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潘镜芙院士逝世曾获誉为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驱逐   导弹   海军   军舰   梦想

2023-10-09 17:00:36 

中国工程院院士、造船领域专家潘镜福院士因救治无效,于当天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3岁。

·潘景福

从租用渔船到万吨级船舶,从白手起家到航行世界各地,中国人民海军破浪而逝,经历了一次从黄水到深蓝的伟大航程。

在这个艰难而又辉煌的发展过程中,潘镜富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40多年来,她努力打造大国战舰。 她成功主持了我国两代四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让国产驱逐舰实现了零的突破,使他被誉为“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

我们需要建造自己的战舰

80多年前,一艘难民船驶向黄浦江。 7岁的潘镜福看着江上驶过的船只,有些新奇和困惑。

“我问父亲,为什么都是外国船只。父亲说,因为我们没有军舰,所以侵略者可以直接开进来。虽然我当时只有7岁,但我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介意我应该想办法建造大型战舰。”

从此,年轻的潘镜甫萌生了为祖国建造一艘大型军舰的想法。 这个想法成为他“造船梦”的起点,并最终成为他毕生的事业。

1942年,潘镜芙随父母定居苏州,先后就读于乐群中学、苏州中学等学校。

年轻时他就牢记着这句话,“读书要像金字​​塔,一定要宽阔、要高”。 从此以后,每当潘镜甫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总会深情地说出这句话,引导他在以后的学业和船舶设计生涯中走向成功。

又一颗巨星陨落!他告别了最爱的“老幺”_又一颗巨星陨落!他告别了最爱的“老幺”_

1948年,到了报考大学的时候,潘镜芙因看不到船舶设计专业的出路,只能搁置自己的梦想,选择了当时就业前景较好的电气工程系。

·1951年,潘镜芙(后排左三)与同事在西湖边合影。

四年后,潘景福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大学毕业,分配到华东电工局从事电气设计工作。 她以为自己正在离自己的造船梦想渐行渐远,没想到,一张调任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组织安排潘镜福到一机部造船局产品设计分院工作,参与新中国船舶的设计。 我儿时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了!

“我去报道的那天,上海天气很好,风和煦,草绿,还有红色的设计建筑。 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 我很高兴,觉得我这辈子应该继续在这里工作。 ”

对于潘镜富这个学机电的年轻人来说,建造军舰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当时,中国和苏联联合建造了扫雷舰,苏联提供图纸并指导工作。 潘景福最初的工作是翻译和技术校对。 这项看似边缘的工作,为他快速掌握各种原理和技术参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5年9月,她的儿子出生。 为了纪念当年从事造船事业,潘镜芙给儿子取名“福波”。 同年,为了更全面地掌握造船知识,潘镜福告别妻儿,前往武昌造船厂。

他扎根一线,从基层做起。 “我们住在码头,每天带几个馒头吃饭。从翻译抄图纸到施工,把船的钢板一块一块拼起来,怎么装管道、怎么拉电缆……我从头到尾都遵循它。”

_又一颗巨星陨落!他告别了最爱的“老幺”_又一颗巨星陨落!他告别了最爱的“老幺”

·潘景福

1956年9月,潘镜芙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在船舶局第一产品设计室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那一刻,他一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的愿望更加强烈。

一边呕吐一边实验

1961年7月,中国舰艇总体研究设计院第701研究所成立。 潘镜福在这里工作了近60年,她的一生与新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1962年,我国开始研制第一艘65型火炮护卫舰,潘景福主持了电气部分的设计。

当时国内船舶全部用直流电,岸上则用交流电。 军舰一靠岸,就必须接通岸电。 照明前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如果连接不正确,将会烧毁电气设备,带来极大的不便。

潘镜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护卫舰的直流电源系统改为更可靠、更经济的交流电源系统。

这个想法当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潘镜甫顶住了压力。 他认为交流电系统稳定可靠、价格便宜、岸电方便。 此后,我国其他类型军舰的建造均采用了AC系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件事也让潘景福在业内名声大噪。

又一颗巨星陨落!他告别了最爱的“老幺”__又一颗巨星陨落!他告别了最爱的“老幺”

完成从扫雷舰到护卫舰的研制工作后,潘景福在造船领域练就了内功。 他建造一艘属于中国人的导弹驱逐舰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这个更重要的任务终于来了。

