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卡夫卡在新华门
前几天,我利用午休时间看了电影《长安三千里》。 应该说,《长安三千里》确实是一部好动画电影,一个好故事,也是一次极其舒适轻松的心灵之旅。
花丛残影,盛世钟声余音
盛世繁花盛开的残影和余音绕梁的钟声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所以故事的主要手法是倒叙,但也暗中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故事并不复杂。 以高适与李白的故事为线索,展示高适的身世,展示他的军事谋略和谋略,在谋略和谋略的展示中展现高适对国家(朝廷)的仁慈和忠诚。
影片的风格带有浓浓的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风格,莫名的让笔者有种熟悉和轻松的感觉。 至于李白、杜甫、高适、岑参、孟浩然、王维、崔浩、王昌龄、贺知章,这些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我们每一本中小学语文课本上都写下了丰富多彩的记载。 对于这些人,大多数观众可能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有“仰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国破山河,满城春草木”,熟悉的有“天下无人不知君”,但如果问他们的年表,或者他们的生活史,去过哪里,有什么经历,他们难免无法回答。
就像唐朝的盛世一样,大家都知道唐朝的盛世,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唐朝的盛世为何产生,何时、如何由盛转衰,谁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这种程度的认识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显然太深了,以至于盛唐也“既熟悉又陌生”。
这样的情况给了影片良好的发展空间。 通过巧妙的虚构,以高适、李白为叙事线索,融入盛唐时空。 用两人尤其是高适的经历,展现大唐帝国的繁花似锦、边陲小镇,以及渔阳鼓声带来的山河破败。
这恰好与我们有限的诗歌学习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验。比如李白、高适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我们都学过
“晴川历过汉阳树,莺屋岛芳草香,黄昏乡关何在,烟波江让人愁”;
有的朋友可能知道,李白曾经评价过,
“眼前有一景,崔浩却在上面写了一首诗”
看完这部电影里的场景,我明白是这样的; 时间过去了,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李白向好朋友高适和孟浩然商量结婚事宜。 为了追孟浩然,两人在江夏追逐孟浩然,最终却没有见面。
“故人西离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去,碧空已去,唯有长江在天流”。
而这首诗一直被认为不逊色于崔浩的黄鹤楼。
又如,李白年老时,带了岑恂(岑夫子)丹秋生等人助他入道。 成功后,他又歌又宴。
在这部影片中,李白非凡的勇气和宏伟的想象力充满了傲慢和无限的悲伤。 至少作者在高中语文课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深刻的感受,但在影片中,这些都随着李白的情感经历而被叙述出来。 即使无所不知,作者对《楚辞》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白说:“二十年前,我三十五岁,写了这首诗,跟你一样”,指的是我最喜欢的《侠客行》——
“赵克满胡英,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沙沙如流星。”
这一幕不仅引出了李白的这首名篇,也升华了高适年轻时的武侠形象,进一步沉淀了高适的个人背景。
故事是虚构的,但情感经历却是真实的。 没有一睹齐王府的风采,观众怎能带入背景知识,想起杜甫的“齐王府中常见,崔九堂曾闻过数次”,如何进一步比较和连接破碎的唐朝和安史之乱后的稀疏。
繁华的扬州夜景,雄伟同时又充满政治角力的长安,悠闲的梁园,美丽的江夏、洞庭湖、三峡,威风凛凛的龙游、河西、范阳,原来这就是盛唐。 姑娘在船上起舞,兰花在酒馆里嬉戏,商人在辛苦做生意,招兵买马在边疆流血。
读书人,无论生于蜀中、江南、河北、河东、清子、江淮,无不欲游长安,在长安朝堂出身,在边塞寒月求名,天上有太阳,长安是太阳底下唯一的太阳。 原来,这就是盛唐。
今人不见古月,此月却曾照古人
故事的感人至深之处在于,它将观众的情感需求完美地投射到了故事中,无论是“世上的捷径都是寒门人开的”,还是李白说的“大鹏累了,不想再飞了”,既是繁华之下的黑暗,也是正午的阴影,也迎合了某种真实情感的投射。
高适、李白,其实都是出身非常好的人。 关于李白的出身,说法不一,但高适却十分清楚。 高适是渤海郡王高侃的孙子。 按照现在的计算生活网报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社会。 爷爷是一位将军。 然而,高氏家族的没落,让高适的就业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从19岁告别李白远赴长安,到52岁被哥舒翰征召为左骁侍卫曹,又担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秘书,蹉跎了33年。
这三十三年,高适从未学过文字,却精通诗词歌赋,甚至写出了影响深远的穿越时空的文字《言歌行》——
“前半部勇士大军死而复生,佳丽还在歌舞升平。大漠秋贫,孤城满草。顾寻。你不见战场上战斗的艰辛,但我还记得李将军。”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出身高贵、世家显赫的人才,想出人头地也是极其困难的。
影片中,李白两次给高适写信,尤其是第二次,李白写了一封紧急信,打电话给好朋友高适来长安,说自己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但到了长安后,高适只能在一家餐馆里找到李白。 当然,宴会上的朋友都是秘书监贺知章(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北海太守李邕、睿宗孙汝阳王李靖、崔宗植、岑参、王昌龄、曹盛张旭等社会名人,但他们与李白走捷径、希望进入并一展才华的理想相去甚远。 于是凭借着酒力,李白只好对自己的好朋友装傻,假装自己不记得给高适写过信。
历史上,李白就是在这个时期成名于长安,被唐玄宗征召为翰林学士。
“李白斗酒诗百首,睡长安城酒楼。皇帝上不了船,自称酒臣。”
然而皇帝的征伐只把李白当成一个玩物,“一个会写诗的人”。 这恐怕与李白为杨贵妃写下的“欲衣花开,春风吹露华窗台,群玉山顶不相见,月下瑶台相会”有着很深的联系。
也许皇帝、贵妃、太监掌门,甚至秘书监、汝阳王等大人物的关注,给了李白很大的希望,所以他想起了自己同样过着不好日子的好朋友。 然而,在挚友到达长安之前,聪明的李白就已经发现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大人物的世界。 他始终只是一个像演员一样的文学人物,很难与这些人平起平坐,在宫廷中得到利用,更不用说推荐他的好朋友了。
而去长安,失败就去扬州,不愿意就回梁园; 出游寻机,失败则回梁园;
相比之下,李白在扬州、长安成名,结为夫妻,成为道士,仿佛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却被永王李璘所写的一张纸所征服。 这与电影《将入酒》中的奇幻世界之旅正好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已近暮年却仍怀有理想的心态一览无余。 电影中所描绘的高适、李白、郭子仪之间额外的(虚构的)友谊是一种有利有弊的处理。 如果不考虑观众可能误解历史事实的可能性,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剧情。
以古鉴今,以今鉴古,恍然谁不是梦中人,谁不想与李白驾鹤行太远? 李白越万山谁不哭? 谁能不为高适对李白的良苦用心和曲折所感动呢?
