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帮我看看,说明书上写的是什么?是为了治我的病吗?别大意了,弄错了,到时候我会给你添麻烦的。”
每次去爷爷家,小石都会被分配一个重要的任务——用白纸重写每张药品说明书上的放大版文字。
原版认为这种“汉译”行为只发生在我们家。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同事朋友聊天时,我发现被药品说明书困住的现象在每个老人院都在发生,却没有任何警报。
只是很少有人发现并愿意为他们发声。
隐形手册
一颗米粒可以覆盖4个字符,一本巴掌大的手册可以写满数千个字符。
这种看似离谱的事情,却成为医药行业的常态。
就拿硝苯地平来说吧,这是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药物。 说明书上除了生产厂家和地址外,药品备案号、真正的用药指导和应急说明只有几百字。
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必须使用最小的字体,4点字体大小来打印。
别说是高血压患者,就是正常人看到也会觉得头晕。 我担心他们不小心服错了剂量。
还有心脏用药的说明书,除去化学结构式,最小的字体就有6700多个字符,密密麻麻地印在大约有A4纸一半大小的纸上。
手头备一些老人常用的药。 每个品牌的说明书上,放几粒普通米就可以覆盖4个以上的汉字。
微博上“药品说明书小如蚂蚁”的话题引来数十万投诉。 明明是两三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东西,但通篇必须用专业术语写得牢牢,这样才能让人同时看到两件大事。 别说老年人看的费劲,就是年轻人也得靠猜测才能理解。
连药店工作人员都抱怨这种说明书是“微雕印刷”。
这不是救死扶伤的良药,简直就是治病救人路上的绊脚石!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一些药商也跳出来为自己辩护,称重新设计说明书会增加流水线成本。 太大的手册不利于环保。
但正如网友所说,现在药盒的设计越来越大,铝箔包装也越来越多。 可以花钱购买这些华而不实的包装,并且不想以更大的尺寸打印说明。 这种态度不是故意刁难吗?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一些药品生产企业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要求,将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放大、加粗。 试点药房还增设了打印机,为有需要的消费者提供大字体的说明书。
这些“老龄化”改造试点势必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多便利,那么其他问题呢?
在当今快节奏的智能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生活网消息,将年轻人和老年人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面。
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也让老年人变成了被抛弃的一代。 在原地踏步的同时,他们也必须为“落后”付出代价。
被遗弃的老人
截至2022年,扫码乘车已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扫码点餐覆盖全国60%以上商户。
在数字化越来越便捷的时代,老年人开始陷入困境。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超一线城市,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大多数快餐店只用冷柜点餐。 有些小餐馆会强迫你关注公众号或下载APP才能吃这顿饭。
店里虽然有服务员,但用餐高峰期没时间一一教你。
除了吃饭、吃药难之外,老年人的出行也是一个大问题。
每到春运和小长假,各大火车站的人工售票处都能看到老人排队。
不懂网上买票的人,人肉买票肯定抢不到票。 咨询现场工作人员,最安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APP保留剩余选票。 时刻刷新状态,看到替补就果断行动。
但在抢剩下的门票之前,他们必须先学会下载、注册、绑定和使用APP。 历尽千辛万苦找到车次后,还要通过“替补”、“加速套餐”、“双通道抢票”、“好友加速”的考验。
顺利通过了一系列检查站,还能抢到票的老人已经不多了。
就像购买火车票一样,网上预订和登记也需要大量的智能。
去年,一位老人求助,称自己已经一个多月无法到华山医院挂号了,希望记者能帮他想办法。
记者拨打预约热线被告知“没有号码”后,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到医院的自助服务机上取号。
但现场测试证实,专家账号在放号后1分钟内就全部被网络平台瓜分。
如果你想通过114帮忙注册,每月需要缴纳20元的服务费,但不保证一定能注册。
即使成为包月会员,也必须绑定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复杂的注册和登录程序对于老年人来说仍然是困难的。
互联网的洪流下,即使一个人坐在家里,也很难抵挡科技带来的巨浪。
今年春节期间,热播剧《飓风》几乎席卷了每个家庭的客厅。 有人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爷爷听到大家的热议后,连续看了二十多集,却没有等到高启强的出现。 原来爷爷正在看《旋风》。
这个小插曲被发布到网络上,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但仔细想想,玩笑的背后却是智能电视的“废弃老化”。
现在的电视一打开都是复杂的操作界面和华而不实的广告。 如果你想从片库中查找电视剧,你需要会输入拼音并有鼠标操作经验。
如果您不小心,还很容易订购付费节目并找到盗版电影。
此外,如今的电费、燃气费缴纳也开始进入网络无人模式。 取快递、买菜也离不开手机。
看起来生活变得更有效率了,但不知道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却是老年人。
更可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信息不畅,对老年人撒下一张诈骗大网。
今年315晚会揭露了一大批骗子利用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家庭等“遇险剧”剧本,在短视频中向老年人兜售“神药”生活。
一些骗子利用“AI换脸”技术欺骗老年人购买三无产品。 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
与互联网设定的门槛相比,对老年人的隐性歧视也在迫使他们自我孤立。
在互联网上,年龄带来的不平等待遇体现在方方面面。
老年人出行自带干粮,住便宜的酒店,一天要去多个景点。 他们吝啬、精打细算,不懂生活质量。 吃方便面、住在海底捞的大学生,每天走两万步,是一名年轻的特种兵,主角是一个随性、奔放的人;
老年人去超市抢购打折还不够,受苦难受。 年轻人抢优惠券,积分换购,骑自行车去酒吧省钱;
老人贪吃自助餐,年轻人教训老板;
老年人拿走酒店设备是因为爱占小便宜,而年轻人则是环保低碳;
老人买东西送礼都吝啬,忘不了清贫的日子;
年轻人有生活智慧,懂得理性规划,才能补足账单;
老年人在街头、广场跳舞,是对老人的不尊重,有损市容市貌;
商场里年轻人一说起就跳的house dance,时尚又活力;
老年人的所有不合理行为,都可以被年轻人辩解。
归根结底,无非是“数字难民”老人不能在网上发声,不能调侃,更不能给自己制造麻烦。
有人肯定会说,等我老了,就能玩转各种新鲜事物,做一个时尚的老男人老太太了。
不过你别说得太早了,他们都是从小就出来的,谁敢说他们一定比我们的长辈更聪明、更有智慧呢?
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截至202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为2.67亿,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
同时,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4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3%。 以此推算,至少有1.5亿老年人的后半生因为信息的更新迭代而成为网络时代的“数字难民”。
而那些声音震耳欲聋,比如“时代抛弃你,永远不提前打招呼”、“呆在舒适区,你就会被淘汰”。 被一些人用来向老人施压,只能说明傲慢和无知。
要知道,时代的一个微小的变化,就像落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即将进入严重老龄化国家,互联网时代的养老服务是全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一件大事。
近两年,不少高校和社区举办了多场公益科普活动,教老年人使用互联网产品。
一些公益组织还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手机培训课程,包括教学和学习课程。
比如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移民张”就拍摄了一系列如何乘坐高铁、点外卖、寄快递的短视频,不仅教会了老人基本的知识社会生存技能,也从人性的角度教会了他们。 捍卫了他们的尊严。
前半生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长辈,还没来得及选择,就被智能时代抛在了后面。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他们放慢脚步,跟上步伐,回到互联网的正轨。
在当今这个温饱时代,他们缺少的不是物质保障,而是社会各界的关爱和人文关怀。
给他们多一点耐心,老了的时候善待他们,以后也善待他们,因为没有人会永远年轻。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