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长安三万里》:李白、高适和大唐的命运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长安   李白   太宗   唐诗   诗文

2023-07-16 15:16:18 

为什么李白、高适、大唐的命运就如影片中所叙述的那样。

大唐版阿甘正传

昨天休息了,去看了新上映的中国漫画《长安三千里》。 看完之后,感觉非常好。 如果满分是10分,我愿意给这部电影9分——扣1分毕竟是浪费钱。 动画电影容量有限,不可能表达主创的全部潜心研究和他想要表达的宏大主题。 让整部电影和片中人物的身体比例一致,有点头重脚轻,形式承载不了内容。 但总体来说,我认为这部影片是三年前疫情以来国内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说实话,我原本对《追光动画》的制作人是有心理阴影的。 他家制作的动画电影一直有着伟大的立意,但就像《长安三万里》里的李白一样,常常存在故事讲述无法衬托他的立意的问题。 这种问题在《白蛇传》系列中就存在。 去年拍摄《杨戬》时达到了一个极致。 我不认为这样追随光能创作出什么好的作品。 我几乎是捏着鼻子买了《长安三万里》的票——因为那天剧院里实在没什么想看的了,所以我想我就这样算了,既然我们都聊了毕竟是盛唐时期。

然而,《长安三万里》的故事却出乎我的意料,非常成功。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追光终于为他们的“高尚”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叙事背景——盛唐。 终于为他们想要讲的故事提供了可靠的叙事节奏——中国版的阿甘正传。

是的,如果你分析一下《长安三万里》这部剧的基本结构,你会发现它和《阿甘正传》非常相似——

《阿甘正传》中,阿甘在板凳上等公交车,独自向路人讲述着自己的人生故事,而阿甘的这一生展现了美国战后时代的变迁。

同样,在《长安三千里》中,保卫剑南吐蕃的高适,讲述了太监程元祯带着节庆进入军帐的故事。 高适一生的故事,高适的一生,隐喻着唐代一代诗人由盛转衰,再随之起起落落的命运。

这种《阿甘正传》的叙事框架非常好,因为可以方便地将一些非常虚幻、需要一生才能理解清楚的主题浓缩起来,并在短时间内清晰地表达出来。 。

《阿甘正传》想要展现的主题是“奔跑”。 “跑步”是阿甘一生摆脱困难和烦恼、奔向自由的解决之道。 ——二战后,美国通过不断的“奔跑”(发展)摆脱了越南战争、垮掉的一代、种族冲突等困境,延续了“山上之城”的地位。

同样,《长安三千里》其实就是用这个叙事框架呈现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长安”。

长安是什么?

为什么叫《长安三万里》?

为何影片的最后,主创像中学语文工具书一样堆砌了大量有关长安的唐诗名句?

还借高适之口说出了那句“诗在哪里,长安就在哪里”?

为何是唐诗,为何是长安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你会发现,整部影片中真正出现在长安城的场景非常少。

对此,我认为该剧的主要创作者并不是一个欺诈的片名,而是对唐诗灵魂的非常准确的把握——唐诗中的“长安”绝不是一个具体的城市,而是一个形象。 一个代表着理想,代表着一个让自己飞扬的远方的形象,伸展着你一生中所学到的和所希望的。

所以长安有,但也要在三万里之外。

“总是因为浮云遮日,长安的消失让人担忧。”

《长安三千里》用高适和李白一生的描写,为我们这些从小背唐诗的人还原了一个问题的真相:唐人为什么写诗? 说白了,就跟现在大学毕业生背“国考真题”一样,最初的主要目的就是求官、敲长安的门。

《长三》中提到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故事——诗人王维通过齐王的介绍认识了唐玄宗的同母妹妹玉真公主。 宴会上曲雅乐首先引起了玉真公主的注意,王维立即将自己的诗集献给玉真公主。 公主看完后大吃一惊,说道:“我还以为这些长安流行的好诗都是古人写的呢,以为作者竟然是你!于是第二年,王维就考中了科举。”作为进士——是的,唐朝的科举考试并不含糊,唐朝甚至鼓励考生先在长安城立名,这样,名单公布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说服考生。所以,王维先通过自己的诗在玉真公主这样的权贵中名声大噪,然后通过科举入仕,才是当时被肯定和效仿的正道。

因此,片中的王伟给人一种诗人肖像中“高冷佛系出身的高材生”的感觉。 这个把握应该说是非常正确的。

但为什么当时的有志之士“干于诸侯”时却流行用诗呢? 其实电影里也提到过——《诗经》中的“黄鸟”。 编剧用年轻的李白来悼念他的好友吴贵德,一开始就唱道:

越过黄鸟,止于荆棘。 天上的神啊! 消灭我的爱人。

这其实不是闲写,因为它提醒我们,诗抒志志,这是中国自先秦以来就开始的传统。 当时的诸侯、大臣、士人不直接说话,而必须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所以孔子就教育他的子孙,“不学诗,何以言?”

