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求真观察丨“网络水军”有哪些危害?听听专家怎么说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2 19:34:11 

 

假冒公众人物吸粉、捏造虚假信息造热点、组织有偿发帖删帖……近年来,各地查处的案件让“网络水军”屡屡“浮出水面”。“网络水军”之害,在于传播有误导性、煽动性的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4月15日上午,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李国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公安机关全力推进“净网”专项行动,组织打击“网络水军”。

“网络水军”对国家安全有哪些危害?网民在获取网络信息时,如何提高对于虚假信息的辨别力?听听专家怎么说。

案件回顾

2020年5月30日,广州网民“小岛里的大海”在新浪微博反映其就读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一年级身患哮喘的女儿被老师体罚致吐血抢救,并随文附有数张血衣的惊悚图片。相关情况引爆舆论,登上热搜榜第一位,引发网民对复学复课工作、教师以及公安队伍的质疑。

接到报警后,广州网警迅速反应,立即联合白云区分局开展工作,全力调查“体罚”事件的真相。事发次日,在证实网民“小岛里的大海”以100元增加一万转发、160元增加两万点赞等价格,共花费1260元向马某购买虚假微博消息的转发、点赞、评论,以此吸引公众目光,达到诋毁他人的意图,扰乱互联网秩序的事实后,广州网警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对社会发布公告,并第一时间固定证据,抓获虚假信息发布者刘某,以及位于沈阳的网络推手马某。

在对涉事网民“小岛里的大海”刘某以及网络推手马某深入调查的过程中,办案民警发现该炒热事件的背后,存在一个名为“起点社区”的“网络水军”团伙。根据“打源头、摧平台、断链条”的原则,广州网警立即联合白云区分局网警力量对幕后“网络水军”开展调查,并迅速摸清其通过操纵大量社交账号实施批量代刷好评、阅读量及发布虚假评论等的作案手法。同时,为确保打击成效,积极与公安法制、检察院及法院等部门开展研究,明确法律适用及取证方向等问题,迅速开展资金分析并提前固定“起点社区”炒作微博热搜的有关证据,成功找准打击该“网络水军”团伙的切入点。

经过一个月的深入侦察,收网时机成熟。2020年7月21日,办案民警奔赴山东,抓获“起点社区”涉案嫌疑人4名,现场固定了“起点社区”炒作微博热搜的数据库记录,查扣电脑、手机、账务账单等涉案物品一批。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微博的相关订单是通过编程实现与其他网站API对接。经进一步侦查,在该平台后台发现马某替刘某进行微博涨粉、点赞、转发的下单记录。

最后被告人马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网络水军’通过各种手段肆意扰乱互联网秩序,一是侵犯了群众对真实事件的知情权,二是侵犯了被造谣对象的名誉权,三是部分不法分子在实施‘养号控评’过程中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办案民警告诉人民网“求真”栏目记者,“网民雇水军炒作方圆小学生被体罚致吐血”这类事件涉及儿童校园安全,极易引发社会对教职工群体的误解,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一是加强舆情巡查力度,总结舆论敏感话题类别,完善分级预警的情报工作机制;二是构建舆情案件合作的工作机制,由舆情部门甄选群众所关心的热点话题,由案件部门深入研究鉴别,进而扩大整体工作效能;三是探索网络管理思路,整顿互联网行业乱象,规范网络“买粉”等有偿推广行为,杜绝谣言信息的流转扩张。

【专家解读】

记者:“网络水军”制造的流量是如何转化为收益的?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博导、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网络水军”制造的流量主要通过地下黑色交易渠道和平台变现为收益。在这个生态中就会涉及多层级各方主体,主要包括“服务”购买方、居间撮合方、虚假信息制作方、渠道传播方、“网络水军”组织方、资金支付结算提供方等多种角色。

记者:为什么要严厉打击“网络水军”?“网络水军”对国家安全有哪些危害?

吴沈括:“网络水军”可能侵害民众的公共信息权益、企业和行业的信用和品牌声誉,乃至社会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他们编造传播和操纵利用资讯可能引发公众恐慌、社会秩序紊乱等,具有极强危害性,需要给予严厉打击。

记者:从这个案例看,“网络水军”、雇佣者、传播和交易平台、网民是否应承担责任?

吴沈括:在“网络水军”的产业链下,组织者和雇佣者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网络水军”成员本身的行为已经触犯包括网络安全法在内的诸多法律法规,应当根据具体场景和情节承担治理相应责任;网络平台在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承担网络内容治理的主体责任,应当依法履行内容巡查、安全监测以及违法信息处置等法定义务,特别是如果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同样应当承担包括刑事责任在内的各种法律后果;对于网民而言,共同维护网络信息生态秩序是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要求,如果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恶意参与传播、对“网络水军”行为推波助澜,同样会受到处罚。

记者:网民在获取网络信息时,如何提高对于虚假信息的辨别力?

吴沈括:网络资讯信息来源复杂、良莠不齐,网民在获取网络信息时应当秉持严谨、客观的态度,始终保持必要的鉴别力,特别是重大事项需要注意与权威信息源的比对核查,避免自己成为非法恶意信息的传播中介,同时积极抵制和及时举报网络虚假信息,共同维护真实可信的网络信息传播生态。

举报/反馈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