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春城夜谭|换机“主力军”告别面子消费,这届年轻人都不肯换手机了(面子消费)网络小说春城,

编辑:大众生活      来源:大众生活     

2023-08-29 14:31:02 

 

一则“中国智能手机4月份出货量同比下降34.4%”的数据,将眼下智能手机市场的昏暗放到了大众面前,年轻人对手机的消费热情下降最让手机厂商们头疼,换机周期从过去的一年半拉长到三年,甚至更久。年轻人为什么不肯意换手机了,是他们不想吗?

今天,#年轻人为什么换不动手机了#话题冲上热搜

评论超1.6万条

网友们的讨论很真实

“穷”“太麻烦”“手机都差不多”

年轻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

换机周期从过去的1年

拉长到3年

年轻人真的都不爱换手机了吗?

从类快消品回到耐用品

对于年轻人来说,手机是最私密、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设备,不管是出于社交需求,还是拍照、存储等功能所需,年轻人们都愿意为手机尝鲜。德勤的一份调查陈诉显示,2015年,在14个发达国家市场中,约莫70%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一年半就换一次手机。到2022年,手机消费出现明显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多种商品零售额同比大跌,其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1.8%,而粮油、食品类、饮料类、中医药品类等零售额却同比上涨。

OPPO旗下子品牌Realme中国区总裁徐起直言,整个市场下行比力明显的原因,就在于疫情反复给换机周期和消费能力带来很大挑战。

今年以来,上海、北京等大都会因为疫情而暂时停工停产,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预期,尤其是年轻群体。“囤货”等日常生活消费成为主流消费的同时,手机回归耐用品本质。

疫情一方面削弱了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迫使年轻人的储备意识增强。去年10月,富达国际发布的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陈诉》显示,年轻一代每月储备比例正在上升,月储备金额均值为1624元,储备率创3年来新高。同时,年轻人开始热衷购买保值产物,而手机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价值。

疫情改变的不但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预期,还直接影响了年轻人的社交频率。由于长时间居家公办和上网课,“手机”在社交里所展现的重要性一定水平上得到抑制,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年轻人的换机热情。

手机厂商“难辞其咎”

年轻人不肯意换手机,除了受到疫情引发连锁反应的影响,手机厂商自身也存在突出问题。

首先,手机厂商为了讨好用户在设计产物时疯狂“堆料”,特别是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手机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讲,一部手机的性能已经冗余,日常使用两三年不在话下,高端旗舰机“服役”三五年也并不稀奇。

固然,“手机性能冗余”不能称之为一个问题,这对消费者来说算是一个积极影响,但确实让更加务实的消费者认为没有须要更新换代。

根据《Canalys 2021年度智能手机市场分析陈诉》,2021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0%;而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手机的平均售价已经从过去的1500元至2000元增长至2700元至3000元的价位段。

手机的价格不停走高,性能更迭已没有更多空间,与年轻人需求更加实际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让手机厂商们很难做到“两手抓”。

营销得利的时代早晚会过去

留住人心的只有

那些精心打造的手机产物

纵观当下手机市场可以发现,现在手机厂商们推出机型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几乎每个季度、每个月都会有新机诞生,但真的有须要追求那么快的推新速度吗?很多新款手机跟前一代相比几乎没有多大的升级空间,往往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往其中增加了几个新技术,就能以新机的价格卖出。随着技术发展进入瓶颈期,一些厂商“挤牙膏”式的更新迭代,换了也没有那种享受先进科技的感觉。

与其问年轻人为什么换不动手机了,不如问问手机厂商们为何无法推出有真正吸引力的、创新性的产物。厂商要想感动消费者,恐怕要更多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在价格越来越贵的同时,却只在功能上“修修补补”。回归本源之后,人们更加注重手机的实用性,常用的功能就那几个,只要它们不卡顿,那就没有换的实际意义。

除了受价格上涨、缺少厘革式创新等客观因素影响外,也折射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多位00后4年未换手机”“大学期间只用过一个手机”……这些现象表明,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正告别面子消费,转向实用型消费。这是一个好现象,是消费成熟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年轻人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钱江晚报、澎湃新闻、正观新闻、微博、网友评论等

责编:张曦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建军

举报/反馈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