但到了唐代,这种风气有了高级版本。 不仅要会背诗,还要会自己写诗。 于是唐诗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_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_物盛则衰是什么意思

但问题是,一件事一旦和发财的机会挂钩,就难免会向内转。 李白、高适想要进入盛唐的时候,也有相当程度的涉及到写诗的事情。 像李白这样的顶级诗人或许还有机会通过诗歌成名,像高适甚至杜甫(历史上像杜甫这样的“二流”诗人,要重演王维成获奖的故事,确实很难。诗集一等奖。

所以我们在影片中看到,高适去了长安之后,带着自己的名片和诗集,四处“去拜访”,但得到的却是拒绝、拒绝、再拒绝。 屡遭“长安”拒绝,他只得回到家乡,从军,隐居,度过了十年、十年、十年。 从白发到白发,从青年到老年。

相信很多成年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能产生共鸣——很多人都有过当北京飘和胡飘的经历,就像高适的名帖和诗集一样,我们也曾旅行过我们手里拿着简历,“上诸侯”,试图在“长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展示我们一生所学。

然而,大多数人都和高适一样,等了很久很久,并没有等到那个机会。 王维、李白、崔宗植,看到他们的前辈、同辈、晚辈抓住不同的机会登上龙门,为什么我却很久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虽远隔千里,但我们却相识数十年。 此心不变,其他的事都是枉然。

对于“高健身”者来说,人生似乎是一场无望的等待和漫长的挨锤打的过程。 于是原本用来争取机会、博取关注的诗歌,渐渐异化成了我们孤独中的安慰和心灵寄托。 于是高适的诗就变得苍凉、怨恨、悲壮、凄美。 “校尉羽书飞沧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诗歌的意义就在这种等待和煎熬中升华,唐诗终于成为唐诗。

这就是影片用来隐喻高适一生的唐诗变形。 但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机制,影片并没有完全指出——为什么高适从青年到中年一直郁郁寡欢?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的《言歌行》不够好?

不,答案就在于高适在影片中反复强调的他的高贵出身——渤海高适。

高适的诗与失意

渤海高氏是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望族。 家族名气如此之大,就连北齐高欢家族也坚称自己是其中一员。 但在唐朝的鼎盛时期,渤海的高氏正如高适自己在影片中所说的那样,已经没落了。 之所以衰落,是因为渤海高氏属于“山东士族”,隋唐政权继承北周,以“关陇贵族”为统治核心。 因此,像渤海高氏这样与前朝皇帝有关系的山东士族,一直是唐初征伐的对象。

这一点的杰出代表,请看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山东黑”(虽然这个“山东”不是另一个“山东”)。 之后,唐太宗在朝堂上动不动就实行地域歧视,极大地贬低了山东士族。 后来,大臣张兴成听不下去了,说道:“陛下,您应该接受神通吧!” 陛下是天子,全世界都是你的,你必须平等对待每个人,总说“山东人”是不好的,别人会说你心胸狭隘!

但即便如此,唐太宗仍然继续进行地区讹诈。 贞观十八年,太宗要征战高句丽,他急于寻找一位习惯打仗的将军。 他听说有个山东人叫程明祯,很有本事,就召见他问话。 ,程言之雄辩,太宗十分满意,表示可以重用。 熟料离开前,程并没有下跪致谢。 太宗也不顾面子,指着他的背开始发怒,咒骂这小子不愧是“山东白痴”! 太无知了。

这份史料表明,“山东伊夫”一词应该是唐代关陇族中非常常见的骂人词。 关陇贵族平时以取笑、镇压山东士族为乐。 即使是唐太宗这样英明的皇帝,也不能免俗。 其实你觉得太宗真有那么瞧不起山东士族吗? 我不这么认为。 太宗玄武门起义的地点以及他所倚仗的众多将领、士人,其实都是山东士族,就连他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都是“渤海高氏”。 秦王系列的“山东味”很浓。

但正因为如此,太宗在掌权后就不得不不断地表现出对“山东士族”的蔑视,安抚关陇贵族,告诉他们,只有我们不弯肘。

因为唐太宗知道一个道理:权力是不肯分享的。 长安的要职就这么多,如果给了关陇贵族,就不能给山东士族了。 因此,必须用“地域歧视”来区分主人和奴隶。

唐代对山东士族的蔑视和系统性镇压,反映出在农业社会建立高度集权的皇朝不可避免的矛盾——权力的匮乏必然会引起中央与地方豪门的不满。 山东士绅每天“盼长安在阳光下平安”,但就是挤不进去,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委屈。 你如何解决它? 骂几句“山东白痴”或者“臭男人来长安讨饭”有用吗?

