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山东济宁金乡县大蒜去年市场交易额逾一百六十亿元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大蒜   济宁   大蒜价格预测   农业   三农

2023-08-15 05:04:30 

山东省济宁县金乡县大蒜市场去年交易额超过160亿元,带动蒜农人均增收约3000元

小大蒜成为致富大产业

底漆

“无蒜不成宴!” 酒菜上桌后,韩云起抓起一把生蒜,剥得整整齐齐,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喝点酒,吃点热菜,咬一口蒜瓣,“一日三餐,每餐都有蒜”。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玉山街道翠口村,因大蒜而繁荣、富裕。 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6万元。 韩云起对大蒜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一方养活另一方,更是因为小小的大蒜为村民拓宽了致富之路:以前翠口村产业薄弱,基础薄弱。 后来,是当了三十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韩云起带领大家种大蒜、卖大蒜,从而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村多元功能挖掘求效益。”价值观念,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求效益,互补链条、发展商业模式、打造品牌,推动农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金乡县持续推广翠口村大蒜种植经验,打下良好致富基础“金蒜板块”:实施规模化种植,着力提高大蒜品质,打造大蒜交易市场,打造科技研发、保鲜仓储、深加工综合体。 贸易与流通并重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去年,全县大蒜线上线下市场交易额突破160亿元,带动蒜农人均增收约3000元。 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推广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中,“金乡大蒜”榜上有名。

小大蒜是如何成为致富大产业的? 近日,记者前往金乡县进行调查采访。

大蒜种植新方法

种植正走向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

夏季是大蒜采收和交易的旺季。 太阳西斜,感觉有些凉意的时候,翠口村村民赵方斌拿了一些凉菜和一瓶白酒,走出家门,直奔韩云奇家。 这些年来,他总是喜欢没事的时候就和韩芸琪聊天。

“今年收成不错,新蒜价格也不错。” 赵方斌说道。

“是啊,去年我们村每人分红三万元,今年也不会少。” 韩韵琪说道:“方斌,你们一家七口人一年收入就二十万多了,漂亮啊!”

“确实如此,开车、住大房子,全靠大蒜。” 赵方斌将一瓣大蒜扔进嘴里,嚼着笑,“当然,这都是你老秘书的功劳。”

1978年底,韩云起当选为翠口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有几个村民在自家的土地上零星地种植大蒜,这引起了他的注意:村里有大量的沙壤土,适合种植大蒜,一亩地可产3000斤。 于是,在一次村民会议上,他鼓励村民种植大蒜。

没想到不少村民听后信心不足:“就我们的土地条件来说,收成一直很低,能种大蒜吗?”

韩云起转身带领村党员带头,赵方斌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自己的6亩地里尝试种植大蒜,当年亩产达到3000斤,收入6000元。

看到这样的好成绩,不少村民都感动不已。 韩云起趁热打铁,以党员带头、补贴户的形式,在全村推广大蒜种植。

本世纪初,崔口村组建了山东省金乡县东运集团,建起了冷库,扩大了规模,变每户分散种植为集约规模种植; 建立了“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村集体和村民分别以集体土地和承包地入股,人人持股。 集团公司每年将不少于30%的利润用于分红。

去年,翠口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6万元。 村里盖起了新房,建了学校,进行了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 赵方斌感慨道:“靠着小大蒜,生活改变了很多。”

翠口村靠种大蒜致富的消息传开,周边村庄纷纷效仿。 金乡县顺势推进规模化种植,大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截至目前,该县已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带动周边地区种植大蒜超过200万亩。

扩大规模,靠示范带动,靠机械“开路”。 “蒜钱不容易得到,要么跪着,要么爬着。” 赵方斌说:“以前种大蒜很辛苦。”

为什么这么说? 赵方斌画图介绍:“种大蒜,常常要弯腰弯腰,拿着铁耙子刨蒜沟,把蒜瓣一棵一棵地种到沟里,然后用土埋起来。”一亩地需要种两万颗蒜瓣,蒜瓣,蹲了半天,我的腿受不了了,我们要么在身上绑一匹小马,要么不断变换姿势,跪着,爬着,向前走……过了一天,腿关节就疼了。”

如何让农民轻松种大蒜? 近年来,金乡县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开发适合大蒜种植的机械设备,提供大蒜种植、收获计划全流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经过不断测试,研制的机械设备满足推广要求。

2019年10月,金乡县启动大蒜免费种植计划,一台大蒜种植机开进村里,由村民免费试用。 看着这个“大人物”,有村民犹豫了:虽然机器可以免费使用,但如果歪了,种子会浪费吗?

