仪器仪表类,相应的公务员职位很少。 基本上只能报考“三不限”(指没有专业、学历、户籍的职位),而属于电子信息类的自动化专业则有更广泛的选择。
适者生存,是职业调整必须面对的赤裸裸的现实。 三年前,何婷就读的学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其中包括自动化门类; 现在优化了自动化专业,撤掉了测控,保留了自动化。
何婷能够理解这样的结果——测控课程没有足够的特色,与自动化重叠度较高,师资力量不足,专业中甚至没有真正的仪器老师来授课。 一个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的专业,最后被撤销也很正常。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是一个好的信号,只留下优质、有竞争力的专业。 只是这个专业学生的命运就这么容易受到影响。
作为学校最后一名测控专业的学生,何婷说,她和同学们都产生了一种“职业自卑感”。 当他们出去介绍自己学的是测量与控制的时候,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专业,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只介绍自己学习的情况。 什么是自动化。
现在她已经是大三了,她需要考虑毕业后去哪里。 何婷已经决定去读研究生,但还没有决定选择什么专业。 唯一的安慰是,她仍然有机会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测量与控制专业获得保险研究的学位。
“随时可以更换”
“赶紧倒闭吧。” 看到网上有9所高校撤回了日语专业,莉莎和同学开玩笑说还可以撤更多。
李莎正在中国西南的一所理工学院学习日语。 出于热爱,高考后填专业时我选择了日语,但渐渐发现就业的现实很残酷。
2022年,全国高中日语学习者人数将接近70万人。 如今,中国的外语人才已不再像世纪初那样稀缺。 ( 图片)
她认识的日语专业的大多数都转行了。 即使有一小部分人在工作中仍然使用日语,他们仍然从事媒体、IT、行政等领域。 自己的工作。
如今,中国的外语人才已不再像世纪初那样稀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日语、韩语、法语等语言的掌握者越来越多,很多非语言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它们。 一门外语。 有媒体报道称,到2022年,全国高中日语学习者人数将接近70万人。
它不再稀缺,这意味着对专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语言专业的“工作碗”甚至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
山东大学法英双语国际组织实验班二年级学生小白将用它来帮助自己磨练英语。 “它的英语水平是我学十年也赶不上的,学十年也达不到。”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她感到翻译等外语职业岌岌可危。 “我认为任何人都不必苦苦思考寻找一份可以随时被替换的工作。”
在快速变化的行业中,如果专业设置一成不变、停滞不前,就难逃被优化的命运。
李莎时常感觉日语专业课程设计陈旧,学习主要围绕语言本身,拓展性有限,缺乏核心技能和竞争力的培养。 比如,普通日语课上,老师仍然按照剧本举例,日语专业的就业去向是日本企业和银行。 事实上,这早已成为过去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了新媒体行业。
小白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她的梦想是进入外交部或者国际组织,而国际组织不仅需要掌握一门语言,还需要沟通能力、策划组织能力等,但学校的课程大部分还是为了背诵。考试模型。
单一的培养方案下,缺乏复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学生也成为了随时可以替换的人选。 此外,学生来源一般,教学质量一般。 丽莎和小白都同意,没有特色的小语种专业早就应该撤掉了。
当今的社会发展不需要单一的语言人才。 如果一个人只精通一门语言,那么就业市场上的工作选择就只有翻译、海外电商客服、教师等有限的工作。 在更多的工作机会中,语言只是辅助。
丽莎提到,刚进大学时,她的一位学长就想成为一名综艺节目导演。 大学期间她参加了多次实习,积累了经验,毕业后她如愿进入了这个行业,成为了一名导演。 她没有从事日语专业。 工作。
丽莎得到的启发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更重要。 鉴于单一语言专业可能的就业机会并不多,她认为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延伸课程,比如视频编辑等,这不仅是一种技能,也给学生提供机会广泛尝试并找到兴趣点。
相比在学校开设专门的语言专业,小白认为更好的办法是在大学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想要有国际视野或者对语言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走专业没有别的路,而且还是只留给那少数天才学生。”
“无用的专业人士”
看到90多所高校撤回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消息,毕业一年的周洋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不会再有更多像他这样的学生进入这个“无用之人”了。少校”发呆。
图片
大学时,他就读于北京211理工学院,自愿转入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和他一样转学。
公共事务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次招生。 真正的高峰期是2000年以后,政府职能转变为公共服务,需要大量公共管理人才。 此类专业建设成本较低。 在这种股东氛围下,大量学校设立了该专业。
周扬的老师曾说过,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通晓一切、知识面广的通才,让他们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
因此,这个职业也被称为“万能药”。
但周扬自己的感觉是,大学四年,他的专业学习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行政法、心理学等,他似乎学了很多,什么都学了一点,但是学习的每个主题都不同。 到目前为止生活网报道,老师不会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提出太高的要求,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对任何特定学科领域都不精通。
大多数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正如周扬所经历的那样,专业学习比较笼统、肤浅,没有重点,没有特色。 就连培训体系的设计也过于马虎——很多专业教师并不是公共管理专业,而是社会学专业。
目前就读于北京某985大学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罗欣然提到,她大二时就从社会学专业转了专业。 她的前身是人口学专业,所以和社会学专业有很大关系。 有些重叠。 专业学习中真正有用的技能是统计分析——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职位都会需要掌握这项技能。 当然,社会学专业也开设了统计分析课程。
“这个专业是培养公共事务管理人才,但管理岗位毕竟没有那么多。” 罗欣然表示,大部分学长学姐都会选择参加公考。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又称“公务员专业”。 事实上,与该专业直接对应的公务员职位并不多。 报考时只能选择“三不限”。 报考没有限制,这意味着竞争非常激烈。
除了参加公考之外,公共事务管理的知识还可以应用到公益组织等行业,但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是少数,薪资也很平均; 一些院校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针对特定领域培养人才。 例如,一些医学院开设了卫生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毕业后,学生可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就业。 更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泛化问题。
在周扬看来,公共事务管理等“一刀切”专业的存在,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定位存在问题。
罗欣然认为,这是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通病,但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机会较为有限,这使得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如今的专业调整方向似乎表明,不够专业、过于笼统、复杂的“万能药”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毕业前,周洋总是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 学长学姐大多受聘于政府部门、运营或行政工作——这些工作的共同点是入行门槛不高,薪资一般。
周洋一一尝试了这条路,但他并不是很喜欢。 大四秋季招聘时,他看到了一个传感器销售职位,薪水很高,最重要的是“没有专业限制”。 产后,他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至今。
当被问及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对现在的工作是否有帮助时,周扬坚定地说:“不会。”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取消了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周洋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 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大学里学到一个真正实用的专业,这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帮助,也希望更多的人不要因为对专业和出路的迷茫而重蹈覆辙。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