没用的。 如果想要合理分配稀缺的电力资源,就必须对系统进行调试。

于是唐太宗效仿前朝,完善了科举制度。 唐太宗看到考试的士子,说道:“天下英雄尽在我囊中。” 他觉得自己终于发明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协调各地贵族豪门的权力,分配权力——我们统一考试,你却总是无话可说?

但问题依然存在,正如我们在《长安三千里》中看到的,毫不含糊的科举,造就了士人用诗文“召诸侯”“走卷”的风潮当诗篇蓬勃发展时,向内的卷轴又出现了。 大家看完卷轴才发现,朝廷中的官职,无论科举还是恩宠,大部分都是关陇贵族集团占据的。 朝廷为了防备山东士族,宁愿任命高仙芝、封常清、安禄山等“胡将”,而不是你(比如剧中只会在扬州舞剑的裴将军)河东裴氏)。

是的,开元盛世下的唐朝,出现了一大批像高适这样被排除在核心权力圈之外的山东士族,还有像李白这样的“商人子弟”——以李白为代表的阶层其实就是在这个阶级食物链的下端,朝廷的官职连士族都不够。 如何让富商和新兴商人挤进来分享蛋糕?

于是他们心中的“长安三万里”的梦想就成了大唐“盛世繁华”之下的一个隐患。

大批高适、李白寻找机会却得不到,只能留下“路难,路难,岔道多,今我安了”的空诉。

而这种怨恨最终积累成了一场惊天大祸,这就是安史之乱。

突然有一天,数百年同时发生

今天,很多人回顾这段历史时,或许仍然会归咎于河北三镇的“祸患于世”之罪。 我觉得你们这些消耗品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错,你们这么好,为什么要叛逆呢? 破坏盛唐盛世的大势,甚至让整个中华文明走下坡路,是大罪。

但如果你把目光转向河北三镇和支持他们起义的山东士绅,你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你们唐朝是盛世,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全聚德股票已上市。 全聚德养的鸭子会流下同理心的眼泪吗?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当时唐朝的制度下,山东各省,特别是河北的封建城镇,长期吃苦最多,享受最少的好处。 他们打的仗最多,杀的人也最多。 当地长期饱受战争和军事化管理的困扰,但到了分享权力的时候,长安的权贵却把他们视为“山东白痴”。 时间长了,当地的贵族们当然会不高兴。 他们在唐朝得到的教训是,皇帝不是自己生出来的,他真的吃亏了——把一个皇帝从我们身边推下去不好吗? 于是就有了安禄山。

是的,安禄山叛乱实际上是长期受镇压的山东士族集团与长期生活在边疆的胡将联合的结果。 据史料记载,安禄山起兵后,河北不少地方甚至为他建祠,祭祀“燕皇帝”。 在安禄山幕府中,也任命了大量的山东士族子弟为其幕僚。 这些人“跟贼”的心态,其实和李白从雍王那里“谋逆”的心态很相似。 这并不是说他们无法辨别是非。 是生活的困境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他们也想去属于自己的“长安”,但是长安拒绝了他们,让他们此生无望,那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我只好跟着他们的“安元帅”进去了。

由于长期受到镇压的地方士绅的支持,安史之乱如此难以平息。 即使被平定后,仍然变成“割据政权”,导致唐朝的衰落。 这就是安史之乱的真相——安禄山,其实并不代表他是一个人造反。

而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你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高适确实是如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 安史之乱爆发前,他郁闷失意,颓废不堪,无论走什么路都爬不起来,但安史之乱却爆发了。 随后,他的升职速度就像坐火箭一样快。 从无能的哥舒翰幕府秘书,拜左拾遗物,后转监察御史,升谏大夫,最后升任淮南节度使。 平定雍王叛乱?