“大蒜的播期有半个多月,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前期党员带头使用。后来,当大家看到机播的秧苗状态良好时,情况下,他们都转变了态度,争相使用。” 赵方斌说,“一台机器每天可以播种50多亩地,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让大蒜种植变得更轻松。”

据金乡县副县长赵世福介绍,金乡县大蒜主产区大蒜耕作、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35%。

不仅机械化,而且智能化程度也在提高。 2018年底,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山东省金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位列其中。 走进产业园,大蒜覆盖机、收获机、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设备在园区内广泛推广。 现场不时可见光伏板、摄像头、传感器等,黑色的风向标不断转动。

“设备与手机连接,打开手机即可查看风向、温度、土壤湿度等指标,如果田间有异常,可以第一时间掌握。 ” 金乡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戴彦涛介绍,全县已有10多个大蒜生产基地使用了此类智能设备。

新品质提升

政企研合力,科技打通土地“最后一公里”

站在翠口村远眺,田野连片,田野纵横。 两个多月前,叉车在这里隆隆作响,一袋袋大蒜从地里运到晒场,堆成一排排。

大蒜的品质如何? “咔嚓”的一声,韩云齐剪掉了蒜须,剥去了蒜皮,蒜粒滚落到了手掌上:蒜瓣肥硕,蒜头圆润。 “以前没有这么好的大蒜。” 韩云奇回忆,村民们常年在一块土地上种大蒜,施肥、喷农药,土地变得越来越薄; 大蒜品种退化,品质无法提高。 匆忙。”

如何提高质量? 早在2014年,金乡县就成立了大蒜研究所(金乡县大蒜科技研究中心的前身),探索良种选育和土壤改良,但效果并不理想。 金乡县大蒜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县科技局高级工程师马龙川解释:“像育种一样,技术比较复杂,我们的科研力量有限。”

为提高大蒜品质,多方参与。 2017年3月,依托金乡县东运集团,在翠口村成立山东东运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并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金乡县大蒜合作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建大蒜产业创新平台,开展政企研合作。

走进东运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一楼展厅陈列着一排排竹篮。 篮子里的蒜各不相同,有的圆圆的像球,有的扁扁尖的,蒜皮紫白相间。 。

“目前,我们已经采集了280多个品种的大蒜。” 东运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士奇表示,收集品种并不容易,就像“田里挖金子”一样。 太阳一出来,大家就出发了,日落时分返回。 当我看到一流的蒜苗时,我用红绳把它们绑起来,记录下叶宽、叶厚、叶长等信息,然后敲各家各户的门,看看是谁发来的,是不是他们的。愿意卖掉它。

“经过多轮试种和对比实验,研究人员挑选了一些优秀的‘种子选手’向蒜农推广。” 刘士奇说,“政企研合作,提高了我们的育种技术,品种选育取得了更多成果,目前研究中心已在全县推广了4个新品种。”

山东金乡蒜头最新价格__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的大蒜报价

翠口村探索出路,近年来不少政企研合作项目落地金乡县。

“该县在各乡镇街道设立了镇级农业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农机具和农业技术人员,将精选并试验成功的土壤改良和栽培管理技术向当地蒜农推广,开辟了大蒜种植的新途径。技术到现场。‘最后一英里’。” 金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孟新霞介绍,该县依托大蒜企业、合作社等主力军,目前已建立了5个专门致力于大蒜品种选育和土壤的政企研合作项目。改进。 18个乡镇级农业服务中心实现了所有乡镇全覆盖。

新市场开发

线下搭建市场,线上搭建平台

7月初,在翠口村南,省道两旁卡车排列整齐。 卡车的货舱里有一袋袋的新鲜大蒜,等待着购买。 不远处就是金乡县大蒜批发市场,这也是该县最早开发的大蒜交易市场。 走进去,蒜农的叫声此起彼伏。 大蒜商人戴着草帽,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讨价还价。

“这大蒜怎么卖?”

