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未来三五年,消费金融还是好赛道吗?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9-06 06:04:0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薛洪言

过去五年,在“天时、地利、人和”多因素推动下,消费金融行业迎来黄金发展阶段。高速发展后沉淀下来的一些龙头企业,这两年相继登岸计划登录资本市场。面对这些投资标的,投资者首先关心的是:未来三五年,消费金融行业还是好赛道吗?

天时:宏观视角下的居民杠杆率‍

天时,是指时机。就一个财产而言,主要指其发展阶段,是处于初期、快速增恒久,还是成熟期。消费贷款,本质上是居民部分加杠杆的过程,可以用居民杠杆率所处的位置来大抵判断其发展阶段。

2020年末,我国居民部分杠杆率为62.2%,自2011年以来累计上升34.3个百分点,已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虽然与美国相比,似乎还有10-15个点的空间,但在这方面,美国并非我们的学习对象,事实上,美国经济正受过度消费、储备不敷的困扰,继续压降居民部分杠杆率恰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居民杠杠率已处于阶段性高点,未来增长空间已非常有限。

所以,从天时来看,消费贷款行业的快速增恒久已过,接下来的增长空间,更多地来自存量置换。一方面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下降释放一些空间,另一方面则是GDP连续增长从分母侧释放一些空间。无论哪一个,都是缓慢、渐进的过程,属于熬人阶段。

在这个阶段,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对草根创业者而言,机会大门已经关上,即便是龙头,也要经历一段相对痛苦的以价换量阶段,通过向平台方、借款人、资金方等让利来保持市场份额,ROE等盈利指标会出现明显恶化。

就从业机构而言,分化阶段是恒久主义者夯实基础、前瞻结构的机会,但需要降低预期,慢慢耕耘;投机主义者基本可以离场了,要赚快钱已难上加难。

地利:监管环境的变革

作为强监管行业,消费金融的发展深受监管政策影响,监管态度在很大水平上决定了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十三五期间,在宏观层面促消费和企业部分去杠杆的整体逻辑下,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环境相对宽松,新机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物层出不穷,但当下监管态度已发生明显转变,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可视作未来三五年消费金融监管的总基调。

所谓规范发展,就是全面纳入监管,行业发展的模式、结构、规模等更加体现监管的意图。十三五规划中,曾提出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过去五年互联网金融的连续强监管各人也看到了,某种意义上,十四五期间的消费信贷,也是这个报酬。具体来说,

获客引流方面,广告推广、助贷、联合贷款等业务模式将全面规范,在准入上更加严格,从源头截住非持牌机构,在模式层面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通过业务穿透来界定各方权属,消除潜在的套利空间。

产物结构方面,压降高息现金贷产物连续扩大场景消费贷占比,鼓励金融机构在家政、托幼、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方面创新消费贷产物

利率定价方面,全面引导利率下行是局势所趋,这方便不需要抱有幻想。

贷后催收方面,强调催收的合法合规,更注重通过征信体系建设来提高催收效果。

消费者掩护方面,注重信息宁静、数据授权,着重解决共债问题。

规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可连续发展、强化金融消费者掩护,客观结果就是行业增速慢下来,从业机构优胜劣汰,粗放发展让位于精细耕耘。

人和:银行的崛起‍

所谓人和,指市场的到场者。当前,消费金融市场结构正经历着根天性厘革,核心变革在于银行的崛起。

五年前,多数银行对消费贷款重视不敷,主要靠住房按揭贷款撑起个贷规模。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银行的缺席,让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小贷公司得以快速崛起。这两年,零售转型已成为银行业的潮水,结合当前市场环境,银行重拾主导地位指日可待。

一是,银行发力消费贷款的意愿更加坚定。在整体融资体系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的配景下,对公贷款缺乏系统性的机会,增量主要看零售贷款。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住房按揭贷款的地位下降,增长只能靠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某种意义上,银行业已无退路,必须要鼎力大举拓展消费贷款。

二是,银行占据资金本钱优势和资金规模优势,综合竞争力远强于非银行机构。在消费贷款利率整体下行的环境下,谁有更低的资金本钱,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联合贷款新规对各方出资比例提出要求,将规模增长的驱动力从流量扭转至资本金,赋予了资本金增补能力占优的银行更大的竞争优势。

四是,相比其他非银放贷机构,银行具有底层账户优势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用户粘性更强,促活本钱更低。

以上种种,构成了银行业的强大竞争力,只要意愿足,肯定能崛起。鉴于消费金融日益接近存量市场,银行的崛起,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小贷公司的市园地位将趋于下降。

当市场主导权向传统银行回归,此前市场赋予消费金融赛道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等特质,将被银行的稳健、传统、低增长等特质取代。从市场估值的角度看,赛道特质的改变也会反过来影响估值逻辑,拉低消费金融机构的整体估值水平。

差赛道也有好企业‍

作为投资者,切忌再被消费贷款高增长的历史所迷惑,未来三五年,消费金融赛道变差已是不争的事实。

固然,赛道变差并不意味着赛道中的上市公司(包罗拟上市公司)就不值得期待,正如我在《投资炒股,赛道论误人不浅!》一文中所探讨的,“再好的赛道也有差企业,再差的赛道也可能有好企业。站在投资视角,行业赛道仅有参考价值,终究还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说了算。”

不外,当行业赛道变差时,投资者必须放弃撒胡椒面投资法,只能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性和竞争力,通过精选个股来获得超额收益,难度提升了。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