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76.9%。 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不过,虽然我国汽车出口不断增长,但对于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来说,价值还不够高。 我国是汽车出口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
目前,我国汽车出口合资企业占比较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国家仍为亚非拉等欠发达国家。 欧美发达国家进入仍然困难。
业内人士表示,前7个月我国汽车企业利润率约为4.9%,但全球前十大汽车企业基本都在10%左右。 专利方面,从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来看,除了近年来出现相当比例的新能源外,我国汽车企业在燃油汽车领域的专利很少。
成为汽车强国,需要大量知名汽车品牌的支持。 比如德国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日本有丰田、本田、日产,美国有福特、通用、特斯拉等,甚至韩国也有知名汽车现代、起亚等品牌。
纵观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长安、吉利等产销量均突破100万辆,但全球影响力仍有限。
但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智能、网联等优势实现了超越。 新产品的价格也逐渐上涨,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较高的溢价。 这一点还是值得点赞的。 的。
比如i在巴西的售价约为75万元,这已经是国外奢侈品牌的价格了。 也就是说,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我们汽车品牌的售价远高于国内的售价。
此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建设汽车强国,未来必须在产品技术和电动化转型方面取得巨大优势,同时实现产业自主突破。链,从而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自主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强大的中国世界竞争力,不依赖国际车企体系和国际零部件来支撑我国汽车大国的地位。
此外,汽车出口本土化发展有待加强。 目前,与德国、日本等车企的海外布局相比,中国车企还存在一定差距。 综合测算各国汽车企业在全球市场进行本土化布局后取得的成绩,我国汽车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国家的汽车品牌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都建立了显着的产品标签,比如日系车注重燃油效率、德系车注重安全等。中国汽车品牌虽然在智能化方面表现出色,但还不是中国车。 有了明显的标签,未来能否开发出智能标签来帮助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
此外,我国汽车出口配套体系能力亟待提升。 尤其是二手车,海外尚未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 这给中国汽车品牌的海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忧。 迫切需要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不断完善,确保中国汽车品牌海外竞争力和品牌力的持续提升。
目前,长城、比亚迪、上汽、哪吒、广汽、长安等中国品牌车企均已在海外建厂。 上汽计划在欧洲选址,在欧洲这个传统汽车产业实力雄厚的市场建设中国品牌汽车工厂,与国际老牌汽车公司争夺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海外投资建厂并不难。 工厂成立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 中国汽车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全球化战略,提升海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汽车品牌已经采取措施拓展海外市场。 如何进一步提升本土海外市场竞争力,是决定中国汽车海外发展的关键。
抓住机遇,必须理性看待问题
当前我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是由诸多不稳定、偶然因素造成的。 比如,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引起了欧盟的关注。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3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对此,崔东树表示,“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大后必然伴随的现象,只有强大了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是法国等国很早就提出的,而且是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之后才推出的,并不突然。”
他还强调,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强劲并不是因为获得巨额国家补贴生活网消息,而是因为我国产业链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价格比欧洲本土企业的电动汽车价格低很多,欧洲觉得不可思议。欧洲想在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一开始就掐死你,以防出现问题。”未来的目标更加伟大。”
事实上,我国新能源补贴将于2022年底全面取消。同时,国家要求地方政府从2018年底开始不再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以规范市场秩序。 但我国出口欧洲市场的新车价格普遍高于国内价格。
以比亚迪为例,其Seal纯电动车型的两个欧洲版本售价分别为4.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和5.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高于国内19万至28万元的价格。 价钱; 蔚来车型在欧洲的售价为81,900-90,900欧元,约合人民币60万-67万元。
但目前,该事件仅启动调查,相关措施是否、何时落实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很快,但中国汽车品牌被世界尤其是发达汽车市场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崔东树认为,欧盟应该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不是随意使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增加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洲的开发和运营成本。 同时,要积极主动应对,理性、有理有据地应对调查,争取最好的结果。
对于中国供应商来说,新能源汽车出口也给他们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8月17日,欧盟宣布《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将于明年2月18日起强制执行。 根据《新电池法》,自2027年起,出口欧洲的动力电池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可能会对电池产生影响。负面影响对我国电池企业的出口将会产生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新电池法》实施后,中国电池企业向欧洲出口产品将要办理大量手续。 首先,他们必须补充和完善碳足迹声明。 其次,必须满足欧盟对电池材料的回收和回收要求。 还有一个目的是解决电池护照信息泄露的挑战。
《新电池法》和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欧洲带来相当大的阻力,同时也会带来销售风险。
因此,业内人士强调,中国车企海外发展必须遵守法规。 这不仅包括满足不同市场汽车产品的基本认证要求,还包括各种新法律的合规要求,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各种新的管理规定将会出现,给车企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适应海外市场消费需求和政策环境,积极了解并遵守各国环境和安全法规,确保产品符合当地标准。
可见,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不仅面临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挑战,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战略、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提出严峻考验。
不过,当前中国汽车海外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期。 能否抓住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汽车品牌还有很大的路要走。
总结:积极出海的中国品牌也想成为世界品牌,验证自己的品牌价值。 无论产品销量如何,只要能打动海外消费者,就意味着提前预订了未来市场的门票。 尽管中国汽车的未来是光明的,但前进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 中国汽车企业要想登顶,就必须稳扎稳打,凡事谨慎,走好每一步,走得仔细、踏实。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