“这个号码。” 蒜农伸出手比划了几下,“这蒜很好,来点怎么样?”

…………

韩云奇说:“6月中下旬是大蒜收获的季节,之后,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来到金乡收购新鲜大蒜。”

早年,金乡人卖大蒜是为了“看人脸”。 “大蒜收获后,把大蒜编成串,驱车几十公里远销外地,商家压价是常有的事。” 赵方斌说道。

“建村市场,赢得价格主动权。” 韩云起回忆,20世纪80年代,该村获得县乡支持,建设全县第一个专业大蒜批发市场,并将村党员、村民代表分成小组。 销售遍布全国,以低价吸引客户,以诚信经营留住客户。

后来,周边村庄也向翠口村学习,建集市,出售,招揽客商。 近年来,金乡县建成了16个大蒜批发市场,并对来金乡的客商推出了补贴交通费、提供专职协助服务等多项优惠政策。 “我们从以大蒜生产为主转向生产、交易、流通并重,不断扩大金乡大蒜影响力,促进大蒜市场发展,增加蒜农收入。” 孟新霞说,去年全县大蒜批发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50亿元。 。

线下市场人头攒动。 网上开店,生意兴隆。 位于吉树镇的金乡县华能经贸有限公司厂房里,风扇呼呼地响着,工人们忙碌着,把大蒜装进袋子里,发往全国各地。

山东金乡蒜头最新价格_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的大蒜报价_

“去年,我们网上销售了2万吨大蒜。” 该公司总经理刘国赛笑着说,“今年生意更好了,订单最多的时候,每天可以发货5万到6万件。”

2013年7月,刘国赛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做起了大蒜生意。 近年来,他专注于电商销售。 “一开始不太顺利,当时我每天都盯着屏幕,销量总是在十几、二十几之间徘徊。后来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培训班,听完后上了几堂课,我终于掌握了窍门。” 刘国赛说,按照培训时教的方法,他以产地直销为主,突出薄利多销,销量很快就提高了。

近年来,金乡县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与电商平台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多种形式,对有意从事电子商务的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农民等开展培训项目。在电子商务业务中。 训练。 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邀请大学生“电商专家”进村,负责政策解读、网店建设、运营维护等,培养了一批电商人才。 “领导者”。

销量增加了,如何快速将大蒜送到人们的餐桌上? “前几年,村里没有快递点,送货都要到城里,成本高、速度慢。” 刘国赛说,“顾客都想吃新鲜的大蒜,晚几天发货会影响口感,顾客很难给予好评。”

2020年8月,金乡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名单。 几年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镇街物流配送站+农村物流网点”的三级物流体系逐步建立。 镇街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大蒜出村通道畅通。

“快递到村村通,都能送货上门,节省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顾客好评增多,回头客也增多了。” 刘国赛提高了声音,“这几年订单量几乎成倍增长!现在,我们光是加工包装车间就有200人左右,包括分拣、仓储、运输等环节,带动了近300人。”周边地区的人都可以就业。”

金乡县借助互联网,开辟了市场新风口。 去年,全县大蒜网上零售额达8亿元,同比增长63.8%。 跨境电商经营主体突破4000家,推动金乡大蒜走出国门,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场扩大了,顾客数量也增加了一倍,但蒜农们仍然忧心忡忡。

“大蒜的价格很容易波动,有时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韩云奇说生活网报道,“有一年,大蒜市场不景气,价格跌到一毛钱一斤,花芽发芽了,蒜农心疼得热泪盈眶。”

“为防止‘蒜价伤农’,该县从2015年起推出‘大蒜目标价格保险’,蒜农通过参加保险实现风险分担,减少了因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 孟心夏说道。

