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闽商界 来源:闽商界
什么是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接纳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海洋牧场可以说是一个小型人工渔业,有一个适合海洋生物和育种的海域,接纳陆地牧区的环境,海洋牧场的“植被面积”主要由人工礁,海藻床和海底森林组成。人工制造的海底“山”有助于形成上升的流量等,所形成的水循环将是方便的营养身分,为外貌带来,为股票海洋生物提供自然诱饵。
为何建立海洋牧场
致力于海洋牧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主要海洋国家的战略选择,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值得我国密切关注、研究。我国资深院士曾呈奎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海洋农牧化”的设想。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连续的增长;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掩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连续生态渔业。
那我国发展渔场和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首先,我国拥有众多的海洋特色休闲渔业项目,有优良港湾以及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在水产学及相关学科也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水产物也面对了存货堆积、销不出去的困境,但随着国家强有力的防疫步伐的推进,我国水产养殖业也逐渐恢复了活力。
预计2022-2027年中国水产养殖业产值将以CAGR4%左右的增速上升至2027年凌驾1.3万亿元。
建设海洋牧场要注意什么
1、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掌握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定位,始终将资源环境掩护放在首要位置,鼎力大举养护海洋生物资源,实现永续利用、可连续发展。
2、坚持质量兴渔、绿色兴渔,充实发挥海洋牧场对海洋渔业的示范动员作用,加快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3、坚持财产融合发展,把海洋牧场打造为涉渔财产融合发展的新平台,不断提高海洋渔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海洋牧场与渔港经济区建设协调并进,发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动员作用,提升渔港经济区发展整体水平。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的支撑作用,为海洋牧场科学选址、规划结构提供参考,为海洋科技、海洋装备的突破发展提供助力。要积极推进海洋牧场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波浪发电、休闲垂钓、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三产融合、渔能融合、渔旅融合等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全域型”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检察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