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洪水猛兽”虽渐退东北之水何其多?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洪灾   东北历史   萧红   水灾

2023-08-11 02:06:43 

今年夏季,西太平洋台风“杜苏里”登陆福建,其逐渐北移过程中形成的大气环流先后遭遇太行山脉、燕山山脉,造成大范围强降雨。 尽管“洪兽”逐渐退至华北,但它并没有停止其汹涌的脚步,而是继续向“国家粮仓”——东北地区发起进攻。

黄河洪水、长江洪水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东北的洪水却似乎很少被提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片黑土地大多是“棍打狍子、瓢舀鱼、饭锅里飞鸡”的物产丰富的土地,或者是重工业发达的土地。 “新中国长子”,或者“泼水成冰的寒冷无边的地方,不应该是水害猖獗的地方。 那么,历史上东北地区洪水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近日,东北地区遭遇强降雨。来源/新闻节目《都市晚冲》截图

东北有多少水?

作为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国家之一,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包括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区。 所谓“洪水”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 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洪水或干旱往往不那么引人注目。

_东北地区洪涝_东北地区洪涝灾害

清朝之前,东北地区的水灾很少被提及和关注,根本原因无非就是四个字——地偏、人少。 与中原相比,不言而喻的是,东北地理位置偏远,加上常年冰雪期较长,导致该地区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处于滞后状态。 根据《中国人口》的相关推演,汉代东北人口约为71万,但唐代仅为85万至125万,辽代为195至207万,金代为510万。朝,元朝有510万。 又回落至130万左右,东北地区人口因明末战乱再次下降。 清朝在东北繁​​荣昌盛,但顺治初年,东北仍处于“城堡荒废,瓦砾废墟,良田千里,无地无人”的局面。 禁止。 直到1860年,清政府提倡移民边境,东北人口才显着增长。

“祸来了,福就靠它了,福来了,祸就靠它了。” “封闭”代表从外到内的保护,从内到外则预示着困境。 西边是大兴安岭,北边是小兴安岭,东边是长白山。 东北地区形成三面环山的地理格局。 三山之间是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的广阔平原,平均海拔仅50-200米,大面积覆盖着素有“一二二”之称的黑土。两种油”。 。 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隔离了外界干扰,广阔的平原地区有利于生产活动,丰富的土壤动植物资源保证了自给自足的可能性。 因此,东北地区的环境可谓是一片有利。 但三面环山、海拔较低的大片平原,也埋下了该地区“积水”的隐患。 一旦大雨持续数日,河水就会泛滥,洪水就会被抵御。

三面环山的东北地区示意图。来源/百度地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众多的河流,既是孕育文明的温室,也是激起滔天巨浪的引线。 无论海洋文明还是河流文明,人类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自古以来,扶余、肃慎、夷楼、无极、靺鞨、女真等民族频繁活跃在东北地区。 这些民族虽然有游牧或渔业习俗,但能建立政权、长久生存的,必须依赖水。 ,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和密集的水系网络。 当然,这些蜿蜒曲折、错综复杂的河道在带来生机的同时,也成为洪涝灾害频发的潜在隐患。

东北地区分水岭图。来源/刘明光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版

东北地区主要河流如下:

首先,黑龙江是我国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 古称榆水、黑水、望见河等。 俄语称阿穆尔河,蒙古语称哈拉木河。 ,有南北两个源头,北源发源于石勒喀河,南源为额尔古纳河源头,止于鞑靼海峡北部。 元代时期,黑龙江曾是我国的内陆河流,总流域面积274.7万平方公里。 现在我国流域面积也有89.1万平方公里,主要流经呼伦贝尔、黑河、佳木斯、海兰泡、勃利等地。 以黑河为中上游,黑河至勃利为中游,勃利以下为下游。

其次是乌苏里江,流域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是中俄重要的界河。 该河是黑龙江的支流,特别是夏季暴雨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庆幸的是,盆地内总体人口稀少,所以长期以来都是虎、狼、野鸡聚集的地方,自然风光极佳。 1962年,采集东北赫哲族民歌的作词家胡小石创作了歌曲《乌苏里江船歌》,歌中唱到“乌苏里江悠悠悠悠,碧波荡漾。赫哲人撒下千张网,满船都是江河鱼。” 听着淳朴欢快的歌曲,乌苏里江沿岸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仿佛在观众眼前翩翩起舞。

