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刘正Simon:华为自研芯片的“遥遥领先”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苏联   封锁   比尔   技术   芯片

2023-09-21 13:00:47 

作者|刘铮

西蒙战略顾问

过去几周,华为自研芯片的回归引发了舆论热潮。 围绕这款技术水平接近7nm的麒麟9000s芯片的热议,催生了一系列“遥遥领先”的阴谋论,或者说又是另一种沸腾的自娱自乐。 但对于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记狠狠的耳光。

日前,多位众议院议员联名批评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失职。 除了要求加大制裁力度外,他们还威胁要对华为及相关人员采取“刑事调查”方式。 看来,美国自2018年以来对中国芯片技术逐步加大的封锁,将在“八年抗战”结束前被打破? 但回顾历史,美国对苏联的技术封锁确实压制了竞争对手的战略潜力。

那么让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来思考:技术真的可以被封锁吗?

在“卡脖子”的情况下从头开始设计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对于这个问题,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CEO彼得做了简单的评论:“物理规则在中国是一样的,和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law is the same in as in of the Earth) )”,所以从逻辑上看,不存在绝对的物理禁区阻止中国工程师重现同样的物理现象。

当然,数学上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工程上的可行性,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既不存在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存在无限的研发时间。

当试图复制某种技术体系时,其发展路径上必然存在一些限速点。 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其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诀窍,其他领域的技术进步就无法得到应用,从而拖累全局。 技术实施。

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卡脖子”技术。

但这种具体说法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因为技术进化的路径不是线性的、唯一的,而是从三维进化图上的低层次起点开始,向“最优位置”进化。

我们试图模仿的成熟技术体系并不是在“睁眼”的状态下一次性规划出来的,而是在“技术迷雾”的状态下慢慢发展起来的。 这就是一个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

也许有多个“最佳位置”可以满足任务要求,但在之前的计划中没有实现; 或者即使实现了,在过了设计冰点之后,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也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新的发现融入到现有的“狗屎山代码”(这个概念是指开发人员所编写的代码中乱七八糟的)继承自前几代开发人员)。

将不同情况下的成本抽象成不同高度的“地形图”,分析最佳位置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一位母亲让女儿先把一根香肠的头和尾切掉,然后用锡纸包起来。 虽然我女儿觉得很莫名其妙,但她还是照做了。 直到回到奶奶家,她才发现奶奶的老式烤箱太窄了,根本装不下一整根香肠。 但如果把头尾切掉的话,油会滴下来,所以一定要用锡纸包起来。 对于我女儿的新大烤箱来说,这不是必需的。

很多所谓“包含5000个精密零件”的“卡脖子”技术,也包含着这种“切香肠”的技术规格。

这一特征有利于那些主动或被迫从头开始“设计”技术方案的人,因为后来者拥有更多关于技术演化图谱的信息,从而可能规划出另一条发展路径,甚至这条路径会发生改变。 导致现有解决方案未曾设想的“最佳位置”。

这在德国的二战军备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由于战败后的十年内被禁止拥有和研制坦克,德国设计者们并没有被一战坦克的技术路线所束缚,而是从德国的战术需要出发。闪电战。 从最终出发,设计出更具实用效能的坦克。

不久前有媒体发表文章解密针对中国的芯片封锁,称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相当于复制整个人类文明”。 这句话意在夸大芯片研发的难度。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知道文明是可以实现的本身就包含了足够的信息。 在21世纪重建人类文明肯定比从原始部落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要容易得多。

这个文明甚至可能运行得更先进、更环保。

美国是如何欺骗苏联的?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著名的“巴图姆”(巴黎协调委员会),这是一个针对苏联以及后来的中国的技术禁运体系,在美苏冷战中发挥了战略作用。

整个冷战时期,巴统对苏联的禁运清单在86至285项之间波动,并“严格控制”战略物资、先进技术及相关产品流入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拦截具有军事潜力的技术转让。

如果仔细观察“巴统”的实际执行情况,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大多数情况下,苏联人可以用钞票欺骗欧洲企业,公开申请引进成套工业设备和技术的许可证。 二战后的几十年,甚至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不断从西方引进技术,其容忍程度远高于目前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但现实中,苏联的整体科技水平始终不敌美国,赢得了“傻、大、厚、黑”的名声。 这是如何实现的?

