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立秋。 暴雨洪水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星期了,心中最初的恐慌逐渐退去,烈日让人们回到了熟悉的记忆,山里的气候似乎和往年没什么两样。
8月7日,记者走进北京西部百花山下的清水镇安置点,在这里度过了一天一夜。 清水镇的人们晒干被褥,支起大锅,在没有被洪水冲毁的田地里掰玉米,在大锅里煮菜、蒸馒头,度过了离开家的第七个夜晚。
没想到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
8月1日凌晨3点左右,71岁的连维茂在熟睡中被儿子叫醒。 窗外的雨声疯狂地呼啸着。 韦茂夫妇被儿子儿媳赶出了门。 巷子里的水已经齐膝深了。
连伟茂,清水镇上清水村人。 大雨来临之前,村里已经安排居民在河边转移。 连伟茂的房子并不在那里,而是在靠近山的一侧。 雨下得很大,山上不再安全了。 村里连夜组织转移未转移的人员。 就连魏茂一家五口和一个保姆也在其中。
连伟茂夫妇都是重症患者。 连伟茂患有心脏支架和肺癌。 他的妻子患有脑梗塞,无法行走。
路边有人命令大家往镇政府跑。 镇政府在上清水村,帐篷、被褥等搬迁物品都已经准备好了,就在政府大门进去的草地上。
大量人员开始向镇政府转移。 当晚,200多人与洪水赛跑,从全村各地出发,冒着头顶脚下的大雨,冲向同一个地方,站在每一条巷子里。 指挥者为雨夜奔跑的人们指明逃生路线。
在附近的工区,50多名工人也在转移,他们的目标与上清水村的人们相同。 安置点暂时安全,有应急物资。
当连伟茂等人移动的时候,水已经到了广场的边缘。 暴雨和洪水以超乎想象的强度和速度袭击了这个深山小村庄。 “我没想到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连伟茂说。
自己动手,建立定居点
从清晨到天亮,越来越多的人被转移到镇政府。 9个帐篷还远远不够。 这只是一个备用选项,准备好的帐篷还没有完全搭建起来。
村里的老人住在政府大楼里,年轻人冒雨连夜搭起帐篷。 工区数十名年轻人成为主力军。
难以忍受的午夜过后,天色大亮,政府大楼前后都堆满了帐篷,但还是塞不进去。所有的老弱病残都住在政府大楼里,楼道里办公大厅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行军床。
帐篷搭好了,床铺也铺好了,但没人睡觉。 “头脑都被愚弄了,”连伟茂说。
当时的参与者是清水乡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曦。 事实上,那天晚上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和所有被调到这里的人一样,他们无暇思考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寻找应急灯、安排物资、迎合人群、安置老人孩子……很多事情扑面而来生活网报道,他们只能一一应对。
上清水村第一书记何军是最先感受到危险的人之一。 当洪水到达文化中心广场时,他觉得自己可能承受不了了。 与此同时,镇上的人们也开始行动起来。
村里的安置点到镇政府只有几百米。 何军站在路边的洪水中,指挥着前面的众人,让他们往镇政府跑。
事实上,何军也被调走了。 全村200多人居住在镇政府。 他是唯一一个认识所有人并且可以帮助协调的人。
洪水来了,首先缺的就是水
入住安置点的第一天,雨渐渐停了。 数百人聚集的安置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吵闹,就连孩子们也很安静。
道路被切断,电力被切断,手机信号也消失,安置点成了真正的孤岛。
夜间搬到安置点的群众大多独自外出,把家里的生活必需品留在家里。 从他们住进安置点开始,吃饭、睡觉、上厕所等都必须在这里解决。
去的时候才不管,等安全了才考虑起居的问题。 镇政府已经准备好了物资,但没人知道这些物资能在这座孤岛上坚持多久,物资是否充足。
在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开始发挥作用。 洪水过后,人们在家里发现了储存的食物,附近开设农舍的村民和抽气的业主将储备物资送到了安置点。
