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闽商界 来源:闽商界
2023-09-14 01:07:50
2020年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谓具备转折性的一年,一方面,网贷行业风险连续出清,曾经风靡一时的P2P平台正变得所剩寥寥,年内大概率将会完成所有平台的退出工作;另一方面,头部势力平台则积极转型或谋求上市,其中上市更是成为各人不谋而合的选择,以今年下半的报道来看,已有蚂蚁集团、京东数科、陆金所三家互联网金融巨擘先后宣布启动IPO。
就大的范畴而言,互联网金融行业囊括了理财、网贷、消费等多领域,其解决的是资金方的资金理财需要以及消费者的资金借贷需求。过往互金行业发展缺乏规范曾走过不少弯路,现如今大浪淘沙,行业正经历着新的蜕变,而以前述三家拟IPO企业的发展之路看,互联网金融依然具备广阔的财产前景,而这背后也是得益于更多人消费金融领域的旺盛需求。
消费需求旺盛 ,财产前景广阔
在于消费金融赛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内不停强化内需、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大配景,未来连续向好的趋势也不会改变。
一直以来,内需和消费拉动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一环,过程中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可连续发展显得尤为须要。消费金融行业就是在这样的配景下不停发展壮大,十年来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密集落地,让如今遍布全国的消费金融公司真正身处广阔的市场之中,也不停吸引着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等行业巨头的连续入局。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5至2019年,我国短期信贷消费余额已从4.1万亿元上升至9.9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72%。预计到2023年,我国短期信贷消费余额规模将到达23.4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68%。
从消费特征看,作为90后的人群业已发展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尤其在互联网科技遍布的当今,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超前消费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日常消费金融的实际行为。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正在从传统的高收入人群和大额低频次消费场景向中低收入人群及小额高频次消费场景迅速拓展。随着80、90青年族群步入社会,消费个性化、体验式趋势日益提升,网上购物、旅游消费、休闲娱乐消费等消费升级趋势愈发凸显,在线教育、智能医疗等新兴消费领域不停发展。
强监管时代,上市谋求竞争优势
纵观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数十年的发展,经历了摸索前行、快速增长、整治规范和转型发展等多个阶段,行业也从前期的快速开拓逐步回归理性,开始从追求规模、速度的外向式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
目前消费金融行业主要包罗三大类,一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金融,基础资产包罗消费性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二是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现在国家批准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有20多家,遵循严格审批准入的原则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常态化;三是基于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新兴消费金融机构,以蚂蚁集团和京东金融等为代表。
纵然消费金融行业需求旺盛、增长前景乐观,近年也不停吸引实力企业涌入,但纵观近年我国消费金融财产的发展,业内公司也始终面对来自于监管层的压力。典型的在今年8月20日,最高法发布了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新规,将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尺度,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这被解读为金融监管部分为防范相关风险,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现有借贷利率。毫无疑问,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强监管时代,在这样的配景下,IPO上市或许将成为消金公司们保持竞争力的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适应发展需求,财产趋势显现
陪同网络金融时代的到来,金融综合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更为明显,各类消费金融供给主体都在积极加快推动业务方式转变,以争夺日益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目前,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推动下,商业银行、工商企业、电商企业等基于自身优势与特点,纷纷挖掘相应的市场分层,线上线下全面结构,导致行业竞争激烈、洗牌加剧。
可以预见,未来消费金融将出现如下发展趋势:
第一,利用庞大的资金和客户资源优势,通过与消费链条的上下游进行融合,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粘性,打造消费金融平台的生态圈,将会成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二,“财产系”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有别于传统“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功能定位,通过紧密结合自有生产规划、销售渠道和消费场景,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业务,挖掘更多消费信贷需求。
第三,“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可能利用互联网活动中的边际效用递增规律来优化个人金融服务模式,使资金融通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界限得以扩展,不停扩展消费金融的业务范围。由单一网贷的服务模式扩展到多样性、特色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金融产物与服务。
第四,消费金融市场进一步细分,根据消费金融的提供主体、消费主体和消费场景,将陆续衍生为差别形式,如综合性电商消费金融、3C产物消费金融、租房消费分期、汽车消费分期、大学生消费分期、蓝领消费分期、装修消费分期、旅游消费分期、教育消费分期、农业消费分期等细分市场,差别市场的交叉融合渗透也可能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