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2023-08-19 18:29:13
谢邀,虽然感觉在帮别人写论文(好吧,我是说我是以这种认真的心态来回答问题的)。。。
首先说,这两者都算不上主流意识形态,而且我觉得用意识形态这个词形容这两个略显过火,可能用“生活观念”这个词更合适些。
消费主义,简而言之,就是崇尚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再细点说,就是在消费时,“合适”和“好不好”往往摆在比较次要的位置,而价格、数量、新品、商标和可炫耀程度成了消费时的主要选择标准。出现这种现象与两个社会因素有关,1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2是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下面要讲点历史了。
先说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一次比较有代表性的消费主义出现在上世纪初的美国,那时美国由于工业化生产的普及,人民收入迅速提高,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崭新的牛逼商品,如汽车。大规模的经济增长使很多人一跃成为中产阶级,在衣食以足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公共地位,开始用多余的收入来买些可以显示身份的东西,用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认同感(说难听点是装X),而这些东西原来往往只属于“上流社会”。小说The Flivver King以亨利·福特为核心很好地描绘了这次浪潮。这种消费主义也蔓延至欧洲,甚至亚洲一些出现了中产阶级的城市(如上海)。这次消费主义浪潮随着一、二战的经济萧条而没落。
第二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里根时期的美国,由于开放(奔放)的经济政策,该届政府希望通过强大的内需推动经济,于是消费主义风潮再度袭来,大街上橱窗令郎满目、各种广告牌上的模特令人血脉喷张,人们都想着“有钱了就要牛逼起来”,于是加速消费,将原本还没用旧的商品迅速更新,而与之相对应的,商品的更新换代也很快,商家不断“推陈”出新,刺激消费者的眼球和攀比的欲望。而且,商业银行贷款与信用制度的成熟也助长了消费主义,人们不再仅仅看着自己的收入消费,而是开始提前透支(克林顿时期更是如此)。与中产阶级的疯狂消费对应的是,社会收入差距加大,美国外债也节节攀升,里根时期美国并无大战,但外债与GPD的比值接近二战水平。当然这种状态无法持久,随后美国进入了经济阵痛,直到克林顿时期才缓过劲来。有一部电影They Live讲述的就是里根时期的美国。
现今的蔓延在全球的消费主义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头两次的特点。一方面,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带动了中产阶级的生长,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消费大幅度提升,对商品、奢侈品、耐用品的拥有需求和更新需求都在快速增长。同时工业化、重设计倾向、商业广告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每个消费者的商品选择和商品认知,人们不仅开始追求名牌和价格,也开始追求产地、款式和品位,互联网也加速了人们接受新信息的速度,同时也建立了新的攀比渠道。但消费主义也成功地拖垮了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一些国家债台高筑,最后经济危机,可以说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然后简要说一下娱乐主义。所谓娱乐,就是做有意思但无意义的事,以获得“愉悦”为目的。这算是消费主义的另一个副产物,以丰富自身感官体验和“文化”体验为目的的一种消费主义,代表为玩游戏、看电影、酒吧/KTV、旅游等等,时常也成为攀比的工具。这与“修行”不同的是,狭义的娱乐(也是娱乐主义所奉行的)大多需要资金来支持,所以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广义的娱乐可以包含思想和精神的娱乐,比如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做一些脱离现实的构想等等。很多时候这种思想游戏对现实生活也没有什么意义,但一些人确实也乐在其中。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所谓“内容消费”多多少少有这个意思,一些人可能每天会看一些内容用来缓解精神焦虑,但实际上对改善生活没什么卵用。
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或多或少都存在在社会中,而一些行为也已经非常普遍,如不断尝试新的口红色号、打卡新的奶茶店、搜集昂贵的手办和盲盒、购买设计独特但功能冗余的科技产品、还有上面提到的内容消费和贩卖焦虑等等(我对这些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我自己每年也花好几千块钱买乐高,然后放着……),但依然不能说他们是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这其实是中国人“勤劳致富改善生活”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一个展现形式。你如果说中国人普遍持有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意识形态,这基本上是没问题的,但致富并不一定是为了追求物质或精神愉悦,追求物质和精神愉悦也并不以勤劳致富为前提。
那么,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对当今的中国是个威胁吗?看了上面回顾历史的段落,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如果使用行政命令或道德律令禁止,必然导致消费下降,反而导致社会经济的全面倒退甚至崩溃。反过来说,当今中国经济也在面临一些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一些人已经开始进行“消费降级”,也就是说消费主义也会随着社会经济衰退而衰退,它和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你甚至可以把它当做经济泡沫的一个表现形式。所以我认为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消费主义的问题,它来时自然而然地来,去时自然而然地去,而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