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文旅融合 资讯快报「2023.7.31—2023.8.6」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2 02:47:40 

 

本周快讯

邯郸市图书馆联合新华书店开展“送书进军营”活动

我市“遇鉴邯郸 畅游太行山”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再造像——当代文化视阈下的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峰峰举行

武安发展全域旅游助推钢城“蝶变”

永年区文广旅局迅速传达贯彻全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

磁县文广旅局开展文明旅游和消防安全宣传进景区活动

临漳县文广旅局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邯郸市图书馆联合新华书店开展“送书进军营”活动

文化励兵志,书香溢军营。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助力部队知识化、信息化建设。在“八一”建军节到来前夕,邯郸市图书馆、邯郸新华书店联袂走进武警邯郸支队,联合建立图书流动站,为官兵建立学习“粮站”,并举办了签约挂牌仪式。

仪式上,邯郸市图书馆、邯郸市新华书店与武警邯郸支队军地双方签署并交换《联合建立图书流动站协议书》。武警邯郸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刘砚伟致辞,对军地双方共建图书流动站充满期望,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之情;邯郸市图书馆馆长祁向东、邯郸新华书店总经理助理孟宪萍共同为联合图书流动站揭牌。军地双方领导倡导广大官兵,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在书中汲取营养,筑牢精神堡垒,提升打赢本领,掀起读书热潮。

邯郸市图书馆、邯郸市新华书店为联合图书流动站首批配备图书 280册,并承诺将根据战士们的阅读需求定期更换图书,逐步完善图书流动站的建设,把更多的新书、好书送进军营, 并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邯郸市图书馆、邯郸市新华书店联合建立图书流动站,开展“送书进军营”活动是文化拥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和实体书店融合发展的新探索,也是新形势下双拥共建的新场景、新模式,同时发挥了公共文化传播的作用,壮大了全民阅读队伍,将“文化拥军”落到了实处。

我市“遇鉴邯郸 畅游太行山”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河北省入选5条,我市“遇鉴邯郸 畅游太行山”入选。目前我市成功打造国家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四条,分别为“遇鉴邯郸,畅游花海”春季精品线路、“遇鉴邯郸 畅游太行山”夏季精品线路、“生态农业休闲之旅”秋季精品线路、“ 古城幽山小镇赏冬之旅”冬季精品线路,实现国家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春夏秋冬”全覆盖,在河北省属唯一。

再造像——当代文化视阈下的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峰峰举行

为不断揭示和探讨当代文化视阈下石窟艺术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促进石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活化。7月25日-7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云冈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馆、峰峰矿区人民政府主办,峰峰矿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响堂山石窟研究院承办的“再造像—当代文化视阈下的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峰峰举行。

7月25日,开幕式由峰峰矿区人民政府区长郭涛主持,峰峰矿区区委书记孙亚鹍致欢迎辞;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孙振华致辞;湖北美术馆馆长、著名美术评论家冀少峰致辞。随后,开展学术研讨会,围绕“当代文化视阈下的石窟寺造像”“佛教造像学”等众多主题,各位学者分别进行发言。

此次会议是一场综合的、跨学科的研讨会,通过同台对话,比较不同的方法,利用优势互补构建新的格局,这对响堂山石窟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峰峰矿区将继续加大对响堂山石窟的研究,不断开展多元化、多样化的会议,以此聚集石窟研究学者,针对响堂山石窟保护面临的共性、关键性难题,集思广益,探讨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案,探索未来石窟寺保护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武安发展全域旅游助推钢城“蝶变”

日前,武安市在北京举办“壮美太行·相约武安”全域旅游资源推介会,全面介绍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和经典旅游线路,向北京游客发出诚挚邀约。

近年来,武安市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推动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成果全民共享,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精品目的地”等多项荣誉。

全域绿化,由“黑”变“绿”打好底色。武安是河北省钢铁、建材等基础原材料和传统重工业基地,过去粗放型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武安市以生态修复为突破口,打造全域绿化新景观。占地12平方公里的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曾经散布着205家小煤矿和众多小建材企业,经过生态修复,如今这里变身市民休闲健身的城郊山地生态公园。

精准布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破解山区旅游发展道路瓶颈,武安投资70亿元,建设了总长130公里的白云、盘龙等5条风景大道,打通京娘湖隧道、朝阳沟隧道等4条山体隧道,形成“高速连通域外、快线直达景区、环线串联景点、绿道游线赏景”的旅游路网格局。穿境而过的太行山旅游风景道,将武安与涉县、磁县、峰峰矿区等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形成邯郸西部精品旅游环线。

