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5 15:51:35
时下,“消费返利”、“积分增值”等口号悄然出现在某些网上商城上,看似是消费者占了自制,可有时却潜伏雷区。张某花了十万元购买了浙江某集团名下网络商城十万元的积分,目的就是想成为集团股东,谁知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时,张某的朋友何某是浙江某集团名下网络商城的会员。张某听说持有一定数量的会员积分就可成为集团股东,可此时商城已经不再出售积分。张某就委托朋友何某代庖,最终张某以1元1积分的价格,向案外人沈某购得10万积分。可天不遂人愿,集团网络平台涉嫌违法被公安立案查处。张某与何某多次协商赔偿未果的情况下,一纸诉状把何某告上法院,要求赔偿委托理财款10万元。
江阴法院徐霞客法庭法官吴玉凤:“何某已完成委托事务,张某已实际取得十万积分,双方并未约定委托报酬,亦无证据证明案涉委托事务系有偿委托。张某所购买的商城十万积分,因集团涉及刑事犯罪被清零,其购买积分的十万元损失并非何某导致。”
公安机关在清退过程中并没有将商场积分计入损失,张某因此没有获得任何退赔,但是这并不是何某的原因。因此,张某主张何某赔偿10万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江阴法院徐霞客法庭法官吴玉凤:“正常的消费返现积分返利一般比例不会太高,如果返现比例已经凌驾了主营业务的利润率,就比力可疑了。别的正常的返现一般是就地兑现或者在一段时间的未来兑现。”
法官提醒,面对不停翻新的骗局,网友们可以通过看返现比例、时间差的方法来判断识别。返现和消费行为之间不会存在超长的时间差,答应的“高额返现”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逐步按比例返还的,容易为违法行为留下操纵空间。
来源:无锡博报
【来源:观威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