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市场回暖、政策鼓励 消费金融能否迎来新机遇?(消费金融调查)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5 07:25:3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4月23日,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清闲花2023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申购文件》,马上消费金融将发行10亿元ABS。根据计划,4月24日将为这期ABS簿记建档日。

这将是马上消费金融今年发行的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ABS,2月28日,马上消费发行“清闲花2023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5亿元。

除马上消费金融外,中原消费金融于3月发行2023年第一期11.9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ABS。4月23日,小米消费金融发布第一期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公告,将转让8.31亿元信贷资产。今年已有蚂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机构开展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经济观察网据银登网数据统计,截至4月23日,今年以来蚂蚁消费金融已发布凌驾20单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公告,金额凌驾200亿元。

“当前消费金融行业机遇在于政府在全力以赴地促消费,推动消费市场有进一步的发展。预计今年消费需求相对去年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而且对于消费过去的抑制性因素在消除,随着就业的逐步恢复,居民收入也会增长,社会消费的需求会进一步的释放,庞大的市场等着去开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张承惠表现,从专业化经营的角度来说,大银行不一定竞争得过专业化的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平台,但是银行拥有资金实力,资金量很大,资金本钱很低,所以竞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金融科技平台和金融机构之间应优势互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挖掘消费金融需求。

消费信贷有望成为消费重要资金来源

“3月末住户的短期消费贷款余额是9.9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82亿元,同比多增3690亿元。”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现,住户短期消费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是疫情之后居民的消费需求回升。

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度提高了0.5个百分点。同时,住户部分恒久消费贷款同比少增,主要与居民的购房需求尚未完全恢复有关。3月末,住户的中恒久消费贷款余额是47.2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466亿元,同比少增4261亿元,这个同比少增是住户消费贷款同比少增的主要构成部门

艾瑞陈诉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1月,居民消费短贷同比增长回正(前期-0.1%),占2019年同期的112.5%,显现出居民端信贷需求的修复态势,为消费信贷提供想象空间。

消费信贷能否促进消费增长?

银保监会非银部在《中国金融》2023年第7期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实证测算表明,引入消费金融产物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能够有效冲破借款人当期预算约束,助力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另据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扩内需促消费,中国家庭消费金融使用研究陈诉》,消费金融服务在激发消费活力上有明显效果。没有消费信贷的家庭,其全年平均消费支出约为7.4万元,低于有消费信贷支出家庭的9.8万元。消费信贷增加的家庭,其消费变更指数也会明显升高。《陈诉》显示,2021年,我国家庭消费贷到场率为15.4%,而家庭消费贷需求率为20.7%,这说明依旧有需求未被满足。

2022年消费低迷,消费信贷规模连续在低位运行。2022年全年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较2021全年增量减少约4万亿元。其中,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0.76万亿元;以房贷按揭为代表的新增居民中恒久贷款同比少增3.33万亿元。

“消费信贷有望成为消费的重要资金来源”。中泰证券戴志锋团队研究陈诉显示,恒久角度看,居民整体偿债负担出现边际改善,仍有加杠杆空间,且国内消费金融渗透率偏低;短期角度看,海内外消费在疫后均有差别水平的复苏意愿,国内消费缓慢恢复且修复分化,消费贷陪同消费回暖有望迎来复苏拐点;预计2023年新增狭义消费贷预计约1.4万亿。

与中恒久贷款差别,短期消费贷周期较短。一位来自消费金融公司的高管表现,消费信贷平均周期一般在3个月以内,按此计算,1.4万亿的消费信贷将对消费拉动将凌驾6万亿,如果再加上等额本金的还款对余额的影响,对消费拉动将会更高。

竞争渐进白热化阶段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的主力仍旧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企业近年携金融科技优势逐步占据市场。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陈诉显示,以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金融科技企业为主,银行占据主体地位,份额约70%。从家庭收入水平看,银行消费贷在中高收入人群中覆盖较广,非银机构消费贷在中低收入人群中覆盖较广,两者分层互补。在中低收入群体的覆盖上,银行消费信贷依旧有可为空间。

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陈诉(2022)》调查数据显示,58.7%的银行家将个人消费贷款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重点,排名由2021年的第二位升至第一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个人消费贷款将迎来发展机遇。

当前银行通过多业务条线发展消费金融,已平安银行为例,其包罗信用卡、新一贷等产物,另外平安消费金融公司也是消费金融市场主要到场者之一。

“根据居民收入统计分布情况,收入排序位于40%~80%区间的中低收入人群主要依赖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提供信贷支持,服务占比超50%。消费金融公司坚持与商业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差别化竞争、互补发展,为促进国内消费信贷市场逐步形成多条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积累了有益经验。”银保监会非银部文章显示,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主要服务学历高、职业优、缴纳公积金和社保“双金”的优质白领;信用卡业务主要服务职业稳定、缴纳“双金”的普通白领;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服务仅缴纳社保的蓝领人群;小额贷款公司客群则更为下沉。

竞争愈演愈烈,银行深耕金融领域多年,拥有渠道、资金本钱、人才等优势;金融科技企业掌握消费场景及客户流量资源,金融科技技术与数字化运营能力强,可协助解决获客、运营等问题。消费金融公司在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夹击下,正在探索更多盈利之道。