丰富业态,延伸文旅产业链。深入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先后打造了楼上戏曲小镇、伯延古镇、王坡民宿等一批新型旅游业态,推出了实景演出、野奢露营、水幕电影、3D灯光秀、奇幻夜漂流等特色旅游产品,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助推转型,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引导“矿老板”“钢老板”投身文旅产业,目前,武安拥有由民营企业家投资开发的东太行、京娘湖、七步沟、古武当山等国家4A级景区7家。围绕创建省级旅游名城、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武安市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开发山水休闲、康养度假、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研学教育等系列旅游产品,推出绿色太行风情游、红色革命圣地游等4条精品线路,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网红”打卡地。

永年区文广旅局迅速传达贯彻全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

7月27日,永年区文广旅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迅速传达贯彻全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党组书记、局长武岩主持,中层以上干部参加。

会议指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全区文旅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重要论述以及关于防汛抗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坚决守住文旅行业安全底线。

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安全生产这个“政治责任”。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切实抓好文旅行业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突出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精准细致深入排查隐患,确保安全生产防线筑得牢。要强力开展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聚焦旅游景区、文化娱乐、文物建筑等重点场所,督查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面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重点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要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旅游景区、文保单位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指导景区做好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防汛防溺水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巡查,织密防汛防溺水安全网。要进一步强化应急安全保障。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坚持预防为主、避险为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抢早抓小,提前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切实提高应急抢险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

磁县文广旅局开展文明旅游和消防安全宣传进景区活动

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7月27日,磁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共青团磁县委员会、县消防大队在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广大游客文明旅游,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切实增强广大群众文明旅游和消防安全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展示文明风尚。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给游客发放景区宣传页、文明旅游倡议书、消防安全手册及纪念品,耐心给游客宣传磁县旅游景区,讲解文明旅游及消防安全知识,营造文明和谐、低碳环保、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下一步,磁县文广旅局将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和消防安全进景区等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广大市民及游客朋友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升自身文明素质,展示城市文明形象,为推进磁县旅游事业发展,扩大磁县旅游品牌影响力,全力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新磁县贡献磁县文旅力量。

临漳县文广旅局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今年以来,临漳县文广旅局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非遗常识,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取得显著效果。

一、注重资源整合。一是整理非遗项目。将该县现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非遗项目13项、县级非遗项目47项进行归纳整理,与进校园活动相结合进行科学安排。二是组建师资团队。将非遗进校园纳入非遗传承人目标考核制度,年初与非遗项目传承人签订《非遗进校园活动责任书》。非遗传承人通过授课指导、集中培训、传帮带等形式培养非遗传承教师,由非遗传承教师进校园传播非遗文化。三是开发校本课程。积极鼓励学校将非遗知识纳入校本教材,与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融合,积极探索和编写制作具有本土特色的非遗校园教学案例、校本教材,将可感知的乡情教育与综合兴趣培养深度融合,完善非遗进校园的专业体系。

二、注重文教融合。一是全方位融合。坚持非遗文化与主题队会相融合、非遗文化与校园宣传相融合、非遗文化与传唱活动相融合、非遗文化与演讲比赛相融合、非遗文化与课间活动相融合、非遗文化与民俗节日相融合等,把优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文化中。二是丰富课后服务。积极组织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普及非遗知识。6月8日,在兴凯学校组织开展了非遗项目“烙画”进校园活动;6月9日,在第三中学组织开展了非遗项目“剪纸”进校园活动等,让学生们通过现场体验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民间技艺“活”了起来,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深入学生们的内心,在学生心中撒播非遗传承“种子”。

三、注重平台搭建。一是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假日为依托,展示西狄邱落子、鬼谷子传说、李家村高跷皇杠等具有临漳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以非遗展演展示反哺带动校园文艺文化创作。二是依托全县31个少年宫,积极开展冀南鼓吹乐、临漳得胜鼓、有阁刘坠子戏、英歌溜等具有临漳特色的舞蹈、合唱、戏剧、朗诵、器乐、传统手工艺等项目的培训,提升学生的非遗技巧。其中,玄武社区少年宫的剪纸非遗项目,已经得到省级表扬。三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播优势,通过非遗展览、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及时报道各学校非遗活动进展,并择优向上级推荐。目前,已经在中央、省、市媒体和“文化临漳”公众号等处展播非遗进校园活动60余篇次。

信息来源: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网

邯郸文旅综合整理

举报/反馈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