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一些敏感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迅速引起全民关注,甚至引发舆论场大规模争论,演变成重大争议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舆情处理工作面临挑战。
现阶段,重大争议事件多以碎片化信息或单方面报道的形式呈现,很容易挑动舆论的敏感神经,进而在网络上形成倾向性明显的舆论浪潮,引起各方的激烈争论。两个或多个团体。 而相互修正,最终事件可能会败露、逆转或消失。
针对此类事件,有关部门或主管部门及时开展调查并向外界发布正式调查报告,可以起到权威定性事件、安抚舆论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结果报道中,舆情处理主体直接面向公众,就事件的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与公众进行“对话”,往往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围观带来的放大镜效应,有关部门通知时机选择不当、通知内容遗漏、通知措辞处理不当等可能导致次生灾害; 二是“主因效应”影响网民认知,舆论审判优先,官方调查结果面临被胁迫的困境。后真相时代,网民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性一旦官方调查结果与网民的心理预期不符,调查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往往会受到强烈质疑。
综合以上分析,为增强重大争议事件官方调查通报的说服力和公信力,需要做好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有效回应舆论关切,经受舆论检验。 以重庆保时捷女车主捆绑男司机事件为例。 2019年7月30日,该事件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重庆渝北区警方成立调查组深入调查,并于8月12日发布了2000余字的事件通报,对涉嫌违纪等问题予以充分说明。 此次公报所表现出的“有疑问就调查、有调查就答复、详细答复”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舆论的认可。
二要打破舆论“特权想象”,化解舆论审判压力。 重大争议事件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网友对涉案人员的“特权想象”,甚至引发“涉案人员‘能量巨大’、违反规定、影响调查进程、并处理结果。” 疫情期间“刑满释放犯人黄某英抛韩进京”事件,网友纷纷猜测“黄某英是谁?”的两大疑问。 以及“如何突破层层封锁,自驾返回北京”。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官方调查报告与网友的心理预期有出入,很可能会受到质疑。 “黄某英留汉进京”事件调查结果公布次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黄某英事件”真相大白,湖北、北京追究各自责任》的报道》,以“真相大白”表示赞同调查通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均以《司法部牵头联合调查组公布“黄某英事件”调查结果》为题进行报道,强调此次调查的高水平,利用权威媒体认可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利于压缩舆论的“想象空间”
三是要巧妙疏导网民情绪,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在重大争议事件的舆情处理过程中,影响官方调查报告说服力和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包括网民情绪是否得到缓解。 在“鲍毓明涉嫌性侵幼女案”中生活网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通报称,“现有证据不能证明鲍毓明的行为构成性侵罪”。 同日,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通报称,“美国人鲍毓明在华期间违反律师执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公安部决定将鲍毓明驱逐出境”。于明。” 同日公布两起案件的结果,达到的效果是安抚了网友的情绪,平息了舆论。 安抚网民情绪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后续规范体系。 重大争议事件往往会暴露社会某一领域的慢性病,进而引发网友的集体情绪。 鉴于此,官方调查报告也可以适度释放针对此类问题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的信号,并在后续继续公布相关工作进展,有助于重建舆论信心。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 郝伟凡)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