艾瑞咨询华南区总经理伍毅然认为,如今消费金融的存量之争俨然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若要恒久连续地生存下去,消费金融市场到场者需要炼就过硬的自营能力,通过自主获客、科技研发、智能风控等多重手段实现降本增效和组织健康度的提升;同时践行ESG理念,维护金融健康,探索出消费金融的一套可连续发展方案,更好地应对市场格局的瞬息万变。

当前除头部少数公司依靠多年品牌声誉积累的客户与渠道,具备一定自主获客能力与客群细分能力外,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依靠头部金融科技企业推荐获客。

杭银消金CRO段美宁表现,“过去五年,杭银消金与乐信在获客、运营和风控能力上共建共赢,合作放款累计超500亿元,服务人群累计超450万人。”

“我们为什么喜欢和乐信合作,因为乐信能帮我们赚钱。中原消金副总经理周宇在乐信2023合作伙伴大会上称,消费金融尤为需要场景和流量,但金融机构很难在这两个领域有所突破,而乐信的线上线下场景基于为客户提供商品交易的金融服务,与消费金融机构的合作契合度较高。

乐信已与近200家金融机构合作,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民营银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等多类金融机构,惠及2000万商家,服务近2亿优质高发展消费人群,共享超百亿收益、累计近万亿交易额。

“消费金融十数年发展的历程更像是‘跑马圈地、快速增长’,而现如今的行业机遇期,是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比拼的是各家公司的创新能力。”据乐信CEO肖文杰透露,在消费场景层面,2023年乐信将投入40亿元流量深挖场景,在人货场三个层面深入打造买吖、分期乐商城等消费场景;在产物矩阵层面,在面向优质高发展消费人群的自营信用分期产物外,乐信还将面向优质工薪、优质小微企业主等优质客群,与金融机构共建产物、共同挖掘潜在优质客户;To Bank科技服务层面,乐信展示了其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数科业务:该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产物搭建、获客渠道共建、联合辅助风控、客户全生命周期运营、智能客服五大核心服务,服务覆盖方案设计、交付实施、上线运营等完整周期,最快可14天完成技术对接,资助合作机构快速实现业务突破,加速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步调。目前,该业务2022年四季度已实现盈利。

以稳为主

2022年消费不振,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差距较为明显。招联消费金融(33.29亿元)、兴业消费金融(24.93亿元)和马上消费金融(17.88亿元)净利润位列行业前三,远超其他已披露净利润的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消费金融披露建立以来首个完整年度业绩陈诉,净利润8.41亿元,位列第四,乐成跻身头部行列。

相对于头部公司,平安消费金融、阳光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和唯品富邦消费金融等公司盈利均低于2亿,哈银消费金融和盛银消费金融则未披露盈利数据。

“为了刺激居民消费,各家银行发力个人消费类贷款扩内需、促消费。商业银行降低消费贷利率会对消费金融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伍毅然表现,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深入挖掘传统银行覆盖不到的客群市场,进一步做好精细化分层经营,加强“错位竞争”至关重要。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提供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服务,各大消费金融机构着力结构及加强自营能力,针对细分群体结合场景提供合适的产物,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合理消费需求,以实际行动推进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

2022年末以来,中央把扩内需、促消费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政府明确提出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12月23日银保监会表现,要为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着力保障重点领域信贷资金需求。2023年1月28日国常会要求合理增加消费信贷。2月3日银保监会表现,要把支持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投资和融资保障,支持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4月14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显示,要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本钱和个人消费信贷本钱稳中有降。

“下阶段预计将在严控风险的情况下,继续增加对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推动融资本钱稳中有降,做好重点领域融资保障。”戴志锋团队研究陈诉显示,今年一季度个人消费信贷ABS发行169期,发行规模454亿,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创6年来新高。

“作为消费金融行业从业者,我们对行业发展有信心,就是机遇和挑战都有。”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表现,机遇是国家大政策,经济发展要靠国内大市场、要靠内需。另外,银保监会也专门发通知鼓励消费金融业务。另外,公司经过这么多年努力,基础能力有了一定积累。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居民就业、收入和负债还没有见到明显的好转,消费金融公司尤其要注意信用风险的防范,不能只图规模,应以稳为主。

张承惠在乐信2023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现,随着资产荒和竞争加剧,大银行经营重心下沉,金融机构之间、银行之间的竞争在加剧;消费者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对于消费金融的主要目标群体,新世代消费观念变革较快,消费金融公司的金融服务要关注需求的变革;当前促消费的政策使得消费金融公司来自监管的压力有所减小。

“降低风控本钱能带来更多的利润。我们风险降低0.1%,对应的可能是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利润。”一位来自江浙的消费金融公司首席风控官称。

当前监管机构正开拓更多渠道资助消费金融公司加快处理不良资产。2022年末,《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消费金融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银登网显示,截至4月21日,已有捷信、中银消费金融等11家消费金融公司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其中,捷信、中邮消费金融等公司已开展消费金融不良贷款转让。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