里根时代的中央情报局局长比尔·凯西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必须确保大幅增加苏联获取每项关键技术的财政成本。” 在当时石油危机的背景下,苏联经济和财政预算极度依赖激增的石油出口。 由于巴统禁运的宽松,苏联石油工业严重依赖从欧洲和美国进口的机械和采矿技术。 因此,比尔·凯西选择在苏联国内油田发展的关键时刻推行极其严格的定向技术禁运。

以苏联的技术实力,发展自己的石油生产技术也不是不可能,但之前,“造不如买”实在是太舒服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举全国之力,突破技术瓶颈,保证油田开发进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于是苏联人又走了老路:我们克格勃不是很厉害吗? 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偷呢? 而这就是中情局策划的第二层陷阱。

伯克·韦斯特发布命令“我们的目标是让俄罗斯人损失尽可能多的外汇”。 中央情报局在海外开设渔业公司,并以高价向苏联情报官员出售巧妙歪曲和错误的技术信息和图纸; 相互矛盾的学术文献和书籍让苏联专家陷入了困惑。 他们绕道加拿大“走私”苏联急需的工业软件,其中嵌入的特洛伊木马引发了1982年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爆炸。

经过一系列的疲惫和放血之后,苏联人终于逐渐实现了石油工业的本土化。 然而此时美国和沙特联手将国际油价推向了地下室,让苏联之前不计成本的投入完全付诸东流。 。

至此,三把斧头被砍了下来,克里姆林宫上的旗帜无声无息地掉落在地上。

苏联的教训

可见,美国对苏联的技术封锁并不是为了锁定苏联的技术进步。 如上所述,这很难奏效。 其意图甚至不是为了减缓苏联人的技术发展进程,而是通过关键技术的封锁来加速苏联财力和国家能力的消耗。

苹果封锁来电会怎样_全境封锁会免网络卡_

这是一次非常先进的战略进攻,比尔·凯西无愧于“结束冷战的战略大师”的称号。 这一策略之所以如此成功,与其说是比尔·凯西的目标准确,不如说是苏联体制的稳定。

由于从来不面向最终用户,只负责政府和军队采购,苏联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极其僵化。 比如,技术引进的需求是研发系统提出的,却是外贸系统执行的,而外贸主管部门的KPI实际上就是技术引进的“性价比”。 所以自然地,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拖延,尝试将新技术拖入过时的技术,然后协商一个好的价格。 反正死了的道友,也不会死得可怜。 而当国家战略需求被打压时,这些官僚立即“不惜一切代价”,任由中情局的渔业公司索要高价,不验货就下订单。 在这种现实下,苏联引进技术的速度和成本极其低效,甚至适得其反。

研发体系也是如此。 它追求的首要原则是确保部门的存在和预算。 主要关注的是技术路线的“斗争”。 最重要的是如何影响上级的决策。 它从来没有考虑长期影响。 技术路线的影响。 至于拿到预算后如何交付,主要是“模仿吸收”。 在宽松的巴统禁运的诱惑下,苏联人不断在“这次必须充分了解技术并自己研究”和“我根本推不动,所以我们买吧”之间来回跳跃。 当真正的禁运来临时,从上到下都显得无奈。

这里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的技术进步并不是自下而上由市场需求驱动的,更多的是来自上层的意志。

不可否认,包括产业政策在内的战略顶层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但如果一个技术体系完全脱离市场需求,沦为“以拨款/补贴/评估/奖励为导向”的绩效研发和宠物工作,那么任何充满聪明人的组织都会演变成苏联研究所。 存在。

物理规则是普遍的、公平的,中国人的智商并不比欧美日韩人种差。 真正的潜力在于十亿消费者的超大规模市场为技术竞争和迭代提供的舞台。 只要还有海量的真实需求去推广、验证、用钱投票选出最好的产品,比尔·凯西的技术封锁陷阱就会弄巧成拙。

甚至反过来,当美国企业失去中国这个拥有10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时,其技术进步也将失去相当大的反馈能力。

我们坚信,遵循科学、保持开放、面向市场生活网消息,技术永远无法阻挡。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