第三,以雨水补给为主,地下水和早春融雪水为辅的嫩江,是黑龙江水系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29.7万平方公里,比之更胜一筹。属淮河、海河。 《魏书》、《北史》中曾称嫩河为“南河”,《新唐书》中则称“那河”。 今天所用的“嫩”应出自女真语。 义应取江水之蓝。

第四,松花江,中国七大河之一,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唐代以前称为“相扑水”或“相扑水”。 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全长1927公里。 大庆、哈尔滨、佳木斯等城市,并途经吉林市各城市。 日寇曾利用松花江水利优势,在吉林市丰满峡谷口修建了丰满大坝。 该水坝成为当时亚洲最高的水坝,形成松花湖。 说到松花江,最熟悉的就是1935年的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唱出了东北乃至全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家园的愤怒,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抗战之火。 如今,很多漂泊在异乡的东北人都会唱起这样的歌词:“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边,那里有森林、有煤矿,满山都是大豆、高粱。东北的松花江畔,住着我的同胞,还有年迈的父母。”

第五,辽河,汉前称“古里河”,全长1345公里,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 由于辽河流域整体位于东北南部,成为连接东北与中原的重要水道。 因此,辽河流域人民接触中原文化较早,历史也丰富。 然而,辽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发展较晚,这也意味着人们对河水的控制能力有限。 新中国成立前,流河上游仅有大型二龙山水库1座、中型三台子水库1座和闹德海大型拦河坝。 沙堰。 据统计,辽河流域属洪水多发区,大洪水每7-8年发生一次,一般洪水每2-3年发生一次。

此外,东北部还有鸭绿江、图们江、大凌河、大辽河、牡丹河等河流。 可见,东北地区确实河网密布,不仅为东北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依赖和水运空间,但在历史上,由于长期缺乏河流管理和监测的同时,也埋下了洪水易发的安全隐患。

哈尔滨外滩湿地公园被淹。摄影/摄影师7208,来源/皮冲创意

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洪水和夏洪水两个主要汛期,是洪水多发期。 春天是“夜春冰盘融”的季节。 东北地区气温升高,带来冰雪融化。 所谓冰洪,是指河流上游首先解冻的融水携带大量冰块,迅速冲击冰冻的下游,导致河流冰雪堆积,水位上升。河流水位、水坝受压,甚至洪水灾害。 东北地区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区。 冬春季节主要受西伯利亚寒冷北风的影响。 夏秋季节,吹自太平洋的东南风。 夏季风登陆后,易形成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至6月。 八月中旬。 如果这段时间降雨过多且间隔过近,就会引发夏季洪水。

洪水袭击黑土地

_东北地区洪涝_东北地区洪涝灾害

近代以来,有关东北地区洪涝灾害的报道越来越多。 据统计,1912年至1931年间,东北地区发生大小洪水540次,占该地区自然灾害总数的52%。 最著名的一次是1932年的哈尔滨洪水。 连续27天阴雨连绵的哈尔滨,一度成为王扬泽的国度。 当时哈尔滨有人口38万,其中受灾23.8万人,流离失所12万人,灾后还出现重大疫情。 水痘、白喉、猩红热、麻疹、虎里拉等疫情肆虐,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 。

当时报纸刊登的1932年哈尔滨洪水。来源/《新中国新闻》1932年8月17日第4页

“生时为何长眠,死后永眠”的作家萧红,曾亲身经历过洪水。 1931年,再次离家出走的萧红在哈尔滨流浪了一段时间,随后投奔了不久前刚刚解除婚约的前未婚夫王恩嘉,住在东兴顺宾馆道外外十六道街。 但两人的住宿费已经赊欠了。 有一天,王恩嘉说要出去筹钱,结果却失踪了。 肖红被酒店老板扣押到二楼储藏室。 在此期间,肖红写信给《国际协报》索要书籍打发时间,送书的人就是年轻的记者——肖军。 1932年8月,松花江因洪水泛滥。大雨开始淹没村庄和沿岸土地。 8月7日凌晨,暴雨伴随着堤坝决口,松花江大量水涌入哈尔滨市区。 汹涌的洪水吞没了人的呼喊、马的嘶鸣、狗的吠叫。 哈尔滨市区水深达一二尺,浅处也有三四尺。 当时处境艰难的肖红,用手就能触及窗外的水位,但此时,她终于活了下来,跳出了窗外,乘坐了一艘路过的小船去迎接肖军。