高度适应的人才肯定会起作用。 但还没有定论。 真正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那——他追求的是“渤海高士”。

安史之乱之前,他是朝廷防范和镇压的对象,但安史之乱之后,远赴灵武登基的唐肃宗回首发现,他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山东士族。 高适有文名,能打仗。 更重要的是,他是山东士族中的一员。 提拔他,放他去打仗,可以帮助唐朝尽可能地处理民心,降低叛军的合法性。

唐朝需要利用高适等人的超级升迁来告诉山东士族,只要你愿意投降,朝廷还是愿意给你发财的机会。

于是高适终于等到了“一日同风而起”的机会,正如影片中所说。 “突然有一天,数百年的时间一起发生了。”

高适的一生和命运,随着唐朝的国家命运而转变,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颇具讽刺意味。

高适晚年官至节度使,被封为渤海侯。 他成为盛唐“当人类星光灿烂”的诗人群体中最有成就的诗人,甚至可能是唯一一个最终到达他所追求的“长安”的人。 但我不知道他晚年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他年轻时与李白、杜甫交友,吟诗作赋,试图以诗成名,但在最终,决定他们今生遭遇的并不是他们的才华和诗歌。 艺术。 但他们的起源——

高适出身于山东名门望族,又是渤海名门望族,所以他年轻时饱受欺压,安史之乱后才鼎盛。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所以年轻时颇有成就。 安史之乱后,“天阶践踏公官尸骨”,他日渐消沉,最终病死于茅屋。

李白最差,他是商人之子,就算能名满京城又怎样? 他就是走不了科举正路,无法进入唐朝真正的统治核心去展现自己的野心。 即使唐玄宗想不拘一格地使用他,仍然用他的诗,把他当作小丑。 所以,李白的疯狂,就像竹林七贤的肆无忌惮一样,不是他命运的原因,而是他命运的结果。

物盛则衰是什么意思_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_

“莫愁未来无知己,天下无不识君”?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为自己的才华感到自豪,也许我们都这么认为。 然而,当你习惯了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你的命运或许已经被暗中写好了——我们只是命运洪流中漂流的一叶小舟。 能否等到“长风破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不取决于你的诗,不取决于你的文,不取决于你的武功,不取决于你的选择,甚至取决于你自己。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任何诗都无法解决的悲剧。

诗来了,长安来了

长安在三万里之外生活网报道,历史的大势决定了那个时代,有太多的人远远地看着长安,但也正是因为长安无法回应那么多人的远眺,权力和机遇唐代的分配制度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那个繁荣的时代迎来了不可避免的解体和灾难。

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华夏文明也迎来了转折,因为我们的文明接受了这个教训,进行了自我改革——既然“长安”无法回馈大家渴望的需求,那么它就只能压制大多数人的渴望。对于这种需求,不要鼓励那么多高适、李白、杜甫去“看长安”,避免让他们看了就心生怨恨,白白说些“长安”的话。以前士兵的半死不活的士兵”或者“富家子的臭酒臭肉”的情感。

所以你会发现,唐以后的诗文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满怀希望去“望长安”的人越来越少了。 即使偶尔出现像辛弃疾这样的唐朝猛人,有才华,“西北望长安”,也终究只能“穷山无数”。

最后,“长安”的形象逐渐消失,诗人的理想和野心也被刻意压制。 中华文明从唐前的盛世到盛衰,从张扬到内敛,从勇敢到脆弱,从雄心壮志到谦恭有礼,从永远梦想着“有一天大鹏齐飞”。同风”到满足“独徘徊小园香径”——

我不忍心说这是一种文明的自我阉割,但确实,我们为了文明的稳定,为了防止安史之乱式的内爆重演的前提下,损失了太多。维护统一的皇权体系。

其中最珍贵的是自由、奔放、勇于追求梦想的盛唐精神。 《望长安》,几乎成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生机与野性的最后回响。

如今一千年过去了,在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不应该再有类似的矛盾,那么我们能否在唐人口中找到“长安”,以及“生于人间”的理想呢?长安”的嘱托? 、野心和自由?

影片中,高适在最后说道——诗在哪里,长安就在哪里。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影片的最后,当千年前诗人的一句“王长安”浮现出来时,你的眼眶里无法控制的泪水的原因——

原来我们的文明也曾如此清新、绚丽、豪放、自由。

还有一批人物,自信地认为自我理想的实现是理所当然的、必然的。 这种古老、健康、不扭曲的精神,即使历经千年,依然能在每一个自由人的心中产生共鸣和回响。

愿你此生也有自己的长安:诗在哪里,心在哪里,志在哪里,长安就在。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