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传统文化大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俄罗斯哲学会、国际易学联合会老庄易道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北京华夏中心协办国学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将于2023年9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大会围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包括开幕演讲、特邀演讲、主旨报告、高端对话和分论坛。 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王玉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人力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长黄新阳,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北京市科技委员会原主任沈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一级演员高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秘书长、大会执行主席刘小灵通致欢迎辞。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宋成娇主持开幕式。
王玉清指出,我们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活网报道,需要学习中国的杰出成就。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建设美丽洁净的世界。
黄新阳表示,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道法自然,就是顺应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不人为地改变它。 对自然和环境无所作为,是人类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
沈建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 我们要着力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恢复、监管,拓宽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的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的生态空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秘书长高燕表示,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传统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中国佛学院讲师荣通、韩国释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忠、清华大学雅德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洪长春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会议。
俄罗斯哲学会第一副主席亚历山大·丘马科夫做了题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的主旨报告。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晓德作生态文明时代的平等观:生命平等观的报告。
德国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客座教授谢林德做了题为《从“宇宙之道”看《易经》的自然环境思想》的报告。
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作题为《古代智慧解决当代问题:道家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
奥地利哈维·佐丁珍爱地球文化协会创始人哈维·佐丁做了题为《搭建绿色桥梁,拯救脆弱的地球》的报告。
中国文化研究院彝文化研究所李鼎院长做了题为《用彝学原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学术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谢鲁军作了题为《大道十性论》的报告。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士明作题为《自然、齐物、自由——生态文明与庄子哲学》的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陆峰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如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俄罗斯哲学会第一副主席亚历山大·丘马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张百春进行了“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高端对话会。生态文明”大会上。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受邀就传统文化智慧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历史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教育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理论研究、生态文明与文化等方面的讨论与交流。
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领域知名专家学者580余人出席会议,其中包括来自俄罗斯、德国、韩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的专家学者。
2010年以来,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已在北京、陕西、山东、黑龙江、河南、博鳌等地连续举办13届。 每场规模约600-900人,来自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瑞士、德国、比利时、刚果(金)、柬埔寨等国家的100余位嘉宾其他国家出席会议,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和传统文化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