当时,哈尔滨发生洪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三面环山、水网密集的地理条件成为酝酿洪水的自然基础。 其次,气候异常是一个重要因素。 据《申报》报道,1932年春天,松花江流域出现了“数十年来罕见的异常温暖的气候”。 异常的气候无疑会导致降雨量急剧增加,这也成为洪涝灾害发生的先决条件。 7月至8月,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持续影响下,黄河流域发出的低压没有立足之地,只好北上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东北。 此时,台风也活跃,东北冷暖气流持续对峙。 ,带来持续强降雨。

哈尔滨大洪水的爆发也难以摆脱人为因素。 当时,人们过度开垦农田,开发林业资源,导致东北地区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加剧。 1860年,东北封锁解除后,大量移民涌入,使得东北的土地不仅很快被开垦,而且达到了几十年内完全开垦的地步。 根据1896年《中俄密约》生活网资讯,中东铁路开始修建。 1903年通车时,“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的森林几乎被砍伐,一方面用作枕木,另一方面用作机车燃料”。 1907年,日本人借助满铁开始在东北修建湘线、吉敦线等铁路,“铁路线附近的长白山森林也被砍伐”。 这样“光头”式的木材消耗,极大削弱了整个东北的蓄洪能力,也为洪水埋下了隐患。 此外,伪满洲国对洪水视而不见,认为“松花江沿岸城镇多年来视洪水泛滥”,没有积极采取措施,也没有及时加固水坝。 当时的大坝还是“三尺砖坝”。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最终将原来洪水的损失放大了数倍。

东北地区洪涝灾害__东北地区洪涝

1905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版的《中东铁路建筑大图鉴》中的老照片。来源/纪录片《中国中东铁路》截图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也时有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由于地理环境的客观存在,整个河网的防洪调整并不容易,近代以来植被生态受到的巨大破坏短期内仍难以恢复。 “一五”期间,1956年夏季,连续强降雨,松花江再次泛滥。 8月1日,持续的洪水导致哈尔滨市区水位迅速突破118.95米,最终突破120米。 斯大林公园的 24 级台阶中,只有两级仍露出水面。 为抗击洪涝,铁路工人铺设运土专线,合作社成员辛勤编织土筐,当地妇女日以继夜地补麻袋,潜水员不时探索堤防。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洪水终于被战胜了。 洪水发生后,哈尔滨市委决定修建永久性堤防,并将堤高加高至122.8米,为今后可能发生的洪水做好准备。 哈尔滨并不是东北唯一一个频发灾害的地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1969年、1988年、1989年多次经历特大洪水。辽宁省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60年代中期仅发生过6次特大洪水。 该地区还遭受洪水侵袭。

1998年著名的全国特大洪水,东北地区也未能幸免。 极端天气再次成为引发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1997年,直到1998年才完全消退,东北冷涡停留在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地区。 冷热空气持续对峙,导致嫩江流域出现长期强降雨,嫩江支流水位暴涨。 并最终汇入干流,造成东北部洪水泛滥。 当时,沉阳军区、广州、南京、济南、北京军区,空军、海军、二炮、武警、四总部直属单位共投入出动兵力30万余人,出动飞机2200余架次、车辆12500余辆、船只1170余艘。 船只驰援东北受洪灾地区。 数百万军民共同抗洪救灾,将洪水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它不仅为今后抗洪抢险提供了历史经验,也传递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油画《1998年夏天》,现藏中国军事博物馆

连日来,东北地区又传来洪水的消息。 造成洪水的直接原因仍然是持续强降雨。 无论是火山喷发理论还是厄尔尼诺理论,气候的基线值都在变得更加极端和加剧。 这是20世纪以来导致洪水更加频繁的重要因素。 当前,东北人民守望相助,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帮助和关怀。

为了将未来洪水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唯一的办法就是未雨绸缪,在日常生活中准备好各种防洪设施,做好应急救援的充分准备,积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尽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即将到来的危险。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