高适出身体面,满面美貌,却蹉跎半生,晚年才得以成功。 李白汪洋性情潇洒,放荡不羁,却无大鹏之志,反而沦为阶下囚。 年轻时的杜甫是一位英俊的少年,但想到齐王府中他与李龟年“花落再相见王”的情景隐喻,他不禁感到悲伤。 别说孟浩然、王伟、王昌龄、崔浩,就连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个个都是黄昏景象惨淡,甚至死去。 盛世的余辉只感觉寒冷,但天塌地陷下的危机,古今如流水,月亦如此。
远在长安的皇帝根本不知道封常清高仙芝冤死,强行中风的哥舒翰出击是愚人之举; 繁华的长安最终再也不会出现。 路难走,路难走,岔路很多,现在在哪里?
众人千百次寻找他,忽然回头望向灯火阑珊处
电影中,程太监这个角色看似可有可无,但仔细审视,这个角色却将电影的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成公公以朝廷送高适军“告罪师”的图像出现。 片中高适的性格得到了升华,却要感谢成公公告诉高适,“我问了,你写信给郭子仪通报了,所以郭子仪出面为李白说话”,“我也知道杜甫的消息”。
在这里,李白和杜甫不仅仅是两个名字,或者两个电影人物,或者两个诗人,而是所有观众心中大唐的辉煌与辉煌,是盛唐的象征。 余光中曾评价李白,“吐出你的绣品,便是半个盛唐”。 李白和杜甫,统称为李杜,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盛唐的主要记忆。 高适带着书童一路翻山越岭回到长安。 在这里,影片主创通过高适的嘴向书童表达了“只要黄鹤楼诗还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书在,长安就在”。
客观地说,这种表达是一种文人式的抒情,或者说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它来自于我们的文化基因,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展示。 确实,就中国文化而言,黄鹤楼没了,但黄鹤楼诗还在。 岳阳楼被毁,但又重建岳阳楼,产生“岳阳楼”。 《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毁坏了大量书籍。 但这是建立在中华文明以统一国家的形式延续至今的基础上的。 希腊经典和埃及金字塔仍然存在于世界上,但古希腊和古埃及文明早已成为别人房屋的装饰品和文化机器中的稀奇物品。
整体来看,《长安三千里》基本上是一部文人风格的作品,更注重用历史和故事来服务表达,因此在史实方面也引起了一些观众的批评。
本片在史实的选取上,由于当今时代距离唐朝比较遥远,所以采取了词句织成网的思路。 在我看来,这自然是三分真七分虚构。 李白与杜甫的相遇、草圣张旭的悟道等都是出于叙事的需要,而不是真实的历史,在影片中被置于虚构的场景中。 包括高适和李白的友谊,其实和现有的历史研究是有一定差距的。 高适是否让郭子仪为李白求情,恐怕也是编剧的一厢情愿。
也为了满足唐诗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对盛唐的回忆,本章中处处隐藏着唐诗。 这些场景无非是唐诗的“彩蛋”,但这些彩蛋难免会偏离中心情节,所以这样的剧集剪辑方式让剧情进展缓慢,影片显得冗长。
然而,无论怎样,国内的影视文化圈早已被狂舞迎合西方的恶魔所控制。 这几年,陆续出现了一些真正想讲好中国故事的电影。 如今,《长安三万里》这样的作品也出现在动画领域,总是令人欣喜。 从单日票房来看,《长安三千里》依然位居榜首。 相比之下,今年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表现却并不好。 时代确实呼唤一大批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作品出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永远铭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这也是我们今天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和基础。 文化对一个人的作用就是校准自己的身份。 归根结底,是决定自己、选择自己。
归根结底,在时空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每一滴水的使命就是向东流淌,融入大海。 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它可能会蒸发、被提取、被其他动物喝掉。 很多水滴或许无法到达大海,但毕竟将数百条河流带入大海是中国水系的使命。 在时代的脚步中,寻找文化的脉络,就像海水中江河洋流的流动。 他深深地标记了每一滴水的方向。
几年前,当我们提出“文化自信”时,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文化自信,怎样才能算是文化自信。 从这部影片中,蓦然回首,表达自己从小学到、运用的文化,恐怕这已经是文化自信了。 只要用心关注、传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魅力就会让文化自信持续下去。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