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31 14:52:01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图①:杨红卫正在扎制潍坊龙头蜈蚣风筝。
徐 洋摄
图②:杨乃东正在印制年画。
潍坊市寒亭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
山东,潍坊。走进杨家埠村一间敞亮的大屋,就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那么多的“蝴蝶”集中一处等候上色,它们要比原本更加漂亮;那么多的“蜻蜓”排成一排等候穿衣,它们要比先前更加精美;那是一只“仙鹤”,有着长长的腿和脖子,也在等候着美丽的变身。
一把锋利的小刀把半截竹筒剖开,再将其分成一根根细条。细条在酒精灯下一点点变弯。如何定型,全在张志强的手上功夫。墙上挂着已做好的天牛风筝,那弯曲的触角,便由两根削成丝状的竹篾制成。还有坚实的翅膀,也由竹篾编就,放飞时会张开。做这样一个天牛风筝,得花一个月时间。
另一间屋子里,陈令荣在裱糊,这是制作风筝的第二道工序。她的动作十分麻利,鸟的竹子骨架,三两下就涂好乳胶,而后将轻柔的丝绢覆在骨架上。
一支画笔在绢面上游走,只几下,就出现了一只鸟的图案,线条生动流畅。王春燕在做第三道工序。凑近了看,却闻不到颜料的味道。王春燕说,风筝与人频频接触,颜料必须符合国家尺度。
院子里,有两个巨大的竹编柱子,还有一个耸立着的架子。主人说,这是他们已经做好的“鲤鱼跃龙门”的支撑柱。两个柱子有八米长,再加上一个两层楼高的“龙门”,总共有十几米。难以想象,如此巨大而极重的物体,可以飞到天上。
蓝天无垠,东风广阔,人们手持风筝,尽情奔驰,把自由与祥和的情怀通报给天空。这片北临渤海、南望泰沂的土地,有着悠久的风筝制作历史,如今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风筝都出自潍坊。
一个个清寂的小院里,一位位民间艺人沉潜其中。他们坚守着对手艺的喜好与痴迷,满足于一刀刀一笔笔一线线的凝结与细致。在潍坊一到处转,先前对时代大潮打击下传统手艺发展的隐忧,逐渐消失。
另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这家风筝作坊的主人是杨氏风筝第十六代传人杨红卫。杨红卫是地道的杨家埠人,很小的时候就看爷爷做风筝,跟着爷爷试飞。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爷爷做出了一只“大蜈蚣”。放风筝现场,看着那超长超大的风筝,杨红卫真有些担心。“大蜈蚣”一飞冲天。爷爷为杨家埠争了光,更为潍坊争了光。
作为杨氏风筝的传人,杨红卫也很争气。她的风筝越做越细,越做越大,越做越奇,制作的风筝多次在各类角逐中获奖,作品远销几十个国家。
屋子里,还有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嫂和两个年轻女子。杨红卫介绍,年纪大的是她的大姐,另两个是外甥女。一个叫徐洋,中专结业后就在风筝作坊干活,现在已有了丰富的风筝扎制经验。在全国性的传统风筝创意扎制角逐中,她都能稳操胜券。眼下,徐洋正在一丝不苟地操纵,边干活边跟我搭话,似乎那亲切的物件与手是一对好友,形影不离。另一个外甥女叫徐玉真,也到场过各种风筝邀请赛,每次都能拿回奖项。这两个年轻人将杨家埠年画技艺移植到风筝制作中,扎制的风筝不但线条流畅,而且色彩鲜艳。
有时候赶活,加班加到月光洒满院子。她们就着月光,将星星点缀在风筝上。窗纸白了又黑,岁月就这样走过。杨红卫说,现在很多都是家庭风筝作坊,本地这些村落里从事风筝相关工作的有几万人,各人都体会到了手艺带来的乐趣,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收获。
杨红卫带着新做的风筝走出家门,那些风筝多数是新花样,要经过试飞。杨红卫拉着尾部拖曳很长的“凤凰”向前跑去。那是一条奔驰的路,也是一条攀登的路。村落里的人早已熟悉了她的奔驰,他们知道,杨红卫的每一次奔驰,都是又有了新方向。
二
一块厚实的梨木板,杨乃东正在木板上下刀,刻着一幅老虎图案。走近后,我看到,木板上是密密麻麻的经络和细如发丝的虎毛,还看到了杨乃东满是刀痕的手。
杨家埠不但风筝扎制闻名,还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基地之一。杨乃东的父亲杨明智做了一辈子木版年画。现在,他自己也已经成了本地有名的传承人。
