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白居易还是未名诗人时,希冀来长安以诗歌闯京城,他去造访顾况时,顾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于是,成绩了“长安居大不易”之典故。
此话至今犹在,眼下但凡去京广沪深发展的年轻人多有此感喟。我闲赋后,也有去京、杭两地居住生活的经历,“居不易”不但一种感觉,乃切肤之体验。阜阳乃低收入地区,别说居京,即便在杭生活,你从低收入地区,去高收入地区消费,捉襟见肘不说,尴尬是常有的。再有,会友交友,出行多有未便。你一天几乎只能干一件事情,操持不妥,一天连一件事都难做成,只顾奔忙跑路。坐地铁、赶公交,不赶趟了,还得以步当车。因而,在京杭两城朋友聚餐,路途堵了车,这饭局是没个准点的。
杭州新城
其实,你泱泱大城住着,城大了,你的生活半径并不大,你素常的活动半径也不外居住小区周边而已,蔓延开来,也不外一个县城的规模。天安门在那儿矗着,你不可能天天去(北京人多不去天安门的,去天安门的都是外地人)。西湖在那儿躺着,你倘若不在湖滨区周边居住,也不可能天天沿西湖遛弯散步。这样一想,你在大城住着,也不外小城规模换汤不换药的生活。尤其对年纪大的人,小都会更宜居、清闲、妥帖。生活自制,不嘈杂,不浮嚣,少负累,且出行方便,会友方便,聚餐也便当。打车从容,腿着也自制。
新北京一角
因而,我丝毫不留恋北京、杭州的居住生活。有网络,有电脑,有手机,你居住在北京、杭州的小区,与你居住在阜阳的小区除了气候、物价、收入的分别外,几乎一样的。最大的区别是北京、杭州的生活本钱高,阜阳的本钱低。故而,我一直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态度,那就是小都会大生活。
阜阳无疑是小都会,所谓大生活,就是一种文化态度。社会学家费孝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文化自觉”的理论,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由此,他给出一个路径,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小都会,有大都会不具备的,也不可相比的美,好比空灵、静虚、安谧等。固然,这也是人的一个胸襟气度问题,生活在小都会,人也要有眼界、有品质、有素养、有态度,北京老话说“得局气!”杭州人啧啧:“这腔调!”也就说有大格局、大视野。不能因地方小,窝憋久了,没了眼量、气度,更失去了格调,到处冒出一股小地方人的狭隘之气。
阜阳临泉新城
这些年来,阜阳人走南闯北,外出务工人员天南地北绕世界地跑,世面也见了,风光也有了,眼界似乎也高了些,可言谈举止之间总掩不住一股狭窄的气量。这气量来自人的文化底气,一句话书读的少,抬不起头来,身板不硬,虽网络电视泡大,胸无点墨,总底气不敷。固然,这也与阜阳经济发展有关。人口多,基础薄,发展慢,收入低,区位无优势,与外边世界比不外个头儿,体量虽大,总觉矮人了半头。
按说,阜阳这些年的都会建设的发展,虽与发达都会不可比量,但与很多三四线内陆小都会比,也是不弱的。城市规模在扩大,都会设施在提高,现代化水平也与日俱增。尤其在生态宜居都会的建设上,简直也下了大资本,花了大气力,也取得了较大成效。好比西湖新区的强势发力,阜阳四大湿地工程的启动,湿地水面开挖、微地形打造、水生态修复,使得阜阳都会生活环境有了质的变革与提升,都会肺功能越加强大,布满活力,朝着宜居现代化都会的方向发展、迈进;同时,它们也增加了阜阳人的文化底气。为阜阳人小都会大生活开启了一扇鲜活的窗牖与门户,为皖西北中心都会的建设发展做了好的铺垫。我们有一个司空见惯的口号,叫“住在XX,热爱XX!”然而,心理学也有一个知识,能够激起人热爱之情愫的第一要件,她是美的。
故而,小都会“大生活”,要激发人对生活之美的追求。一切对美的追求,都是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