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的雄安新区,一所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学生3000余人的小学校,短短5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年前,这里的信息课主要内容是软件的使用; 但在今天的课堂上,孩子们对编程、机器人等内容并不陌生。
2018年以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和原河北省雄县第二小学开展跨省“一体化”帮扶办学。 在两地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雄安的孩子爱上了科学,有了用科技改变生活的梦想。
参观:独具魅力的科技课堂
11岁的徐晨光在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读四年级。 每周的一个下午生活网报道,他都会在学校上他最喜欢的 3D 打印课。 5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第二天,他惊喜地发现课程的主题是火箭设计。
“我接触3D打印已经快一年了,已经用软件设计了很多东西。” 徐晨光和他的朋友三人一组,熟练地操纵鼠标,在刚刚建成的火箭上描绘出一颗三维的红色五角星。 。
在这个名为“梦想空间”的教室里,摆放着学生们打印的各种物品——花瓶、钥匙扣、小房子。 徐晨光的愿望是用3D打印更大的东西——因为老师说可以打印出房子。
忙碌在课堂上的青年教师张子业,199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 “2018年,我刚在这里毕业的时候,信息课的主要内容是Word等常用软件的使用,孩子们兴趣不大,老师们也觉得内容有点过时。当时“没有条件提供丰富的科技课程,缺乏创意。”她说。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对口支援的带动下,学校收到2018年第一批企业捐赠的设备,并举办首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雄安)论坛。 “孩子们第一次看到机器人表演,我们也决定开设科技课程。” 时任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课程部主任郭雪瑞说。 在时任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执行校长张文峰的大力支持下,他从学校招聘教师,组建了科技教育队伍。
学校开设了航模、机器人、编程、3D打印、科学探究等多个俱乐部。 “我们学校已将编程和3D打印纳入课程。” 雄县教育局党委委员、中关村三校雄安校区常务副校长陈文华表示,孩子们看到机器人不再是惊讶、好奇,而是熟悉、熟悉。 种类。
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编程俱乐部学生测试机器人编程效果 李鑫 摄
突破:科技教育并非遥不可及
1995年毕业的王东,在原雄县第二小学工作了近30年。 他曾在学校担任数学老师和会计,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 2018年,学校招聘教师组建科技教育团队时,他主动来到科技教研组。
在他的印象中,以前学校的科技教育无法落地,主要是大家觉得费用昂贵,而且无法体现在学习成绩上。 “家长比较现实,觉得不考也没用。” 他说,现在家长以90后为主,越来越支持孩子开阔视野,学习一些考试之外的知识。
2018年之前,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10个班,学生3000余人。 这么大规模的学校,只有一名科技老师。 该老师因“精通电脑使用”而被分配到教学岗位,主要教学生“练习打字”。
在北京援助队的支持下,老教师王东发现,科技课程虽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并不一定需要很多钱。 “在经费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开设了一些科技微课程,比如让学生把‘问题卡’贴在墙上,培养敢于提问的精神。” 王东说道。 打开废旧电子产品会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应邀到校讲学的科普作家、《中国高新技术》杂志主编姚昆仑对孩子们的提问印象深刻。 “有的孩子问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有的孩子问不同品种的杂交水稻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知识面很广,想法也很广泛。” 姚昆仑说道。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学校强调“有课不考试”。 “行胜于言。科学课的好处需要通过持续的行动和环境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 陈文华说道。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