附近的林场有100多亩玉米,都被洪水冲走了,只有一小角被洪水冲走了。 试验田的玉米刚刚新鲜可口,林场就免费送给安置点和各个村。 王曦告诉记者,洪水过后,一亩地每天大约能收割五六千粒玉米。
与粮食相比,水的问题更为严峻和紧迫。
对于没有经历过大洪水的人来说,很难想象洪水中首先缺少的就是水。 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洪水不仅携带泥沙,还携带各种致病细菌。
一家矿泉水厂老板将仓库里的库存全部送来,安置点每天按照人数分配标准量。
忘记悲伤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
8月2日,第一批救援人员进入清水镇。 他们绕道河北,几经绕道,才进入洪水过后的上清水村。 那时,未断的路上,水还在流。
在清水镇,救灾工作也早早启动。 人们开始清理道路、清理淤泥,进入山里的村庄。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救援队伍和物资进入清水镇。
留在安置点的人们也没有闲着。 几百人居住生活的地方,厕所要经常打扫,垃圾要随时清理,要有人日夜巡逻,每天要定时消毒。
进入安置点第二天,连伟茂突然胸闷、上气不接下气。 卫生院的救护车将他送往河北省邻县的一家医院进行抢救,然后返回安置点。 健康中心也被水毁坏了。 转运前,医护人员紧急运走大部分药品,并在安置点设立“临时卫生院”,为村民开药、处理突发情况,比如连伟突然需要急救的情况。 毛。
太阳出来了,他们卷起帐篷晒被子
安置点人员不固定。 有的人住几天就走,有的人则继续住。 杜爱华的家靠近山,山上有裂缝,仍有可能发生倒塌。
遇到同样情况的人还有很多。 院子一侧的临时厨房每天至少供一百人做饭,周围不少村民也来帮忙做饭。 他们支起临时灶,大锅里炒菜,大笼子里蒸馍馍,饭菜端上来,香气远远地飘散开来。
随着太阳升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帐篷四面八方都卷起来,让阳光照进来,驱走湿气。
安置点的条件越来越好。 8月4日,一台更大的发电机运抵安置点。 晚上院子里的路灯和大厅里的灯都亮了。
在不远处的一个村庄里,另一台发电机驱动水泵,从密封井中抽水并将其连接到自来水。
随后,网络运营商救援人员赶到,信号开始恢复。
安置点外,被洪水冲断的道路上临时开辟了一条通道。 人们平整了碎石并填满了泥土,以便车辆通过。 曾经汹涌的洪水只剩下一条小溪,这条永定河的支流清水河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安置点旁边,进进出出的推车越来越多。 每天早上,支援物资就从这里分发出去,送到散落在山谷中的各个村庄。
入住安置点第八天,71岁的老人回到了家
8月7日晚上7时30分,安置点外的街道上,路灯突然亮起。 应急电源不会考虑街道上的路灯,表明附近电力已经恢复。
这一夜,很多人都睡得很香。
长期住在安置点的何军眼睛都红了。 村民搬家后,村党支部书记赵素娟留在村里,与村民一起清理泥土、清洁街道、收拾村子。 何军留在安置点,处理安置点村民的一切事务,直到大家离开安置点。
8月8日,立秋,太阳高高挂起。 村里通了电,很快就有水了,安置点都说距离他们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就连韦茂也要回家了,经过急救,看上去精神也不错。 他叠好被子,找来扫把,把帐篷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坐在阴凉处,等待回家的时机。
早餐是疙瘩汤、凉菜和馒头。 吃完早饭,洗完碗,儿子就开车过来了。
帐篷里的人明显少了。 工区工人参与疏通、疏通道路。 年轻人回到村里打工。 暂时没有回去的人也趁着好天气回家换衣服,收拾一下院子。
上午11点,连伟茂的妻子刚刚被儿子接走,他正在等儿子回来再接他。 想带回家的东西很少,一盒饮用水,一包给他和妻子的药,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杯子和一个盘子。 其余的物品都在家里等着他们回去。
A08-A09版撰稿/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新京报记者王莹摄影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