·工作中的潘镜富。

建造一艘中国驱逐舰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先决条件,也是中国船舶设计者共同的梦想。 20世纪6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任命已成为船舶电气专家的潘镜福和船舶工程专家李福利牵头设计中国第一代051Z型导弹驱逐舰。 李福利负责船体,潘景福负责动力、动力和武器系统。

在当时科研基础极其薄弱、工业基础落后的情况下,设计建造如此千吨以上的大型军舰并不容易。 从船体设计开始,诸多困难接踵而至。

敢于思考、敢于冒险的潘镜芙,从不给自己的设计设限。 她首次在051型驱逐舰上安装舰载导弹。 她将导弹、舰炮、反潜武器等单兵装备组合成一个武器系统,大大提高了命中率。

为了检验该舰的整体性能,潘镜福一直在随舰进行扩大试验。 “民间有句话‘浪高三尺’,当你看到浪飞过船顶时,跟着浪,顶浪,边浪,边浪,每浪会摆动多少。一个圆圈。做实验。”

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于1968年在大连造船厂开始建造,经过近四年的艰苦攻关,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济南”号于1971年12月成功交付海军服役。首舰导弹系统在靶场进行测试,四发命中四发! 从此,中国海军首次拥有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水面舰艇,使我国驱逐舰进入导弹时代。

·051型导弹驱逐舰

又一颗巨星陨落!他告别了最爱的“老幺”__又一颗巨星陨落!他告别了最爱的“老幺”

此后,潘景福带领团队攻克了远洋航行时的油水供应问题,成功为中国海军舰队设计了一艘指挥舰051Z型“合肥”号导弹驱逐舰。

1980年初,由6艘051型导弹驱逐舰组成的海军护航编队,在编队指挥舰“合肥”号的率领下,圆满完成了护航任务。

此次航行,中国人民海军不仅检验了航行能力,还收集了大量气候、水文资料,为今后远洋考察和科研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最喜欢的是“最小的”

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但潘镜芙并不满足。 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051排水量3000吨,1980年建造了十几艘051,但无法与国外相比,我们必须建造第二代驱逐舰。”

20世纪80年代中期,潘镜富再次担任我国第二代052型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 “原来在旧舰上,船长站在最高处露天观看,现在如何发射大炮,都是通过口头命令手动完成。052不同,船长在战斗中”指挥室并自动进行操作。指挥。”

1994年和1996年,潘镜福领导设计的中国新一代052型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和青岛舰分别交付海军。

新型船舶性能快速提升,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极大促进了我国造船、冶金、兵器、电子、机电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柴油化联合电站、大功率燃气轮机和国产柴油机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意义重大。 舰体设计、动力装置、战损控制、武器装备等方面的研发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95年生活网消息,哈尔滨舰访问朝鲜、俄罗斯。 1997年作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主力舰出访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实现中国军舰首次环太平洋; 2002年,052型青岛舰历时4年多。 3月,横渡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实现中国海军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潘镜富感慨地说:“我们的船不仅是只能在国内看到的船,而且还可以去很远的地方。”

·潘镜甫登上驱逐舰。

2012年,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交付海军; 2019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正式服役; 2022年,福建号航母下水。 各型驱逐舰编队入海,成为航母的“刀锋卫士”。

看到这些“机动军港”被她一生挚爱的驱逐舰守护着,潘镜芙心中充满了喜悦。 “我最大的希望是我们的海军、舰艇、航母舰队能够达到世界水平。”

潘镜甫常说,他有三个孩子,一儿一女,而他最喜欢的就是“最小的”——毁灭者。 他对战舰的偏爱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大连海域水不够深,我们就去舟山; 如果黄海浪不够大,我们就去东海、南海。 为了提高导弹驱逐舰的航行适应性,他带领设计人员长期深入惊涛骇浪。 在高海况测试中,十几米高的巨浪仿佛要掀翻人的五脏六腑,但潘镜福坚持登船指挥; 在雷达系统测试中,强大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 无论同事如何劝阻,潘镜芙付总裁都会亲自到场。

即便是2018年退休后,他也会时不时地去研究所一趟,和年轻的技术人员聊聊。 只有这样,他才会安心。

经过40多年的努力,潘镜福像一位充满期待的父亲,见证了国产军舰首次航行访问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青岛舰穿越三大洋,绕地球一周; 武汉舰、海口舰穿越印度洋,驶入亚丁湾。 劈波斩浪……

·潘景福

潘先生,我们走吧!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