屋内,一个手拿刻刀的女孩一直低着头认真刻着。一问才知,女孩不是当地人,是来这里拜师学艺的,正在成都读大学,学的就是与民间艺术有关的专业。杨乃东说,现在的年轻人可学的东西太多了,但是这孩子喜欢木版年画,他们一定要支持。一旁,杨乃东的妻子接过话来:“这孩子用心,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如果能在这样的年轻人手上得到传承,也是一件好事情。”
我听了十分感慨,杨家埠人考虑的不但是自己,更多的是民间技艺和文化的接续与传承。
那边,还有个年轻人,是杨乃东的儿媳杨静。她原来在机场从事安检工作,那年到杨家埠来买年画,认识了杨乃东一家人。现在,杨静夫妇都回村里来了。杨静还兼顾网上推广和销售,忙得不亦乐乎。电商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手工艺品的产销模式,如今这种模式已普及杨家埠全村。
谈起木版年画,杨乃东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首先,要把年画图案流畅圆润地勾勒到纸上。然后,贴在梨木上刻。刻好模板,才气印刷。印时,要把颜墨抹均匀,带彩的要反复上色。最后,把彩绘后的年画装裱好,才算完成。
也许,有人会问,当今高科技的机器早已取代了人工,为何还会有手工的存在?走进潍坊你会发现,仍然有很多人在坚守着古老的技艺,相比机器,手工制成的东西更细致、更有亲和力。同时,人们通过自己的手艺来获取劳动价值,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正在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
王建学正在全神贯注地雕刻着,手与目光全在一个小小的桃核上。他要利用桃核上纵横无序、深浅不定的天然形态,精雕细镂,于方寸间创造出精妙绝伦的神奇世界。那一招一式里,灌注着雕刻者的气息和情感。渐渐地,“风筝情”的主题一点点显露出来,彰显出潍坊的地方特色。在潍坊这片文化沃土里,还有独具特色的核雕技艺,传承者众多。
十几对木质小棒在手中不停地回旋穿插。那神奇的编织过程,犹如一群精灵在舞动。还没等看分明,一组透空而有浮雕效果的图案已经织成,实在让人惊叹。这是“青州花边”,鲁绣的一种,是经编织、刺绣制成的手工艺品。今天,那些年轻人依然双手拨弄着小棒,根据自己的所想,编织出一片锦绣。
眼前这个眉眼都笑着的女子,是青州花毽传承人李敬,做毽子已有三十年。李敬从小便跟着父亲上手,直到成为城里的名人。几十年来,毽子在她的手上和脚上翻飞。“张飞跨马”“二郎担山”“苏秦背剑”,各个招式不但雅致优美、生动诙谐,且惊险刺激、扣人心弦。李敬让我看她自己设计并制作的“一鹤冲天”“牛气冲天”“五谷丰登”“心想事成”,那些毽子都超出了司空见惯的式样,置入了多种羽毛和多种色彩,匠心独运。青州花毽不但制作精良,而且色泽艳丽,其中近一半涵盖了潍坊的风土民情、山川景物。
手艺是历史的印记,也是文明的记忆,凝聚着民间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如今,潍坊积极推动手工制造赋能乡村振兴,拓展新业态,融入振兴潮。
走进临朐平安峪村的老刘家手工编织品厂,我看到了农家人用的箅子。随着社会的发展,不锈钢及塑料制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箅子的制作工艺几近失传。但是在刘岳清这里,我却看到了高粱秆做的水饺箅子、元宝箅子等几十个品种。老刘建立的这个手工编织品厂,为三十多名残疾人和本地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他也成了非遗传承人、乡村振兴带头人。
再到临朐北杨善村。走进村落,见村民们正在忙碌着。近年来,这个村落在传统手艺中融入时代特色,用剪纸、年画创作出百草中药、二十四节气等文创作品,通过电商及民俗游览、年会等形式,吸引来一批批观光者和回头客,走出了一条文化致富的新路。
风筝、剪纸、刺绣、年画、核雕、嵌银、花毽、土陶、花边、编织……那些犹如明珠般璀璨的手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潍坊,如今也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这一双双勤劳的手。独具特色的手艺,仿佛翩翩飞舞的蝶,翻飞着民间艺术之花,绚丽着时代大潮之彩。它们,让生活更美好!
制图: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