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伊利金领冠推出“珍护铂萃”奶粉行业或迎内卷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奶粉   获批   生物   加剧   本土

2023-10-13 08:00:51 

相关数据显示,由于出生人数持续下降以​​及市场价格战,上半年我国婴儿爽身粉销量下降14%。 从各大乳企半年报来看,头部乳企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和产品价格优化,受影响较小。 然而,随着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的实施以及HMO的审批,可能会给原本平静的奶粉行业带来另一场风波。 行业纠结,技术、资本、渠道、价格不再占优,中小品牌将何去何从?

HMO正式批准

靴子已经落地,HMO 也得到正式批准。 10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批准了多项食品添加剂,其中包括2'-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新四糖两种HMO,均可用于婴儿。 婴幼儿配方乳粉、调配乳粉(儿童)及特殊医学婴儿食品。

公开资料显示,母乳中含有的众多营养素中,HMO(8%)的含量仅次于乳糖(53%)和脂肪(32%)。 具有促进益生菌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多项功能。 目前,人类已知的HMO有200多种不同结构,其中6种研究相对充分。 其中2'-岩藻糖基乳糖是研究最广泛、商业化前景好的一种。

值得玩味的是,伊利、君乐宝、飞鹤几乎同时宣传“HMO奶粉”,竞相宣称是“中国第一”。 伊利旗下伊利金领冠推出“护白金翠”儿童成长配方奶粉,君乐宝推出添加HMO成分的小鲁班“全味艾未来”奶粉,飞鹤推出HMO奶粉“星飞凡卓瑞4段”。

婴配粉市场开启HMO追逐赛__婴配粉市场开启HMO追逐赛

长期以来,HMO一直是欧美巨头的专属标签。 10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随机走访海淀、朝阳两地线下超市门店,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搜索“HMO奶粉”。 无一例外都是雀巢、米勒等国外品牌。 宝、菲仕兰、美赞臣、惠氏等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对HMO的审批更为谨慎。 2016年以来,国家卫健委累计发布2'-岩藻糖基乳糖(2'-FL)受理信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累计发布5次“新产品征集”信息。食品营养强化剂品种”。 《关于2'-岩藻糖基乳糖(2'-FL)等5种新食品添加剂的意见》,规范了2'-岩藻糖基乳糖(2'-FL)作为营养强化剂的用量、使用范围和用途。 质量规范要求和其他信息。 2021年,国家卫健委将开始受理和批准转基因微生物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为我国转基因微生物发酵生产的HMO的合规使用奠定基础。

根据监管要求,含有HMO的婴儿配方奶粉产品在投放市场前必须经过配方变更或注册。 一位接近该公司的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由于公司在HMO获批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配方注册变更不会需要太长时间,大约会在2019年上市。”两三个月。”

婴配粉市场开启HMO追逐赛__婴配粉市场开启HMO追逐赛

原材料厂商争夺战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HMO市场规模为1.99亿美元,预计在2023-2029年预测期内将以22.9%的复合年增长率强劲增长,到2029年达到8.43亿美元。在本报告中,亚洲-太平洋市场预计将以最高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中国市场巨大,被视为重要增长极。

HMO并不是今年才进入国内乳企的视野。 早在2016年,蒙牛就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对中国母乳中HMOs的组成进行相关队列研究。 ,比较中外母乳差异,分析中国母乳中HMOs的组成特征。 在本次国家卫健委审批中,蒙牛集团自主研发的HMO2'-FL通过审批,成为首批获批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本土企业。

_婴配粉市场开启HMO追逐赛_婴配粉市场开启HMO追逐赛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HMO产业化技术已被欧美巨头牢牢掌握,上游供应端仍以进口为主,这成为中国乳企精准营养的“卡壳”难题。 目前,HMO的主要供应商仍是科汉姆等国际巨头。 科汉森、菲仕兰和帝斯曼芬美。 常规HMO原料价格约为1000元/公斤。

2020年,荷兰皇家帝斯曼宣布以7.65亿欧元收购丹麦母乳低聚糖(HMO)供应商A/S,进一步推动其在婴幼儿及成人营养领域的拓展; 科。 科汉森通过收购进军HMO领域; 杜邦营养还与比利时一家特种碳水化合物生产商合作,共同开发2'-岩藻糖基乳糖(2'-FL)。

在中国,能够合成生产HMO的公司很少。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恒鲁生物、益熙生物、芝诺科技等。 这三个公司都是成立不久的。 最早的恒鲁生物2018年才成立。 2023年8月22日,益熙生物获得近亿元Pre-A+轮融资。 投资方由黄埔医药基金领投,元和控股、君子兰资本、一展资本、立鼎资本跟投,绿洲资本、深高新投资跟投; 9月11日,新诺维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石药生雪拟与恒鲁生物科技共同投资成立石家庄恒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HMO等生物合成产品。 生产。

作为国内具有HMO产业化能力的领先企业,一喜生物整合了从碳源、菌种到培养基,从糖活化转化到工艺模块,实现了低成本量产。 目前,益熙生物正在国内率先实现HMO生物合成产业化。 2022年建成年产300吨的生产线,并储备扩建接口,一年内可根据需要扩大至3000吨/年的产能。 芝诺科技主要与OEM公司合作生产。 其山东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100吨。

黄埔医药基金投资总监姚亮曾表示,“HMO是最能体现生物合成方法优势的品类之一,它很好地解决了化学方法复杂、步骤多、原料昂贵、无法转化等问题。”大规模商业化,我们非常看好生物合成方法生产的HMOs产品的应用前景。”

随着HMO获得国家卫健委的批准,未来中国奶粉市场对HMO的需求将激增,这些原料供应商或将迎来爆发期。

_婴配粉市场开启HMO追逐赛_婴配粉市场开启HMO追逐赛

婴幼儿配方奶粉卷入加剧

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HMO的获批以及原料供应的压力,可能会导致这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价格短期内小幅上涨,应该不会引起市场大的动荡。”市场逐利心态加剧,中小企业逐渐跟上,可能面临新一轮同质化竞争。”

HMO一获批,大品牌就积极推出新产品生活网消息,这对中小企业来说确实压力很大。 10月10日,伊利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们早在2003年就率先启动了母乳研究计划。在HMO方面,伊利在法规出台前就已经拥有11项技术专利,其中还涵盖了对儿童的影响。”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随着各家企业攻克HMO技术,行业将进一步分化。未来,如果企业不掌握HMO提取技术,将很难进入第一军团。”婴幼儿配方粉。这也是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随着自主研发的HMO 2'-FL获批,蒙牛可进一步发展上游原料供应链,与其他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 蒙牛集团副总裁魏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蒙牛优势明显。 “蒙牛是中国唯一一家批准其自主研发的HMO的本土公司。其他本土公司也使用这种成分来生产产品。” 这也意味着,本土奶粉企业若想使用HMO,必须从前3家获批企业采购。

可以预见,随着各大品牌HMO奶粉的推出,将会有一波后续趋势。 宋亮认为,“HMO原材料的价格并不是很贵,所以除了龙头企业之外,中小企业也会逐渐跟上,可能会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