大数据有利于保障蒜农权益。 轻轻敲击屏幕,刘国赛点开了“凯盛农产品大数据”微信公众号,这段时间的大蒜市场走势图映入眼帘。 进入“语音”选项,还可以收听金乡县大蒜新产区当天的市场行情。

近年来,金乡县建立了“中国金乡大蒜指数”、“凯盛农产品大数据”等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发布大蒜市场动态。 蒜农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掌握全国大蒜行情信息。

“观察走势、预测行情、大蒜什么时候上市、价格如何定价,网络信息平台让我们更有底气。” 刘国赛说道。 出售。 来年我们还可以提前规划好大蒜的种植量和收获量,降低市场风险。”

_山东金乡蒜头最新价格_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的大蒜报价

新的增值路径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在翠口村东,聚集了一批大蒜加工企业。 走进一家公司的无菌车间,操作台上摆着几盘大蒜。 蒜瓣粘稠,黑色半透明,咬一口,又香又软。

“选择一头大蒜,发酵60至90天,就能做出这样的黑蒜。”崔口村现任党支部书记韩金龙说。 身家翻了一倍,一头大蒜可以卖四五块钱。”

多年前,翠口村先后创办了一批大蒜加工企业,多以初加工为主,流程简单。 将蒜梗、蒜须清洗干净后,装入网袋,送往市场。 “后来企业数量增多,市场趋于饱和,各种成本逐年增加,企业利润不断下降。” 韩金龙表示,他们决心转变思路,依托东云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重点发展大蒜加工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大蒜附加值。

这几年,黑蒜、蒜粉、蒜胶囊等新产品应运而生。 目前,翠口村已开发出40多种深加工产品,申请国家专利10项,拉长了大蒜产业链。 翠口村企业纷纷转型,开展深加工业务。

金乡县借鉴翠口村的经验,在提高大蒜产品附加值方面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许多村庄纷纷效仿,不少企业负责人跃跃欲试。 金乡县、富龙水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双雷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以前是做大蒜初加工的,附加值低。公司想转型,但厂房有限,没有地方建实验室和车间。公司建在村里,招工难,更不用说引进人才了。” 李双雷说道。

2009年5月,金乡县拟在金乡经济开发区建设食品工业园。 园区总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国际大蒜产业园和生物科技产业园是重要板块。 很快,李双雷的公司落户食品产业园,专注于黑蒜和蒜汁的生产。 “政府部门批给我们园区200多亩土地,硬件设施齐全,全程协助办理相关事宜,做好前台服务。很快,实验室、冷库就建起来了。园区还引进了人才政策帮助我们招募人才。” 李双雷说道。

走进企业,李双雷向记者展示了一款黑蒜保健饮料,瓶子有巴掌大,蒜汁浓稠。 抿一口,一股黑蒜的味道流淌在舌尖,酸中带着一丝甘甜。 “这是我们研发的黑蒜汁,产品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李双雷说,“以前初级农产品毛利润在3%到5%,现在大蒜深加工产品毛利润在15%到5%,甚至达到30%。”

企业研发产品,政府政策助力。 金乡县鼓励大蒜加工企业创新研发。 近年来,组织企业负责人外出调研。 李双雷跟随食品加工企业走访了很多地方。 他受到一家公司浓缩和制浆相关农产品的方式的启发。 “你能尝试制作黑蒜保健饮料吗?”

调研归来后,李双雷带领团队不断实验总结,尝试了10多种口味,终于得到了现在的产品。 “县里帮我们申请了贷款融资支持政策,对接了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对我们帮助很大。” 李双雷感慨道。

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我们将持续优化绿色优质大蒜种植产业,做大大蒜特色产品加工业,做强现代农产品贸易和物流业,使金乡大蒜产业走向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结尾。” 金乡县委书记郑世民说。

目前,金乡县有规模以上大蒜加工企业128家,年加工能力110万吨。 已开发推出黑蒜制品、硒蒜胶囊、大蒜多糖等40余种深加工产品。 (人民日报记者 李锐)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