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品牌网 来源:品牌网
2023-08-29 02:21:26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宫小昀 报道
3月28日下午,“各人来谈双年展之‘媒体人谈济南国际双年展’艺术沙龙活动”在济南市美术馆一楼大厅举行,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书记 刘玉亮主持活动,山东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创人王朋、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 郭振宇、山东电视台生活帮记者 吴佳秋、济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赵晓平、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新闻采编中心主任 陈雅雯、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宫小昀到场此次沙龙研讨。嘉宾们围绕活动主题各抒己见,对本届双年展的主题解读、科技赋能、地域属性体现,以及双年展对都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等方面碰撞观点,从差别行业视角表达见解。
在谈及对于双年展的观展感受以及对“共生世界”主题的解读,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 郭振宇表现,本届双年展开幕第一个进入美术馆的是河北衡水的游客,与首届慢热节奏相比,本届双年展从开展、尤其疫后迎来了线上线下流量热度的发作,热度带来的流传效果令人振奋。本届双年展也是在民间和政府之间进行了一次广泛宣传,因此今世艺术在济南的后续发展趋势向好,会在艺术家群体、在民众的关注中、在政府的提倡里,在学校的教育里,深入地探讨今世艺术的发展。
广告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新闻采编中心主任 陈雅雯也提到,山东美术馆和济南市美术馆两个馆在疫情最严重期间进行布展活动,从展馆工作人员到布展团队的坚守与努力,让布展工作有序完成,开展后观众自发流传双年展观展的热情,都诠释了“共生世界”的具体而微的含义,即为了共同目标克服困难的努力,这种努力让济南市民和全国的线上观众都享受到艺术结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宫小昀认为,“共生世界”包罗人与人的共生,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差别地区与国家之间的共生,以及人与科技的共生等多层含义。随着AI技术、AIGC的发展和世界技术热潮的产生,艺术未来的发展将怎样跟环境、人、世界地区、科技进行交互共融,是本次双年展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本届双年展延续首届“和动力”主题,在“和合共生”的精神内核中,六大主题版块紧扣主题,延续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基因与生命力,对当下共生世界的交融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创新表达。
广告本届双年展科技元素凸显,科技赋能艺术表达让今世艺术发展有了更多想象力和空间。《金声玉振》使用虚拟仿真沉醉式CAVE显示方式,戴上特制眼镜,可以暂离现实,穿越到孔子“杏坛讲学”的现场,开启沉醉式漫游之旅。为助力国家黄河战略而特别创作的大型新媒体作品《飞越黄河》极富互动性和体验感,观众可体验驾驶飞机飞越黄河的乐趣。《鹊华十二时》作品中,赵孟頫的传世名画《鹊华秋色图》“活”了起来,置身展馆,鲜活诗意的场景,出现鹊华从昼到夜12个时辰的样貌,意境悠远。
《鹊华十二时》 《飞越黄河》山东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创人王朋从技术生产者角度表达了他对科技赋能艺术以及二者共生姿态的看法,他表现,作为科技工作者,要把艺术家们或者观众想要看到的内容,以能够经得起市场、或者与国外同行对比的情况下,真实展现出来。当科学家千锤百炼的想法需要向观众出现时,科技手段的加持需要贴近于真实表达,以扎实的技术手段作为基础。作品《金声玉振》是威赛尼将近19年研发的产物,第一次以真实的场景模式展现给观众。大型新媒体作品《飞越黄河》将现场体验与人的视觉深度结合,通过护眼的显示屏设备,第一次让观众近距离地体会到飞越黄河真实的、迎面而来的感受,而且不会对视觉造成任何不舒适感,这种打击会自带流传性。他表现,未来将有更多文化艺术创新的场景应用,不停激发想象并传承下去,科技与艺术的发展源源不停,核心是回归到发展的本质上面来。
郭振宇提到,在历史谱系上看,科学与艺术是一体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提供认识论,科技提供方法论,艺术代表精神,结合到一起迸发巨鼎力大举量。此次“共生世界”六个板块里每一个板块都体现这种精神与力量。如“地域与世界”板块里的作品《宇宙八音盒》,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设备发送至太空,收集超声波,在两万赫兹以外收集人耳听不到的能量波,如伽马射线、紫外线等,按比例转换成可听世界的声音地图,让观众得以听到外太空中的宇宙声音。作品《预制场景》也是得益于科技发展,艺术家才可以对外星人和人类起源做想象和预设。作品《平行进化的花园》受生物学知识影响,将星球与种子参数输入电脑,在数据环境到达尺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强和地心引力到达一定水平时,种子自动发芽生长,形成平行进化的花园。今世科技发展对艺术家产生新的启发,宏大叙事嫁接艺术手段得以继续发展。
沙龙最后讨论环节,活动嘉宾们发表了对本届双年展在推动都会国际化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与看法,肯定了双年展的举办在提升济南公共艺术教育、人文素质提高和都会形象塑造的重要推动作用。郭振宇认为,国际双年展兼具开放性、未来性与地域性,文化引进与交流互鉴需要强化地域性,即聚集自身吸纳、消化与发展,并形成在地性特色,从而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我们在双年展中应该具备的视角。第二,对前卫科技应具备敢于实验的能力。再者,要培养一批艺术家,凸显当地性、主体性。一座都会对双年展作品的吸收与消化,会为都会带来文化的积淀和连续创作的源泉。
宫小昀则提到,在当今社会,文化和艺术发展不停“造血”对都会人文素养提升和影响力推动愈发重要。双年展的举办与延续对济南都会文化名片的宣传具有战略意义。两届双年展的爆火出圈,各大社交平台“刷屏”以及外地游客主动在自媒体平台宣推的现象,都说明提供优质的文化艺术产物供给、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有活力的艺术环境,对都会IP的宣传是潜移默化的,对市民人文艺术素养的培育亦十分利好。“本届双年展,新媒体装置艺术与互动体验性强的作品连续受到关注与喜爱,也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将逐渐走向普通化、多元化。代表差别地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艺术“比拼”也会愈发激烈。”她表现。
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自2023年1月7日开展以来,以其盛大的展览规模、多元的作品形态、创新的展览形式、丰富的活动筹谋,引发省内外观众连续观光热潮,开展首月。省市两馆观众已达30万人次。截至目前,已接待省内外观众突破60万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山东新闻联播》等权威媒体多次关注报道,网络点击量已突破2.5亿人次,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双年展品牌。据悉,“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将于本周日(4月2日)下午闭幕。